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訣助力西南科技大學打造智慧校園
- 來源:中國信息化周報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8-06-07 10:35
隨著互聯(lián)網應用的廣泛滲透,師生對于網絡體驗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學校信息部門不僅需要面對移動終端設備數量的日益增長,更需要利用先進的網絡架構,以服務創(chuàng)新推動業(yè)務創(chuàng)新。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西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南科大”)采用銳捷網絡的極簡校園整體解決方案,攜手第三方戰(zhàn)略合作伙伴,對校園網進行改造,發(fā)揮極簡網絡開放融合的技術特性,構建多運營商合作平臺,展開了豐富多彩的移動校園應用,打造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智慧校園精品。
校園網升級遭遇四大挑戰(zhàn)
歷經風雨、幾經搬遷,歷史沿革近百年的西南科大走過了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壯大的不平凡歷程,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
隨著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等新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其校園網建設正面臨著四大升級挑戰(zhàn)。
一是移動終端數量快速增長,這對原有核心網絡和出口提出了極高的性能要求。學?,F有學生3.4萬余人,人手“一機”幾乎是最低配置,若以“筆記本電腦+手機+PAD”組合套裝來評估網絡,其承載能力就需要達到10萬,現有的網絡難以負荷。
二是日益增長的網絡需求與學校信息化發(fā)展相對滯后的現狀存在矛盾。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滿足師生更快、更穩(wěn)定、更便宜的網絡通信服務,需要合理借助第三方建設企業(yè)、運營商等外部力量來支持。運營商作為一個獨立、平等的機構,其與高校之間是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提出各自的利益訴求。而網絡升級既要完成基礎網絡建設、網絡資源分配、用戶資源共享,更要搭建一個滿足各自訴求、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平臺。
三是智慧校園的網絡管理已經覆蓋到有線、無線等基礎網絡和業(yè)務應用等所有層面。這包括:快速定位故障根源、掌握整體運行狀態(tài)、數據量化評估服務情況及用戶體驗,以及感知無線網絡運行健康狀況等等。此外,面對如此大規(guī)模的用戶和資源網絡,網絡運維的可視化、數據化、感知化至關重要,否則就會讓智慧校園管理陷入“大海撈針”的尷尬局面。
最后,由于西南科大此前提出了網絡“建設、應用、管理、決策”一體化的新目標,而“場景應用”則是這個目標的成敗與否的核心。因此,整個網絡的“最后一米”不僅需要暢快淋漓的Wi-Fi,還需要解決業(yè)務部門多個APP化繁為簡的難題,既要為師生提供個性化服務,也要將智慧校園的技術貫通到教學、后勤等業(yè)務領域,并向管理者提供大數據決策支撐服務。
承載“10萬”用戶同時在線
為此,西南科大引入了第三方戰(zhàn)略合作伙伴,利用“極簡”理念與配套網絡產品,開展多運營商合作和個性化移動應用平臺建設,為師生提供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與融合創(chuàng)新科研環(huán)境、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打造出高效、穩(wěn)定、易管、易用的智慧校園。
首先,是網絡整體性能實現“質變”。在核心層,西南科技大學部署2臺RG-N18010交換機,并且采用了40G互聯(lián)的虛擬交換單元技術(Virtual Switch Unit,VSU)將兩臺核心交換機虛擬化成一臺,實現統(tǒng)一管理及熱備。整網采用“扁平化”結構,結合銳捷網絡認證計費系統(tǒng)RG-SAM+,在核心層實現有線無線集中網關及認證,在接入和匯聚層,借助QINQ封裝技術隔離網絡、定位終端,并且最高支持10萬用戶并發(fā)。
其次,通過扁平化網絡,學校運營策略全部部署在核心交換機上,不再需要龐大的接入和匯聚交換機進行維護,節(jié)省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將網絡運維體驗簡化到極致。而且,由Newton18000構成的扁平化平臺,實現了與無線、匯聚接入等其它設備的開放性接入,無任何品牌、技術綁定,為后續(xù)產品采購徹底“松綁”。
除了上述兩點,在網絡出口方面,西南科大采用銳捷RG-RSR77-X路由器實現了統(tǒng)一的出口管理。在性能方面,單卡就能夠滿足33000個用戶并發(fā)。
在選路方面,銳捷RG-RSR77-X可實現基于用戶賬號的智能選路,提供校園網的準出認證,利用智能DNS和正向DNS服務,提供了性能強大、靈活可控的網絡出口。
基礎建設實現“零投入”
搭建多運營商共贏平臺
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通過第三方建設、多運營商合作的模式,學校在“零投入”的情況下實現了校園網升級建設。其中,銳捷的RG-SAM+功不可沒,除了支持有線無線網絡的統(tǒng)一認證,還支持802.1x和Web認證方式的靈活部署,并與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認證計費系統(tǒng)透明對接,確保了運營商的放號、收費等多項權利和多種計費策略的落地,便于運營商在宿舍網運營中為用戶提供融合套餐。
而針對校方,在實現與運營商系統(tǒng)無縫對接的同時,在此平臺上還可以對所有接入方式的認證、控制、計費、日志、上網用戶消費情況進行監(jiān)控,不僅實現校方監(jiān)管需求,還可以持續(xù)擁有對校園網戰(zhàn)略資產的管理權。此外,西南科大還利用這套方案,實現了終端信息、手機上網行為和域名訪問軌跡等豐富的數據采集功能,每天分析上億條日志記錄,通過詳盡的數據統(tǒng)計圖表展示熱點域名、用戶查詢排行,實現日志檢索秒級功能,以大數據為指南,給師生提供更加智能的網絡。
4000臺AP依“場”而建“極簡運維”實現全網統(tǒng)一管理
在無線網絡方面,西南科大采用銳捷“場景化”無線解決方案,對教學、禮堂、會議、宿舍、操場等不同場景分別優(yōu)化,確保終端用戶的極速Wi-Fi體驗。在通過4000多臺銳捷AP設備實現學校54棟、22個室外場所無線覆蓋之后,西南科大部署WIS平臺,為無線網加裝“雷達”和“地圖”,在高速有線網的基礎上,打造智慧校園應用的“第二條生命線”。
與此同時,消除運維“黑洞”的項目正式啟動。通過使用銳捷網絡RIIL,西南科大信息中心能夠快速地對校區(qū)上千臺網絡設備、4000余臺無線AP、數據中心機房及各類IT資源實時統(tǒng)一監(jiān)控,即能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和智能預警,也為學校信息管理人員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變被動為主動,實現了業(yè)務資源的高度可視化運營。
學校還依托RIIL重塑運維管理流程,以規(guī)范化、標準化、高效的運維管理體制,為用戶提供了簡單便捷的服務通道,讓管理人員能夠快捷高效的受理服務事件,并能通過歷史運維數據的智能分析,為學校未來信息化建設、運維管理優(yōu)化提供了一臺“機器大腦”。
打造未來智慧校園
移動化服務是決定智慧校園“好用”與否的標準之一。為此,西南科技大學進行了充分的調研,最終選定應用范圍較廣、產品成熟度較高的銳捷“微哨”作為移動校園的基礎平臺,將學習類、生活類、社交類、娛樂類和工作類共31個應用上線,實現了學校師生事務辦理從“分散”到“集中”、從“復雜”到“簡單”的轉變,極大地方便了師生各類事務的辦理,實現了“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腿”的“一站式”服務。
隨著移動化應用在微哨版本更新中的陸續(xù)完善,西南科大的智慧校園建設也同步精進。校領導表示,“互聯(lián)網+”的提出,給高校智慧校園建設增加新的內涵、注入新的動力。
西南科大充分利用“云大物移”等一系列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打造全新的智慧校園,有力地支撐學校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帶動了人才培養(yǎng)及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提升了校務治理水平。展望未來,學校將向著“全面感知、無縫互通、彈性計算、海量數據、智慧管理“的開放與融合之道穩(wěn)步前行。
本報記者 楊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