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事體大
- 來源:第五頻道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8-08-28 10:09
1990年6月5日晚上,羅馬達芬奇國際機場的行李提取處,老S兩眼直勾勾盯著傳送帶,焦急之情溢于言表。轉(zhuǎn)播意大利世界杯央視7人組的行李基本到齊,只有老S的一支扁扁的小皮箱還沒出來。別看小,老S寧愿丟失塞滿衣物、香腸、咸菜、方便面的大箱子,也不能失去這個小的。是心疼當時還算時髦奢侈品的“WALKMAN”和里面的“四郎探母”盒式帶嗎?錯!是資料!要丟了資料,那可是攤上大事了。
老S在體育解說行當從業(yè)多年,養(yǎng)成了積攢資料的好習慣。那年頭體育類刊物屈指可數(shù),能提供點兒資料的,唯有一報一刊——“中國體育報”和“新體育”雜志。每臨大賽,老S頭等重要的準備工作是回家翻一報一刊故紙堆,從紙頁發(fā)黃變脆的一直翻到能聞到墨香的,挑出用得著的碼齊摞好,一并收進小皮箱,還不忘加把鎖。
達芬奇機場扒手猖獗,但老S的小皮箱完好無損,只是出來得晚了點兒。據(jù)說扒手的目標有階段性,那時候都緊盯日本人,至于中國人嘛,呵呵??
但沒丟跟丟了一樣,咋回事?因為沒用,一頁紙都沒用上。
剛到羅馬,老S曾對小S說:“我?guī)Я撕芏噘Y料,需要什么你找我。”小S是解說晚輩,一直稱年長資深的老S為“S老師”,也確實向老S學到不少東西,注重積累資料便是其一。我知道他也備了些資料,但有前輩這樣熱情關照,互通有無,當然更好。
開幕前幾天來到新聞中心,著實吃了一驚,寬敞的大廳百十臺電腦全都開著,屏幕閃爍:人家寫稿發(fā)稿完全電子化了,我們還攥著筆揣著紙,發(fā)稿用傳真或者打長途電話念。輕點鼠標更是目瞪口呆,世界杯各種信息用英、法、西三種文字提供,應有盡有:歷史沿革、國家介紹、諸強名單、賽場巡禮、經(jīng)典賽事、名宿動態(tài)、賽事前瞻、各方評論??都是最新鮮、最權威的資料,一臺電腦就是一個世界杯的寶庫、大全、百科全書。
大小S都興奮得不得了,嘖嘖連聲:“這個好!太好了!有這個還要那個干嘛?”那個是什么,倆人沒提,你懂的。
央視轉(zhuǎn)播世界杯始自1978年,只轉(zhuǎn)了4場,兩場半決賽和一場三、四名比賽,以及最后的冠亞軍決賽。遠離國際足壇,大家都懵,陣型啊、戰(zhàn)術啊、球星啊等等,沒人講得出名堂。老S拿到的唯一資料是從新華社要來的上場名單,泡杯茉莉花茶,找一有話筒的小屋,看著畫面,盡量往熱鬧里掄,掄哪兒算哪兒,錯了也沒人聽得出來。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也是在北京看著衛(wèi)星信號解說的,有直播,有錄像,52場一場沒落。這時候已經(jīng)有了球迷群體,意(大利)迷、德(國)迷、阿(根廷)迷、巴(西)迷??甭管他們真懂假懂,你手里只捏著一份出場名單很難糊弄過去了。好在老S這幾年攢了些一報一刊,雖然不少信息陳舊而且不實,應付初級階段的球迷,沒出啥毛病。
然后就到了1986年。這屆世界杯舉辦地是墨西哥,包括大小S在內(nèi)的央視轉(zhuǎn)播小組卻奔了香港。買錯機票啦?當然不是??杉热坏较愀垡彩强粗l(wèi)星信號解說,為什么不能在北京呢?“香港的報刊雜志多呀,世界杯的資料肯定比這邊要豐富??!”小S說。話是不錯,但是,看過港報體育版的人都知道,面對把“尤文圖斯”譯成“祖云達斯”,把“普拉蒂尼”譯成“柏天尼”的一堆文章,你能把港刊上海量的人名一一捋清,已屬不易。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之后4年,老S在赴美國報道世界杯的行李當中斷然放棄了一樣東西——小皮箱。老S的選擇是正確的,達拉斯的新聞中心比羅馬更大,更多的電腦,更快的資訊,更好的服務?,F(xiàn)在回想,意大利和美國世界杯新聞中心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應該屬于局域網(wǎng),外界看不到。
如今全球資訊爆炸,世界杯的信息遍布任何角落,坐在家里電腦前掌握的資訊遠勝過在比賽現(xiàn)場累得像狗一樣的記者。不同的是,他能秀出一堆和裝扮奇異、爛醉如泥、胡吼亂唱的球迷的合影,你沒有。除非你把他的腦袋PS掉,換上你的,這在今天不是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