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養(yǎng)
- 來源:現(xiàn)代婦女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經歷,看書,尊重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9-10-07 22:41
是否也遇到過以下不愉快的經歷?當你在茶館悠閑地品茶時,有人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當你在餐廳安靜地吃飯時,有人旁若無人地大聲喧嘩;當你在書店聚精會神看書時,有人大聲嬉笑打鬧……
在公共場所扯著嗓子大聲喧嘩,絲毫不顧及他人,是非常自私的行為。說話聲音的高低,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
梁實秋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
控制自己的音量,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的自我修行。
柔聲細語,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
胡適說:“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胡適的母親性子溫和、寬宏大量,跟誰說話都是輕聲細語,從沒說過一句傷人心的話,即便吃了虧,也從沒和人吵過一次架。胡適犯了錯,母親從來不在外人面前罵他一句、打他一下,而是到了夜深人靜時,關上房門,心平氣和地跟胡適擺事實講道理,跟他說:“你要踏上你父親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是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丟他的臉。”
胡適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母親的柔聲細語,是胡適最好的言傳身教。在他以后的人生中,與人起了矛盾和沖突,他都能不急不躁,溫和化解。很多時候,溫和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能抵御世界的詆毀和惡意。
話的音量,藏著一個人內在的素質和修養(yǎng)。
有些人嗓門大,方圓兩三里都能聽見他的吼聲,生氣時聲嘶力竭地罵人,從骨子里透出缺乏教養(yǎng)和對他人的不尊重;而有些人無論遭遇什么都輕聲細語,讓人如沐春風。
依然記得一個視頻,北京下暴雨,一名外賣小哥送餐遲到,低聲下氣地給客戶道歉,卻被客戶大聲辱罵了三四分鐘:“遲到這么久,你好意思嗎?下雨封路跟我有什么關系?幾句‘不好意思就完啦?你瞅瞅你長那樣,什么玩意兒!我一定要投訴你。”罵完,客戶氣呼呼地把外賣扔在地上,外賣小哥落魄地離去,讓人看著十分心酸。
說話的音量,是有溫度的。粗聲大氣冷如嚴冬,寒徹人心;輕聲細語暖如春陽,化解這世間的薄涼。
說話的音量里,是能看見一個人的靈魂的,能讓人感知你是兇惡還是善良,是狠毒還是溫柔,是冷漠還是慈悲。
俗話說:“自古貴人聲音低。”真正有底氣的人,從不與人在音量上較高低,而是以真才實力服人。
真正有底氣有實力的人,待人說話從來是溫文爾雅、輕聲細語的,因為自信,所以無需張揚。
你說話的音量,就是你內心的樣子;柔聲細語,雖柔和卻最有力量,能春風化雨,溫暖這個薄涼的世界。愿你輕聲慢語,對家人多些耐心;愿你溫厚善良,溫和抵抗世態(tài)炎涼;愿你從容有底氣,不懼歲月的風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