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
- 來源:藝術啟蒙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清雅古樸,古代,名氣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9-26 19:45
清雅古樸的庭院里,青松如蓋,翠竹搖曳。雅集之上,以琴會友。宋徽宗端坐正中凝神撫琴,兩位頭戴紗帽的官吏被琴聲撩動情思,一人仰面屏息,另一人持扇低眉,全然陶醉在曲調之中。幾案上香爐氤氳,怪石上枝節(jié)橫生。畫中不見君臣有別,只有“此時無聲勝有聲”。自古以來,尚雅之人多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他們不僅在言行上端莊得體,在精神上超越功利世俗,審美趣味更是“以正為雅”,不落俗流。
古代最有名氣的文人雅集非“曲水流觴”莫屬。崇山峻嶺之間,眾人在溪邊或坐或臥,目送潺潺流水將酒杯遞給下一位飲酒賦詩之人。那些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恐怕連赴約的勇氣都沒有!像這樣的風雅之事難免曲高和寡,成了文人“自娛自樂” 的游戲。
嘉賓點評:
欣賞完這些藝術作品,相信大家已經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雅與俗迥然不同的審美趣味。那么這種差異又從何而來呢?藝術是源于生活的,從根本上反映了藝術家們的興趣追求與置身其中的經濟關系、現(xiàn)實處境。文人集會、山水風景,是士人階層的雅;市井生活、民俗風情,是市民階層的俗,它們共同構成了古代社會的完整畫卷。
賣雜物的貨郎肩挑扁擔走街串巷,身旁的黃發(fā)小兒你追我趕、歡欣雀躍??纯此恋榈榈谋鈸嫌惺裁矗哄佂氡P碟、兒童玩具、瓜果糕點,應有盡有。當然,他挑來的不單單是琳瑯滿目的貨物,還有隔壁村鎮(zhèn)新奇的見聞,難怪大伙兒見了貨郎都圍著他轉。這幅《貨郎圖》是南宋市井生活的真實寫照,它的確是通俗的,卻一點兒不俗氣,不低俗,不庸俗;它的確是真正和老百姓站在一起的,是生動、樸實、接地氣的藝術作品。
誰說民俗藝術不精致?楊柳青年畫《十美圖放風箏》表示不服!畫中十姐妹春日結伴踏青放風箏,每個人的風箏形態(tài)不一,不僅有福祿壽、八仙、串燈、盤鷹、蝴蝶,寓意還各不相同。《十美圖放風箏》既是楊柳青的一幅年畫,也是德州的一首傳統(tǒng)民歌。這首民歌唱腔優(yōu)美,舞蹈姿態(tài)婀娜,道具新奇有趣,表現(xiàn)的主題也和年畫完全一致。一動一靜之間,滿載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縱觀中國傳統(tǒng)繪畫思想史,雅俗觀經歷了從“尚雅貶俗”到“雅俗融合”的嬗變。更多觀點認為雅與俗沒有高低、優(yōu)劣、對錯之分?!段男牡颀?middot;通變》有言:“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櫽(yǐn)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意思是說只要在質與文、雅與俗之間選擇、安排得當,就可以談論繼承和創(chuàng)新了。那么,請你認真思考這樣一個嚴肅的問題:在追求多元化審美趣味的當代社會,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雅俗共賞的藝術作品呢?如果這個問題難倒了你,不妨走進藝術館、美術館去激發(fā)靈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