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簡的三分鐘自我介紹
- 來源:奇妙博物館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小簡,自我介紹,誕生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01-05 11:55
大家好,我叫小簡,是一枚普普通通的竹簡,現(xiàn)在住在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白沙路92號。我的故事可長了,還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小簡誕生記
我原本是地里長出來的,那蒼翠筆挺的竹子就是我最初的樣子。聰明的人類把竹子做成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比如可以遮風(fēng)擋雨的房子、可以夾食物的筷子、睡覺時使用的涼席……我就不一樣了,我身上保留了1700多年前的文字!我的家庭成員有竹質(zhì)的也有木質(zhì)的,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好聽的名字——簡牘。一枚簡牘可稱為簡,這就是我名字的由來啦!
從竹子到竹簡需要經(jīng)歷好幾道制作工序。人們要先把翠綠的竹子劈成細長的小片,再將表面刮削平滑,放在火上烤。這時竹片內(nèi)的水分都被烤了出來,像出汗一樣。這道工序叫作“殺青”,也叫“汗青”。人們用毛筆把文字寫在我身上,一片做完,小簡我便誕生了。
我國宋代的名臣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寫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里的“汗青”已經(jīng)從青竹出汗的工序,引申為竹簡甚至史冊的代名詞。文天祥希望他的赤膽忠心能永遠在史冊中綻放光芒。“殺青”是竹簡制作完成的標志性工藝,所以現(xiàn)在一部著作寫完、一部影視劇拍攝完也叫“殺青”。
記錄歷史的大功臣
你心中是不是還有疑惑:“這些竹片又粗又丑,能是什么重要的寶貝?”顏值不能代表一切,在遙遠的古代,我可是必不可少的書寫材料呢!
那時,紙還沒被發(fā)明出來,人們有大量重要的資料、珍貴的故事需要記錄下來,怎么辦呢?于是,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石頭、陶片、龜甲、獸骨、絹帛、竹木片等材料。但是石頭、陶片不便攜帶,龜甲、獸骨用來占卜,絹帛造價昂貴,而取材方便、價格便宜、書寫便利又不會長蟲的簡牘在中國被使用了1000多年。咱們中華文化能夠源遠流長,也有我們的一份功勞呢!
現(xiàn)在,你是不是對我刮目相看了?不要以為我就這么簡單喲!你現(xiàn)在看到的很多與寫作和圖書有關(guān)的字詞,都是由我們衍生而來的,比如說一冊書的“冊”字。一般來講,由于我們的身體瘦長,所以記錄的文字不會太多,要想把一個完整的故事記錄下來,得用上我們好多個兄弟姐妹才行。于是聰明的人們將我們用繩子連接起來,這樣就方便閱讀和保存啦!被連起來的我們就叫作“冊”。你看甲骨文中的“冊”還真夠形象的,像不像我們的合影?
簡牘是我的大家族,其實我還有一個小家族,那就是“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紀年簡牘”(簡稱“三國吳簡”)。我們?nèi)龂鴧呛喖胰丝诳啥嗔耍?0余萬呢!人們?yōu)榱烁玫匮芯亢捅Wo我們,專門為我們建造了一個家——長沙簡牘博物館。好了,我的自我介紹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下面給你講講我們簡牘大家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