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紀行(二) 動物王國
- 來源:旅游縱覽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斯里蘭卡,動物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7-03-07 14:15
雖然國土面積不到7萬平方公里,但斯里蘭卡卻擁有近百種野生哺乳動物及400余種鳥類,是個不折不扣的動物王國。在斯里蘭卡旅行期間,有那么幾天我不得不晝伏夜出,因為我要把我的作息時間調整為與動物們同步。伴著炎熱的印度洋季風氣候,我追隨著它們謎樣的身影,忽而赫然出現(xiàn),忽而隱身消失。
夜尋海龜產蛋
紅色手電光忽明忽暗,我們在午夜時分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坦加勒雷卡瓦海灘上艱難前行。在這片斯里蘭卡官方指定的海龜沙灘保護區(qū),我加入來自世界各地數(shù)十人的參觀團,是為觀看海龜產蛋。
向導示意我們在沙灘上止步,等待前方海龜保護員的下一步指令。之前在觀察中心聽工作人員講解說,作為前方哨兵的海龜保護員們,竟是曾經的海龜?shù)巴但C者,我不禁為這一舉兩得的作法暗暗點贊。海龜保護員一天24小時輪流在海灘上巡邏,除保護海龜巢免遭損壞外,還要保護海龜?shù)安槐徊忍ね但C。
斯里蘭卡共有5種海龜。除常見的綠龜、橄欖龜、玳瑁外,還有棱皮龜和蠵龜。綠龜平均長度為1米,每只重達230公斤。幼年綠龜為食肉動物,成年后改食海洋植物。綠龜?shù)挠⑽拿?ldquo;green turtle”源于其龜殼下脂肪呈綠色。但正因這些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的綠色脂肪,綠龜被人類捕獲殺戮,并烹制烏龜湯。橄欖龜體型嬌小,成年龜體重不到40公斤,長度只有65厘米。橄欖龜為雜食動物,主要吃甲殼類和一些海洋植物。如今,因符合橄欖龜產卵要求的海灘數(shù)量越來越少,使得橄欖龜處于瀕危狀態(tài)。海龜中最大的棱皮龜身長可達3米,重達600公斤。英文名稱“leatherback”取自它們獨特的甲殼。這個靈活的甲殼極具彈性,能適應深海巨大的水壓力而不致破裂。因此棱皮龜可以下潛海底1500米去尋找深海水母。如今,棱皮龜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再說說海龜產卵。雌海龜在15~35歲之間達到性成熟。在每個產卵季,它們在海灘上建5個巢,在每個巢中產下約100個蛋。兩個月后海龜?shù)胺趸捎?。最初的幼龜只能被動地過著隨波逐流的生活,幾年后它們遷移到沿海水域的珊瑚礁地帶,以便獲取食物。
為保護出生后的小海龜,難逃被鳥類、魚類、人類以及其他饑餓的動物捕食的厄運,曾有一些斯里蘭卡地方當局以略高于市場價格收購海龜?shù)埃扇∪斯し趸?。出生后的海龜寶寶們回歸大海前,會先在人工水池里放養(yǎng)些日子。但后來發(fā)現(xiàn)此舉弊大于利。因為海龜孵化時會從蛋里保留一部分蛋黃,該蛋黃提供了它們返回大海所需要的能量。但即便海龜寶寶出生后僅在人工池里做了短暫停留,該能量也會消失。此外,人工池里養(yǎng)殖的雌性小海龜還會失去獲得關于出生地沙灘的“磁性現(xiàn)象”。該現(xiàn)象是雌海龜特有的神奇本能--它們成年后會回到曾經出生的海灘上筑巢下蛋。如今,斯里蘭卡相關部門不再實施人工干預,而讓海龜媽媽們自行在海灘上產蛋孵化,但配備海龜保護員時刻監(jiān)護。
今天我們的運氣不錯,因為能來到沙灘指定地點,就說明海龜保護員已發(fā)現(xiàn)有待產的雌海龜上岸,而我們只需靜待其筑巢產卵。白天熱辣的暑氣消退,海風伴著絲絲涼意拂面。頭頂上的蒼穹星光璀璨,清晰可見的銀河令我大為吃驚。就在我迷糊要打瞌睡之際,向導走過來,遺憾地悄聲對大家說“False crawl”,我知道那是海龜產蛋過程中常見的“錯誤爬行”。由于沙子太濕或太干,海龜預感到無法筑好一個完美的龜巢,便會在工程進展中的某一刻停下來,并返回大海。我們跟隨向導前去緬懷瞻仰夭折的工程,只見直徑約40厘米的沙坑頂部確有塌方跡象,為了給寶寶營造安全的巢穴,母龜?shù)谋灸苤鴮嵙钊朔Q奇。
此刻,母龜正緩緩地向大海方向挪動,我們悄無聲息地跟隨在它身后,小心翼翼地跟隨。我們就這樣戀戀不舍地目送海龜返回印度洋的波濤中,這畫風的確傷感惋惜。預祝為哺育后代竭盡全盡,追求完美的海龜媽媽,明晚筑巢成功誕下寶寶,將生命延續(xù)。
探秘亞拉野生動物園
晨霧飄散,一頭大象踱步到一片水潭,低頭用象鼻吸起混濁的黃泥水,再靈活地噴灑到后背,不遠處一只斯里蘭卡黑尾原雞發(fā)出“咕咕”的叫聲。突然,一只兇猛的錫蘭豹“嗖”地一聲從密林中閃現(xiàn),驚慌亂飛的鳥兒,上躥下跳的猴子,霎時間噼里啪啦亂作一團……“滴滴滴!”手機的鬧鈴聲把我從這場驚悚中喚醒。凌晨4點半,我掙扎著起床下樓,與導游乘坐上了亞拉野生動物園專用吉普車。
抵達公園門口的時候天已大亮。導游的步話機里發(fā)出“Kotigala!
Kotigala!”的呼叫,司機將車子駛向一側小道,隨及在一塊巨巖前戛然而止,并熄了火。已有數(shù)車在此等候,游客們舉著“長槍短炮”極力搜索,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我突然覺得有些搞笑,游客們從世界各地跑到斯里蘭卡,竟為觀瞧森林里真正的主人翁日復一日地吃喝拉撒睡。
不一會兒游客們騷動起來,就在那片灰白色的巨巖之巔,我看到一只大貓,不,那是一只錫蘭豹,從洞口慢慢探出身,緩緩地移動。它身長一米有余,頭小尾長,四肢短健,周身布滿棕黑色的環(huán)斑。我屏住呼吸竭盡全力用鏡頭捕捉那遙遠的身影,之前曾擔心的人身安全問題如今看來是我多慮了,錫蘭豹哪有閑心搭理我們這群不速之客,倘若其能與我四目交流深情對視,那豈不是要令我受寵若驚了。導游似乎看出了我的沮喪,對我說很多游客并非如我這般幸運,能遠觀錫蘭豹也是要拼運氣的。
很快我便興致高昂,因為有如天助的我們,在步話機“pattiyawala,kudaseelawa,jamburagala”的通訊傳遞中,過足了眼癮。成群結隊的野牛與悠然踱步的野象,令我恍若身處東非;羽翼艷麗鳴叫聲聲的野禽,令我像個狙擊手似的連續(xù)不停地按動相機快門;邂逅黑熊令導游頗為開心,他說黑熊可是難得一見的稀罕物;特別是前一天的暴雨令這里水源充沛,一頭野生犀牛在小河溝里摸爬滾打,樂此不疲;野豬、野鹿、蜥蜴與鱷魚輪翻登場,太多的猴子竟讓眼花繚亂的我視為稀松平常……草原、湖泊、沼澤與荒地形成的多樣性生態(tài)環(huán)境是野生動物的家園,熱帶雨林銜接大海的壯麗景觀令我不虛此行。
我曾在一本書中讀到過,英國殖民者以打獵作為征服殖民地國家自然環(huán)境的象征,他們在一百年前劃撥出亞拉野生動物園區(qū),作為王宮貴族們最刺激的游樂場。那些傲驕的男人們把成功繳獲的戰(zhàn)利品--動物皮毛與象牙、犀牛角甚至整具尸骸在客廳展示炫耀,在派對的觥籌交錯間添油加醋地解說還原,雄性荷爾蒙爆棚的氣場把貴婦小姐們嚇得花容失色,這撩妹大法想必屢試不爽。
如今,斯里蘭卡政府監(jiān)管下的動物保護區(qū)有100多個,覆蓋了該國8%的國土面積。亞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雖為游覽區(qū),但已出臺一系列保護措施,如每年9月閉園一個月維護休整,也算是還給動物們一個短暫的假期,因為人類只是這片原始森林的闖入者。
大象孤兒院
斯里蘭卡原始森林中隨處可見廢棄的違禁開采玉石的簡易礦井,常有小象掉進廢井“坐以待斃”。為收容遭遇種種不測或與母象失散的幼象,蘭卡野生動物保護局于1975年,在距離康提市區(qū)45公里處,修建了“大象孤兒院”。
如果沒有來到大象孤兒院,很難想像作為野獸之王的大象,如何像個溫順乖巧的嬰兒似的大口喝牛奶?飼養(yǎng)員將桶中的牛奶灌入一個大大的奶瓶,之后將奶瓶伸到大象的嘴里。此刻的大象雖有龐大的身軀,卻像個貪吃的巨嬰,咕咚咕咚一口氣把一瓶奶一干而凈,憨態(tài)可掬,甚是惹人憐愛。
臨近中午,我們來到河邊。但見碧藍蒼穹下,茂密的山林煥發(fā)著綠色的生機。象群浩浩蕩蕩地在土黃色的河水中踱步沐浴,場面蔚為壯觀,眼前的這一幕好似發(fā)生在非洲的原始叢林。顯然,在氣候炎熱的斯里蘭卡,洗澡戲水亦是象群消暑降溫的良策。我看到兩頭大象你來我往地用靈活的象鼻對峙,而一頭頑皮的小象正釋放出活潑好動的天性,在河水里扭來扭去,就像個活蹦亂跳總愛搞小動作的小男孩。
在禮品工廠,我們饒有興趣地參觀象糞紙生產流程。首先將象糞放在陽光下曝曬成干,然后放入沸水里煮兩天兩夜,并不停攪拌。
接下來經過兩個小時的搖勻后,再浸入沉淀池。之后用網(wǎng)子撈出,再曬干……如此這般,大象的排泄物完成了完美的蛻變。
我購買了一些象糞紙紀念品作為手信,也算是為野生動物保護及環(huán)保宣傳盡份綿薄之力。
撰文、攝影/凌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