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城市
- 來源:《第一財經(jīng)》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城市,北京,故鄉(xiāng)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6-18 17:11
寫這篇編者的話時,我正坐在位于17層的上海辦公室里。窗外盤結著高速公路,車流不斷,擁堵隨時可能出現(xiàn),一幢玻璃外墻的高層寫字樓橫亙眼前,跟我們的辦公樓高度不相上下,周圍是此起彼伏的高樓,直至我望不到的地方。車輪軋過柏油路的聲音和喇叭聲,穿透玻璃傳進來,讓人感到自己與這個龐然大物無時無刻不在一起。
這幅典型的大城市圖景,大約我佯裝這里是北京,你也會相信的。北京是我的故鄉(xiāng),我小時候,它并不是這個樣子。中國的大城市在很多方面變得越來越像,也是近三十年來的事。
擁堵的路況,被幾個大品牌占據(jù)的Shoppingmall,匆忙疾走的人群,夾雜著夢想、迷茫和焦慮的獨特的城市氣息,城市無疑是誘人的。進入現(xiàn)代社會以來,幾乎每一代年輕人都難以抗拒城市的誘惑,但也都會對它的龐大感到束手無策。我的一個朋友,他出生在農(nóng)村,他曾在夜幕下,站在北京一座天橋上俯瞰來往車流,綠燈亮起,兩列車流無情地駛向相反的方向。那一刻,他決定離開這座深不見底的城市。他選擇了深圳,這里更小,更具開創(chuàng)力,沒那么深厚的傳統(tǒng)。
但他沒有逃離城市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面對大城市做出不同的選擇。在這一期圍繞城市策劃的500期特刊中,包括這樣一篇報道:年輕人不再固守一線城市,而是根據(jù)個人的具體情形合理地選擇在哪里實現(xiàn)自己的生活夢想。這決非壓力之下的逃離所能解釋。
更多的城市也在努力變得更具吸引力。持續(xù)了3年的《中國城市商業(yè)魅力排行榜》今年的位次發(fā)生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變化,比如在4個一線城市中,上海取代了北京原本的第一名位置,而深圳超越了廣州的位 次。
在過去的一年,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名義,清退了城市核心區(qū)周邊的專業(yè)市場,拆除了一些位于城郊或城市角落中設施簡陋的居住空間,其力度之大,使北京人口當年同比下降0.1%,但也因此損失了許多更為珍貴的活力:在代表城市人才吸引力與創(chuàng)新程度的未來可塑性指數(shù)中,北京仍排名第一,然而,城市人活躍度指數(shù)卻比去年下滑了一位。
正如多元智能評價系統(tǒng)逐步替代單純的智商成為衡量人才潛質(zhì)的新標準,我們堅持以多維度的評判標準去重新衡量全國338個城市的商業(yè)潛力。你會在榜單里看到每個城市不同的特色—也正是每個城市各自的迷人之處。
以多種方式、多個故事詮釋城市何以迷人,是500期城市特刊的命題。我們還編篡了一本精巧的城市詞典,解釋了100個和城市相關的詞匯:一些我們熟得不能再熟,卻因此習以為常,乃至實際上已經(jīng)忽略的事物。未來,我們還想找機會繼續(xù)豐富這部詞典。
最后做個特別推薦,十年后,我們的記者重返5·12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北川和漢旺,探訪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他們重建了家園,也在努力創(chuàng)建新的生活。此前我們認為十年已是足夠長的時間,但事實證明,這將是個無比漫長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