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人”是種什么體驗
- 來源:藝術(shù)啟蒙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體驗,愛,大人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9-26 19:28
“我不喜歡命令式的愛、需要尋求的愛。愛必須走向你,像一只守在你門外的饑餓的貓。”德裔美國作家查爾斯·布可夫斯基曾這樣理解“愛”的本質(zhì)。這位言辭犀利、喜歡針砭時弊的“貧民窟里的桂冠詩人”對貓咪們卻溫柔至極:“如果你感覺很糟,就看看貓,便會覺得好些了。”而我們今天的主角之一——劇場里的貓咪莫莉也有這種魔力。
故事一開始,是一個愛貓的男人杰米對著貓咪莫莉“自說自話”。他從自己的父親談到妻子,又從妻子聊到女兒。他的傾訴,讓我們看到一個男人從兒子、丈夫再到父親的角色轉(zhuǎn)換。原來,爸爸也是第一次學著做爸爸,他的心事甚至只能告訴一只不會說話的貓咪。
大人并不總是靠得住
杰米決定和莫莉、和臺下的小觀眾聊一聊有關(guān)“離別”與 “無常”的故事。他知道孩子也許看不到大人所看到的全部細節(jié),也感受不到大人所有的情緒波動,但他堅信孩子有他們獨特的感知角度,能理解一些復雜的人生議題。
作為編劇兼主演,杰米希望這部劇有一種“撬動對話”的力量。劇中有句臺詞說:“父母皆凡人,他們是猜不透的,也不總是靠得住。”他希望讓孩子看到父母真實的一面,意識到他們也是普通人,大人犯錯是件極其正常的事情。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像普通人那樣,面對一些不那么輕松的話題。
父母最揪心的事
“做父母最揪心的是什么?不是‘太苦太難’了,而是‘太懊悔’了。”杰米說起了一個令他懊悔不已的故事。作為大人,他必須承擔每一次決定所帶來的結(jié)果,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等到心情平復后,杰米又充滿溫柔地對莫莉說:“你要做媽媽了,我真為你高興。”為人父母的機會可貴,付出愛的機會更可貴。雖然大人總是因為不小心傷害了孩子而苦惱,但是他們總能及時清掃心中的灰塵,握緊孩子的手說: “我很抱歉,但我愛你。”
看完劇后,一位媽媽吐露了她的心聲:“有些成長的遺憾無法彌補,有些現(xiàn)實的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當大人無處可逃時,幸好家里還有一只懂事的貓咪傾聽他們的無奈。”杰米的獨角戲是演給每個家庭里最忙碌、最隱形的那個人的。他希望孩子們也來聽聽大人的世界,告訴他們不要對大人吝嗇愛的表達,因為大人也需要關(guān)懷和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