中國互聯網企業(yè)上市簡史
- 來源:互聯網經濟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8-06-04 14:31
1984年誕生的一個叫“惠多網”(FidoNet)的BBS建站技術程序,使網絡化時代加快來臨。在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IDG于1993年6月來到生機勃勃的上海設立第一家風投機構,拉開中國市場風險投資的序幕。這兩件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在1994-2018年近25年時間里相互作用發(fā)生裂變,在古老的中國掀起網絡經濟狂潮,凝聚演繹成一個個商業(yè)傳奇,也深刻影響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步伐。
東風起:資本市場起步期(1994-1998年)
1994年可以稱為中國互聯網元年。1994年4月20日,為爭取在第一時間向世界公告我國的科技成果,在世界銀行資助下,中科院、北大和清華通過美國Sprint公司連接互聯網的64K國際專線NCFC工程開通,從此,譜寫了中國互聯網經濟25年波瀾壯闊的宏偉詩篇。
早期的中國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們通過各種渠道觸摸到互聯網以及前沿的商業(yè)思想,并伺機而動。與此同時,風險資本市場也剛啟動,為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提供資本條件。
正值中國經濟改革高潮期,新華社看到金融資訊數據領域的機會,于1994年在香港注冊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網絡傳訊公司(CIC),創(chuàng)建“國中網”,主要提供商業(yè)信息服務。1996年,又在百慕大群島注冊CIC控股公司,由香港企業(yè)家葉克勇任CEO,并于次年在開曼群島注冊中華網公司。CIC控股通過1998年世界杯專題廣告業(yè)務實現300萬元收入,成為中國最早獲得網絡廣告的網站之一,這為其后來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奠定基礎。新華社繼中華網之后,在1997年11月又建立了新華社網站,新華社通訊技術局的齊向東為該項目日理萬機。
新浪網的前身四通利方公司在1993年底創(chuàng)建,時年25歲的電腦高手王志東出任公司總經理。1996年,他捕捉到資訊網站機會,于是啟動第一個中文網站利方在線的建設;1998年底,四通利方與由三位斯坦福大學學生創(chuàng)辦的中文資訊網站華淵網合并,借用華淵網英文名SINA命名為新浪網,由此創(chuàng)立全球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新浪一躍成為國際化的互聯網跨國公司。
在美國留學的張朝陽,1994年擔任MIT亞太區(qū)聯絡人,較早接觸互聯網的他回國尋找商業(yè)機會。兩年后創(chuàng)立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愛特信公司,由美國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與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愛德華·羅伯特提供了共17萬美元的風險投資。1998年2月,公司名稱變更為搜狐,在兩個月后獲得英特爾公司、道瓊斯、晨興公司與IDG等機構約220萬美元投資。
有著中國第一程序員美譽的求伯君,在其老板張璇龍幫助下于1994年成立北京金山軟件公司,兩年后發(fā)布內地第一款商業(yè)游戲《中關村啟示錄》。基于金山軟件的良好表現,聯想集團在1998年入股金山軟件,成為大股東。
中國互聯網商業(yè)化的先行者張樹新等人在1995年5月發(fā)起成立國內第一個互聯網公司—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次年獲得中國興發(fā)集團8000萬元投資,目標是做中國首批的互聯網接入商(ISP)。1997年,瀛海威迎來一個難以撼動的強大對手—中國電信,隨后出現巨虧,張樹新于1998年6月黯然辭職,瀛海威由中國互聯網先驅演變?yōu)橄攘摇?/p>
1995年春,還遠未成為“人生導師”的英語翻譯馬云在赴美國洛杉磯洽談高速公路投資時,偶然接觸到被稱為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聯網,敏銳地預感到這是巨大商機?;貒螅R云即刻創(chuàng)辦海博電腦公司,主營業(yè)務中國黃頁。次年3月,為避免競爭與杭州電信的中國黃頁合資。1997年,國家外經貿部計劃成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邀請馬云加入。渴望超常規(guī)發(fā)展的馬云怎能放過天上掉下的這塊餡餅,他率領自己的天龍八部團隊到北京加入國家隊,先后開發(fā)出外經貿部官方網站與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等一系列網站,奢望著通過這番努力,一舉確立自己在中國互聯網界的江湖地位。但是,世間事往往難遂人愿,眾所周知的原因,馬云的這次北上最后無疾而終。
與此同時,中國大地上蔓延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也吸引了遠在大洋彼岸的田溯寧。1995年,他回國創(chuàng)立亞信科技中國公司,先后承建CHINANET、上海熱線、中國金融數據網等網絡工程,被稱為中國Internet主建筑師。
1994年,網易創(chuàng)始人丁磊第一次登錄互聯網,這讓他興奮不已。1997年,丁磊注冊網易公司開始創(chuàng)業(yè),設計出我國第一個中文個人主頁服務系統(tǒng)和免費郵箱系統(tǒng),次年網易門戶正式上線,廣告收入高達10多萬美元。這是一個非凡的開始,在沒有任何風險資金介入的情況下,丁磊次年決定將公司收入投到門戶網站建設,后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其正確的戰(zhàn)略性決策,廣告收入達到200萬美元,并在1999年2月獲得今日資本500萬美元的天使輪投資。
在中關村方正集團工作的周鴻祎,敏銳地洞察到互聯網發(fā)展的機會,在1998年8月辭職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建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3721“網絡實名”的前身—3721中文網址。
南海之濱深圳,在深圳潤迅集團工作的馬化騰申請辭職后,也于1998年11月11日與大學同學張志東共同創(chuàng)立騰訊計算機系統(tǒng)有限公司,曾李青、晨曄與陳一丹等人陸續(xù)加入,5個創(chuàng)始人自籌50萬元開始打造那只可愛的南極小動物。
在早期創(chuàng)業(yè)者前赴后繼的同時,國際資本市場也在關注中國。1993年6月,熊曉鴿協(xié)助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在中國創(chuàng)立“太平洋風險技術基金”(現更名為IDG資本),成為中國第一家風投公司。1998年,熊曉鴿和周全等人通過用離岸交易的方式,解決了困擾他們的產權問題,讓海外風險資本投資在中國市場的業(yè)務踏上快車道。
中國互聯網用戶在1998年首次突破一百萬大關,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一個分水嶺。這一時期,風險資本市場剛剛起步,創(chuàng)業(yè)者獲得單筆投資規(guī)?;揪窒拊谇f美元規(guī)模之內,中華網與瀛海威這樣獲得國內數千萬投資的屈指可數,大部分創(chuàng)業(yè)者更多獲得的是海外投資。據不完全統(tǒng)計,到1998年時大約有200億美元風險投資撒向3萬多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互聯網泡沫開始泛濫,一場風暴已經開始在太平洋的彼岸聚集。
西風疾:資本市場發(fā)展期(1999-2003年)
1999年是馬化騰、馬云、李彥宏、梁建章、陳天橋等第一批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們的起點,是中華網和三大門戶網站籌備上市的關鍵一年,也是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年。創(chuàng)業(yè)者們借力資本市場所提供的資金、人脈、經驗、教訓等獲得了飛速成長,也承受了成長中的陣痛。
1999年7月,中國迎來互聯網第一股,由“國中網”更名而來的“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IPO,成功融資9600萬美元。在那個相對封閉的年代,中華網的域名China.com,幾乎代表著中國互聯網,再加上其發(fā)起股東有新華社背景以及美國在線身影,深受美國資本市場認可。11月,中美兩國達成WTO準入協(xié)議,中華網成為資本市場寵兒。乘勝追擊,葉克勇于次年1月再次發(fā)行新股,募得3億美元,市值一度超過50億美元,隨后他又將旗下香港網分拆在香港IPO上市。短短8個月時間,葉克勇率領中華網從股市融資5.6億美元,龍門一躍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yè)資本運作的經典標桿。而手握重金的葉克勇悠然轉身,以王者風范開始在中國互聯網市場上指點江山,卻無意之間為中華網種下一顆致命病毒。
就在中華網在股市大獲追捧后的不到1年內,新浪、網易、搜狐等門戶網站也相繼在納斯達克上市。王志東領導新浪網在茅道臨協(xié)助下,于1999年7月獲得高盛公司等機構投資2500萬美元,次年4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交易,成為第一家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中國本土互聯網企業(yè),并迅速發(fā)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兩個月后,網易6月份在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掛牌,融資1.2億美元,7月12日搜狐步前兩家企業(yè)后塵登陸納斯達克。但是,很快互聯網泡沫開始破裂,美國股市一泄千點,新浪股價跌到1.06美元,搜狐跌至60美分,網易更是一度僅剩下53美分。
在資本市場波詭云譎之時,國內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們積極地借力各種資本力量進行商業(yè)實踐,其中不乏今日頭部企業(yè)。在騰訊、攜程、當當、百度等優(yōu)秀互聯網企業(yè)的資本方中不乏IDG等全球性風險投資公司的身影。
騰訊公司在1999年2月推出中國首個即時聊天工具OICQ(即QQ),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就聚集500萬名用戶,QQ同時像一頭吞金獸導致騰訊資金鏈非常緊張。騰訊CEO馬化騰到處尋找融資,四處碰壁。之后曾李青主要負責融資,方通過關系接觸到熊曉鴿與林建男,獲得IDG和盈科各110萬美元的投資。但是燒錢模式使騰訊2000年又彈盡糧絕,此時全球互聯網行業(yè)泡沫破裂,上市無望,包括張平合、汪延、古永鏘、朱立南與王先先等人,均拒絕了馬化騰的融資建議。危機關頭、IDG與香港盈科提供了100萬美元可轉債襄助騰訊暫渡難關。艱難時刻,來自南非的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給他們帶來了幸福燦爛的陽光;網大為—當時MIH負責中國區(qū)業(yè)務副總裁找上門來,尋求投資合作。在資本市場處于三九嚴寒的2001-2002年,來自南非的MIH分別收購電訊盈科、IDG和騰訊創(chuàng)始人的部分股權,成為持有騰訊45.5%股權的單一大股東。MIH先后共計投資約5000萬美元,而MIH持有騰訊股份目前價值大約是500億美元,投資回報率驚人,這成為其最成功的一次海外投資,聳立在深圳河南岸的葉克勇對MIH的這一成就不知有何感想。
在國際軟件公司Oracle工作的梁建章,1999年5月辭職與季琦、沈南鵬、范敏共同創(chuàng)建攜程旅行網。5個月后,他們憑借一份僅10頁的商業(yè)計劃書獲得來自IDG的50萬美元投資。次年3月,攜程國際在開曼群島成立,隨后獲得軟銀、IDG等五家投資機構450萬美元投資。利用這筆資金攜程國際并購北京現代運通,開創(chuàng)酒店預訂業(yè)務。凱雷等機構在11月份認購攜程約719萬股“B類可轉可贖回優(yōu)先股”,老虎基金于2003年9月投資的1000萬美元成為攜程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使原有風投股東成功套現。
1999年7月,在獲得IDG的25萬美元風險投資后,周鴻祎所領導的“中文關鍵詞搜索”技術所帶來的網站實名服務快速發(fā)展,居于絕對領先地位并率先盈利。2003年10月周鴻祎將原任職于新華社通信技術局的齊向東拉到公司擔任總裁,加快3721公司的融資與發(fā)展步伐,這引起雅虎的關注。
李國慶夫婦在1999年11月以擬創(chuàng)立的當當網59%股份獲得IDG、盧森堡劍橋集團與軟銀800萬美元風險投資,兩人一起擔任當當網聯合總裁,但是這種夫妻店模式卻為企業(yè)種下病毒,導致當當網后來發(fā)展滯后。
1999年底,李彥宏在妻子的鼓勵下順利融到第一筆風險投資金120萬美元,之后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2000年1月1日創(chuàng)建百度技術公司。風險投資商德豐杰聯合IDG在9個月之后向百度投資1000萬美元?;诠鹃L遠發(fā)展考慮,李彥宏選擇從服務門戶網站變成面向終端用戶的平臺轉型,做獨立搜索引擎網站,這一重大戰(zhàn)略使百度在2003年第二季度實現全面盈利。
而阿里巴巴的馬云更是得到投資界的“貴人”蔡崇信相助。在北京碰得鼻青臉腫的馬云,帶領自己的17名小伙伴回到天堂杭州。他們1999年自籌資金50萬元在湖畔花園馬云家中創(chuàng)辦阿里巴巴,發(fā)誓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誓言后來被馬云立為公司使命,初期阿里巴巴的定位是為中小企業(yè)跨國貿易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但是愿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當馬云在硅谷為阿里巴巴融資時,先后被拒絕了20多次,然而就職于Invest AB年薪70萬美元的副總裁蔡崇信在與馬云深入溝通4天后毅然辭職,加入阿里巴巴享受500元月薪的創(chuàng)業(yè)工作。他協(xié)助馬云以全新理念、專業(yè)方式開展融資,并在當年10-12月,幫助阿里巴巴先后從高盛、富達、軟銀等機構融資2500萬美元。2003年5月,阿里巴巴推出淘寶網與易趣競爭C2C市場。
這一時期,手握重金的葉克勇投資了盛大網絡,之后又憾失良機。杭州灣北側的上海,陳天橋于1999年11月與妻子、弟弟、同學等計劃建設一個網上迪斯尼卡通網站—盛大網絡,次年他們獲得葉克勇領導的中華網300萬美元風險投資。陳天橋后來提出將公司業(yè)務調整為互動娛樂,中華網不看好游戲業(yè)務,于是葉克勇給陳天橋留下30萬美元后退出,從而錯失了一頭盈利紫牛。從2001年開始,盛大先后代理運營《傳奇》等多款大型網絡游戲,在中國區(qū)的市場占有率逐漸提升到65%,成為互動娛樂產業(yè)領軍者。次年盛大網絡實現1億元凈利潤,其驕人業(yè)績在2003年吸引到軟銀集團4000萬美元風險投資。
同時期的著名軟件公司聯想集團積極觸網,卻以失敗告終。1999年10月,聯網集團開始規(guī)劃建設WWW.FM365.com,在楊元慶的多元國際化戰(zhàn)略主導下,即使是遭遇互聯網寒冬,聯想集團仍然在2001年通過與AOL聯姻,分別出資一億美元共同打造FM365網站,希望做大互聯網業(yè)務。遺憾的是由于需向AOL支付高昂的合作許可費用,導致FM365遭受“合作病毒”吞噬難以盈利,2003年底雙方終止合作,聯想觸網失敗。
如今深陷債務危機的賈躍亭,2003年剛剛從黃土高原來到北京創(chuàng)建西伯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遇到記者劉弘(后來擔任樂視COO),之后根據其建議,在年底成立無線星空事業(yè)部,專注于流媒體業(yè)務,這個部門就是樂視的前身。
1999年3月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聘請中國Internet主建筑師田溯寧擔任總裁,而他創(chuàng)建的亞信科技也于次年在美國NASDAQ上市,融資1.2億美元。
這一時期,受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影響,資本市場寒氣彌漫,在2000-2002年期間,一大批未能在2000年上市的互聯網企業(yè),因資金鏈崩潰倒閉。直到2003年資本市場才開始煥發(fā)活力,單筆投資規(guī)模更是上升到千萬美元級。
浪淘沙:資本市場成長期(2004-2008年)
在新千年后不久,資本市場終于回暖。這一時期,天使投資極其瘋狂,逐漸增加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讓投資人動輒以單筆投資規(guī)模上億美元爭奪項目,盛大控股新浪更是開啟中國互聯網行業(yè)資本并購的先河。這一時期,互聯網企業(yè)不約而同將打造50億美元市值公司作為自己的“小目標”。
2004年2月4日,盛大在陳天橋的領導下以所有中國互聯網企業(yè)領導難以想象的非凡魄力,用年薪10億元聘請時任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的唐駿出任盛大網絡總裁,推動盛大網絡于5月16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成功上市,融資約2.5億美元。2005年2月19日,盛大宣布以2.304億美元在二級市場突然收購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之一新浪網19.5%普通股股權,一時市場震驚,資本的力量開始亮出凌厲的寒光。
雖然盛大的收購因各方面原因最終未能實現打造一家50億美元市值公司的計劃,但是之后不到半年,李彥宏領導的百度于8月份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融資1.09億美元。當天股價漲幅353.85%,公司市值達到50億美元,震驚華爾街。從創(chuàng)業(yè)初期模糊的商業(yè)模式,到目前的百度大腦與無人駕駛技術等,從不隨波逐流急功近利的李彥宏,一直是以外人難以洞察的心態(tài)與方式,專注經營自己的自留地,這與其是“參照”美國公司長大的公司文化關系極大。
50億美元市值也是馬云創(chuàng)立阿里巴巴初期的小目標。后者首次向一位到阿里巴巴視察的領導介紹公司要發(fā)展成為50億美元目標時,曾令當時現場所有人員疑慮不解,更難以想象瘦小的馬云懷揣著一個偉大的夢想。
2004年12月阿里巴巴創(chuàng)立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支付寶,開啟非金融機構在線支付的互聯網金融序幕。2005年8月11日阿里與雅虎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阿里吞并雅虎中國,并獲雅虎10億美元投資,雅虎獲阿里40%的經濟利益和35%的投票權。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融資規(guī)模高達15億美元,市值超過250億美元,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yè)。那些在敲鐘現場向馬云表示祝賀的大佬們沒有想到,如此優(yōu)秀的企業(yè)竟然在五年后主動申請退市。
這一時期,香港主板股市中迎來第一支中國互聯網企業(yè)股票,馬化騰領導的騰訊控股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募集資金約為15.5億港元。之后,求伯君領導的金山軟件子公司金山網絡聯盟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互聯網早期創(chuàng)業(yè)者周鴻祎在2004年初,以1.2億美元將3721公司賣給雅虎,之后又創(chuàng)立奇虎360,重拾上市夢。2005年8月,周鴻祎與齊向東一起辭去在雅虎中國的職務,周鴻祎成為天使投資人,在年底投資奇虎網,公司名稱變更為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然后他利用免費模式,通過產品與技術創(chuàng)新,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互聯網安全概念,改變中國互聯網安全市場的格局。2006年3-11月,奇虎360先后獲得紅杉、CDH、IDG等風投機構4500萬美元投資,一路絕塵向前狂奔。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11月,中國十大改革風云人物史玉柱創(chuàng)建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互聯網,開始自主研發(fā)第一款MMORPG游戲《征途》。史玉柱曾在1997年因資金鏈崩潰導致巨人科技大廈爛尾并負債2.5億元,通過成功運作腦白金償還了巨債。2007年10月16日,他將公司更名為上海巨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重啟“巨人”這一令他魂牽夢繞的品牌。半個月后,巨人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總市值達42億美元,融資額為10.45億美元,成為在美國上市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民營企業(yè)。
而今天同樣尋求東山再起的賈躍亭,2004年時將無線星空事業(yè)部正式分離出北京西伯爾,獨立為樂視移動傳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專注于正版視頻內容網絡領域,后又在此基礎上成立樂視網。在那個盜版橫行的年代,樂視的生存極其艱難。這促使賈躍亭在2007年11月將北京西伯爾電信設備公司以Sinotel Technologies名義在新加坡上市,融資約兩億元為樂視輸血。
這一階段,視頻創(chuàng)業(yè)興起。王微根據其荷蘭好友馬克·范德齊斯推薦的Podcast(中文譯為“播客”)開始創(chuàng)業(yè),其設計建設的視頻網站土豆網在2005年春天上線。從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王微的土豆網先后獲得IDG、紀源資本等機構多輪投資,融資總額約為8480萬美元。古永鏘2005年辭去搜狐總裁職位開始創(chuàng)業(yè),11月份他獲得風投機構Farallon Capital與成為基金300萬美元投資成立優(yōu)酷網。從2005年至2010年間先后進行七輪融資,融資總額達到1.8億美元。
受2003年“非典”影響,在中關村從事光磁盤產品零售業(yè)務的劉強東,在2005年開始將自己的零售業(yè)務搬到線上,京東商城2007年8月獲得今日資本千萬美元投資。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2005年,蘋果收購一家叫FingerWorks的公司,該公司自1999年起便開始研發(fā)手勢識別、多點觸控等技術,但在當時這樣的應用并不為人們所看好,也沒人猜到蘋果買它來做什么。直到喬布斯2007年1月9日發(fā)布iPhone,一舉顛覆世人對移動電話的認知;次年蘋果推出iOS 2,發(fā)布可以上傳與下載各種軟件的應用商店(App Store),所有手機生產企業(yè)才恍然大悟,喬布斯創(chuàng)造出一個APP生態(tài)系統(tǒng)新時代。什么是有遠見的企業(yè)家?提前10年洞察未來與布局技術研發(fā),在適當時機點推出產品,引導市場火山爆發(fā),顛覆整個行業(yè),推動企業(yè)爆發(fā)性成長。
但是,隨著2008年9月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全球經濟面臨巨大危機,中國互聯網經濟第二個寒冬降臨了,許多互聯網企業(yè)命懸一線生死未卜。
旌旗漫卷:資本市場成熟期(2009-2013年)
這一階段是互聯網移動創(chuàng)業(yè)的爆發(fā)期,與此同時,經歷過全球金融危機的資本市場也愈加成熟,特別是騰訊、阿里、百度等中國互聯網巨頭開始進入投資市場,逐漸形成了國內資本與海外資本并列的局面。
2009年微信與移動互聯網創(chuàng)新結合,中國互聯網進入即時傳播時代。騰訊的微信開始成為中國第一個全球化的互聯網產品。以騰訊、阿里等為代表的創(chuàng)新能力卓越的互聯網企業(yè),開始逐漸成長為互聯網巨頭,他們所設想的“互聯網生態(tài)”也終于成為現實。
后起巨頭京東商城,于2009年初獲得來自今日資本、雄牛資本以及梁伯韜私人公司共計2100萬美元的聯合注資。這是中國電子商務類企業(yè)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獲得的第一筆融資。從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近兩年時間里,京東商城分別獲得俄羅斯DST、老虎基金等機構多輪投資,融資25億美元,推動京東商城跨越式發(fā)展。
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雷布斯”意識到智能手機的入口價值,開始了智能手機創(chuàng)業(yè)夢。在經過對蘋果公司的“軟硬件一體化+應用平臺”的創(chuàng)新模式深入研究后,雷軍與林斌、周光平、劉德、黎萬強、黃江吉和洪峰等大牛級人物在2010年4月聯合創(chuàng)辦小米科技,次年8月小米手機品牌正式發(fā)布。2012年6月-2013年8月,小米科技完成兩輪融資。
這一時期,盛大游戲、當當網和360先后上市。盛大網絡旗下的盛大游戲于2010年9月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2010年12月8日,李國慶夫婦創(chuàng)立的當當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完全基于線上業(yè)務、在美國上市的B2C網上商城。在眾所周知的“3Q”事件將360品牌炒作到無人不知之后的第二年,也即2011年3月30日,周鴻祎領導的奇虎360公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之后五年,公司股價持續(xù)攀升,在2013年該公司市值超過100億美元,一度成為市值僅次于騰訊和百度的中國第三大上市互聯網公司。
同一時期,視頻網站先后上市。古永鏘領導的優(yōu)酷在2009年12月21日至次年9月,分別獲得成為基金、Brookside Capital等機構的1億美元投資,并在2010年12月8日早于土豆網掛牌紐交所,成為全球首家在美獨立上市視頻網站,市值超過30億美元。與此同時,王微領導的土豆網也在2010年7月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輪5000萬美元融資,但是上市進程遭遇婚姻病毒狙擊,直到2011年6月夫婦二人以700萬美元達成離婚協(xié)議。土豆網在8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值僅有7.1億美元。失去先發(fā)優(yōu)勢的土豆網節(jié)節(jié)敗退,最終于2012年3月11日與優(yōu)酷合并為“優(yōu)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而賈躍亭在2010年8月12日率領樂視網在深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融資7億元,開始從戰(zhàn)略上致力打造基于視頻、內容與智能終端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被業(yè)界稱為“樂視模式”。但是數億元的資金,遠遠無法滿足賈躍亭大師級的商業(yè)生態(tài)建設需要。2012年5月至次年9月,樂視系通過發(fā)債與股權融資等方式,先后多次融資超過11億元,而這僅僅是開始,一場涉及數百億資金的“生態(tài)化反大戲”跌宕起伏一直演繹到2017年底。
在這一階段,新聞機構網站境遇各不同。新華網絡有限公司在2011年3月引入8家戰(zhàn)略投資者成立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股改啟動上市計劃。而此時的中國互聯網第一股—中華網卻深陷虧損泥潭,在數次掙扎自救無果后,終于在2011年11月告別納斯達克。兩年后的2013年10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視網絡臺旗下的國廣環(huán)球傳媒控股有限公司以9080萬港元(約7183萬)整體收購中華網,中華網終于回到原點—新聞平臺網站。
2012年6月20日,在五年時間先后從香港聯交所融資190億港元的阿里巴巴,基于公司價值與發(fā)展戰(zhàn)略考量,申請退市告別香港資本市場。6個月后的2012年10月,陳天橋領導的盛大網絡步阿里巴巴后塵宣布完成私有化,正式退出美國納斯達克股市,轉型成為一家投資集團。
當阿里巴巴與盛大網絡先后私有化退出資本市場時,2013年9月16日,王小川領導的搜狗獲得騰訊以4.48億美元戰(zhàn)略投資,同時合并騰訊旗下搜索和QQ輸入法業(yè)務,騰訊持有新搜狗36.5%的股份。
在我國資本市場愈加成熟的同時,一場由國家層面倡導并推動的互聯網高潮正在孕育,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一個叫“烏鎮(zhèn)”小城開始籌備。
云卷云舒:資本市場完善期(2014-2018年)
這一時期,互聯網市場進入BATJ四大巨頭時代,各風險投資機構基本呈現出跟投局面,即使海外投資巨頭也基本采取與國內巨頭合作投資模式,資本市場更加成熟。我國政府也開始完善互聯網+企業(yè)境內上市規(guī)則,歡迎互聯網企業(yè)回歸境內,同時為境內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上市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我國創(chuàng)業(yè)與投資環(huán)境更為優(yōu)化,呈現出欣欣向榮局面。
對于中國互聯網產業(yè)來講,2014年是里程碑的一年。經過20年的發(fā)展,中國網民普及率在2014年第一次突破50%,網絡空間開始超越現實世界。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2月27日宣告成立,標志著發(fā)展互聯網第一次被提升到國家層面,次年國務院出臺“互聯網+”戰(zhàn)略,拉開了打造網絡強國的序幕。2014年前11個月,中國天使投資總額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天使投資人和機構共投資571家公司,資金合計約3.4億美元。
這一時期,中國電商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美國資本市場的一個又一個奇跡。
2014年3月10日,京東與騰訊簽署了電商總體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騰訊以約2.15億美元收購京東3.5億多股普通股股份。兩個月后,京東集團于2014年5月2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美國迎來了中國最大的赴美IPO,開盤價21.75美元,總市值約300億美元,成為僅次于騰訊、百度的中國第三大互聯網上市公司。次年7月,京東憑借高成長性入選納斯達克1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平均加權指數。
3個多月后的9月19日,由來自阿里巴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8名參與者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響掛牌鐘聲,阿里巴巴正式上市,以92.7美元/股的價格開盤,成功融資220億美元,成為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成為美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的IPO交易,并在一個月后市值突破3000億美元,是馬云創(chuàng)業(yè)之初50億美元小目標的60倍。之后,楊偉東領導的優(yōu)酷土豆在被阿里巴巴收購納入帳下,組建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yōu)酷事業(yè)群。阿里入股的新浪微博被新浪網分拆,2014年4月1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2.856億美元,總市值為34.6億美元。
2014年春節(jié)期間,騰訊助力的微信紅包成為新年期間人們熱議的話題,而阿里通過余額寶聚集近7000億元的資金,令所有金融機構感到陣陣寒意;滴滴與快的補貼大戰(zhàn),則讓騰訊與阿里的移動支付市場爭奪達到巔峰,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科技金融產業(yè),其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均超出傳統(tǒng)金融人士的預期,超越西方各發(fā)達國家,成為世界領先者。
京東與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成為2014年的里程碑事件,同時預示著中國互聯網產業(yè)步入全球化時期,2014年成為中國互聯網全球化元年。
由中國舉辦的規(guī)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2014年11月19日在浙江烏鎮(zhèn)開幕,這是世界互聯網領域的高峰會議,預示著作為世界第一互聯網國家,中國開始引領世界互聯網產業(yè)的發(fā)展步伐。
小米和順為資本攜手在互聯網大會開幕同一天以3億美元入股愛奇藝,次月14日小米科技又以12.7億元入股美的集團。到2014年底小米公司以估值450億美元完成11億美元融資,在度過兩年艱難的戰(zhàn)略調整期、2017年在印度市場獲得大勝后,雷軍于今年初正式宣布啟動IPO計劃,至于大家關注的小米估值問題,是500億、1000億、2000億還是3000億美元?坊間猜測無限。
同樣引人關注的還有賈躍亭的“生態(tài)化反大戲”。2014年12月,賈躍亭宣布樂視“SEE計劃”,將打造超級汽車以及汽車互聯網電動生態(tài)系統(tǒng),并在2015年9月20日完成首輪融資超10億美元。賈躍亭對樂視汽車的未來表現得信心十足,但是,2016年3月,他的Sinotel Technologies由于連續(xù)虧損申請從新加坡交易所退市。即使3年間融資約數百億元,2016年下半年,賈躍亭依然債臺高筑。生死時刻,同鄉(xiāng)孫宏斌被賈躍亭的生態(tài)化反模式打動,于2017年1月攜150億元火速入股樂視網、樂視致新和樂視影業(yè)三家公司,7月孫宏斌出任樂視網董事長。2018年1月30日,樂視網公布2017年財報,2017年全年預計凈虧損約116億元(樂視網2016年盈利為5.54億元)。孫宏斌表示“愿賭服輸”,遺憾又憤慨地辭去樂視網董事長職務,將滿目瘡痍的樂視交給了市場。
繼“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國務院開始研究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國經濟轉型步伐、掀起互聯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高潮的政策,于2015年7月4日印發(fā)《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上升為國家經濟戰(zhàn)略之一,開啟中國經濟“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大潮。2015年12月16日習主席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親自推動中國互聯網產業(yè)、中國經濟“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全球化發(fā)展。
在中國互聯網雙創(chuàng)熱潮興起之時,在美股市場表現不佳的奇虎360和當當網選擇私有化?;陂L遠發(fā)展戰(zhàn)略考量,周鴻祎率領奇虎360在2016年7月16日宣布完成公司私有化交易,從美國紐交所退市。次年3月31日,奇虎360公司作價約504.16億元,借殼江南嘉捷在國內A股上市。而長期發(fā)展緩慢的當當網,在2016年9月也從紐交所退市,變成一家私人控股企業(yè)。
而新華網、搜狗等企業(yè)選擇上市。2016年4月,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發(fā)行價格為27.69元/股,融資規(guī)模約1.437億元。經過14年的努力,王小川領導的搜狗公司于2017年11月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市值達到50.96億美元。王小川攜母親到掛牌現場,共同分享這一輝煌時刻。2018年3月,中國在線視頻網站愛奇藝、主打二次元的嗶哩嗶哩(簡稱B站)也遠赴美國上市。
此時,呼吁互聯網企業(yè)國內上市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2018年3月20日,李總理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已要求有關部門完善互聯網+企業(yè)境內上市規(guī)則,歡迎互聯網企業(yè)回歸境內,同時要為境內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上市創(chuàng)造有利的環(huán)境。在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百度和京東三家企業(yè)預計將于6月份回歸,成為第一批以CDR方式回歸A股的互聯網企業(yè)。這也預示著我國資本市場將逐步成長完善,互聯網+企業(yè)將獲得更加有利的資本環(huán)境,而我國投資人也將分享到更多優(yōu)秀互聯網企業(yè)的增長紅利。
但是,隨著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提出制造業(yè)回歸,中美兩國之間政治經濟風險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危機在上升。奔跑在全球化道路上的中國互聯網企業(yè)將面臨第三次危機,而不斷完善的中國資本市場則必將為企業(yè)提供越來越有力的支撐,這或許預示著一個由中國引領的偉大互聯網時代即將到來。
文/李剛 樊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