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快跑”引發(fā)擔憂
- 來源:中國品牌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擔憂,打卡,“蘿卜快跑”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10-04 20:22
武漢人眼中的“苕蘿卜”
作為全國率先發(fā)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yè)化試點政策的城市之一,武漢和蘿卜快跑開啟的“雙向奔赴”讓蘿卜快跑成為很多游客到武漢的必打卡項目。
有體驗過蘿卜快跑的網友表示,“自己在小程序叫了一臺無人駕駛車,10公里左右疊加紅包后最終結算只需要5元,相當于平均每公里5毛錢。如果按照武漢當地的出租車或網約車的計價費用來看,普遍則在20元以上”。
除了價格劃算以外,后排大屏幕還能當作KTV或私人影院,不管做什么都不用擔心司機的吐槽和不滿,也不必強行尬聊,簡直就是妥妥的“i人福音”。再加上都是統一車型且后排空間較為寬敞,車內環(huán)境干凈整潔,舒適度上自然也能拉滿。
然而,蘿卜快跑在帶來便利和新鮮出行體驗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爭議。起初因蘿卜快跑被各種障礙物“嚇得”不敢挪動和路況略微復雜就“智商不夠用”,被武漢人戲稱為“苕蘿卜”,在武漢方言里,意為“笨蘿卜”。近日,又有武漢網友稱蘿卜快跑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另有網友稱蘿卜快跑車內都是監(jiān)控攝像頭,質疑乘客隱私安全問題等話題沖上熱搜......
更有異議的是,有網友表示,1000輛蘿卜快跑已經在武漢大面積鋪開,搶走了不少網約車的單子。
打響人機大戰(zhàn)第一槍?
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爭議或許更甚于ChatGPT橫空出世之時,“AI到底是服務于人還是要取代人”,揭曉答案的這一天正在加速到來。
事實上,“1000輛蘿卜快跑滿大街接單”實屬以訛傳訛。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市 (出租) 汽車行業(yè)比較穩(wěn)定。
來自蘿卜快跑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蘿卜快跑自運營以來的累計服務訂單超過了600萬單。據網約車監(jiān)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2024年5月共收到網約車訂單信息9.44億單。不難看出,目前自動駕駛出租車訂單量在整體網約車訂單量中還只占很少一部分。
目前,蘿卜快跑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十幾個城市進行運營,除武漢外,在大部分城市只可在城市新區(qū)的小范圍內運營。
據媒體報道,國內一家頭部互聯網出行平臺表示,考慮到自動駕駛目前的局限性,比如商業(yè)化和各地道路規(guī)定,短期內自動駕駛不會對網約車行業(yè)造成巨大沖擊。但以高精地圖、人工智能、傳感技術為基石的自動駕駛將是未來出行市場的巨大機遇,目前大多數出行平臺都參與或部分參與了自動駕駛業(yè)務。
蘿卜快跑會打響人機大戰(zhàn)的第一槍嗎?目前來看還“威脅不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蘿卜快跑需要優(yōu)化的地方還很多。而從社會影響看,還需探索一條多方共贏的長久之路。不論在技術層面還是政策、標準制定方面,亦或是實際落地應用、消費者教育等方面仍有待不斷探索完善。
快跑的不只有“蘿卜”
根據智能化程度,自動駕駛共分為L1—L5五個級別。L3級以下需要人為干預,屬于輔助自動駕駛或有條件自動駕駛,L4級以上駕駛員則不需要對系統請求做出反應。
目前,L3級以下的智能駕駛在技術、安全和應用上均已相對成熟,大眾熟知的問界、小鵬、蔚來等新勢力品牌基本都已實現全車型搭載。而蘿卜快跑搭載的智能駕駛技術為L4級,也就是無人駕駛。
據悉,目前除蘿卜快跑外,還有滴滴等互聯網巨頭也在搶先布局,同時還有曹操出行、小馬智行、文遠知行、輕舟智航、福田歐輝、商湯科技等知名企業(yè),也已經在一些城市測試或者正式商業(yè)化運營無人駕駛相關業(yè)務。
在所有布局自動駕駛運營業(yè)務的企業(yè)中,蘿卜快跑是跑得最快的一家。據了解,百度第6代無人車將即刻投入使用,整車成本下降60%,價格為20萬元。按照規(guī)劃,年內將在武漢完成千臺無人車的部署。
另外,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稱,“第一季度武漢全無人駕駛訂單比例已超55%,4月份上升至70%,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將快速上升至100%。預計在武漢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這也意味著,蘿卜快跑將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商業(yè)化盈利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和地方正逐步加大對自動駕駛的規(guī)范和支持。公開資料顯示,已有51個城市出臺自動駕駛試點示范政策,其中深圳、上海、江蘇、杭州等多省市已制定自動駕駛相關地方立法,不斷加速拓展應用場景。近日,北京市經信局就《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征求意見稿)》對外征求意見。
蘿卜快跑的出現,正如武漢網友評論:“喧囂的街頭,無人的車內,熟悉的歌曲和窗外劃過的景,有一種現實與科幻不斷轉換的虛幻感,只有真正體驗過才能明白。”而“只要坐過的人就會相信‘未來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