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活法
- 來源:藝術啟蒙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跳躍式,思維,幻想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2-02-20 16:42
大家都說我像個孩子,因為有時說話沒深沒淺、沒上沒下,跳躍式的思維,說著張三,來了李四,經(jīng)常像半路殺出來的那個程咬金。
我愛幻想,盯上一個鏡頭就沒邊沒沿地聯(lián)想下去,開始想到的是怎樣使馬鈴薯不退化,到后來腦袋里說不定幻想著楊貴妃要是活到現(xiàn)在多來勁兒……從孩子時候起鋪上涼席躺在地上看著天河,一直到六十多歲老翁一個(我死也不承認我是屬于老翁輩的,我剛開始呢),還做著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的夢。我總感到這個大千世界什么都是問號,幾十年來就沒改這毛病,也不想改。
宇宙,你到底是什么呀!你真的沒有邊嗎?你怎么這么大學問?!你可知道,我們地球上的牛頓、康德、愛因斯坦直到霍金,腦袋瓜子里的玩意兒都不簡單,怎么也弄不出你到底是什么?連黑格爾這個聰明的大哲人也弄不明白。
再說人本身,那些科學家、藝術家又是什么精靈妖怪呢?他們不像工匠、藝人那樣代代相傳。從遺傳上看,子承父業(yè)的不多,數(shù)得出來的只有幾對:中國的曹氏父子、蘇氏父子、外國的大小仲馬、施特勞斯家族,再往下數(shù)就只有瞎湊合了。
原子幾乎誰也沒見過,小小一?;覊m就有二十幾億顆原子,原子里還有一個硬硬的原子核,就這樣,原子還可以分成質子和中子,像門捷列夫、居里夫人那樣的偉大科學家,他們怎么就“看”到了它們?他們是不是精靈?我看是,他們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看貝多芬的“第九”、老柴的“悲愴”,那抓人魂魄、撓人心扉,使你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的旋律線,繞得你像喝醉了一樣,就像我們畫家筆下那迷人的線條,是不是精靈妖怪才能譜畫出來?我看都是。誰創(chuàng)造了宇宙、創(chuàng)造了人、創(chuàng)造了一切?我能不像個孩子嗎?我能不像個劉姥姥嗎?
我這一生老在受罪,挨坑挨騙家常便飯;被人使絆子、穿小鞋小菜一碟,為什么?很簡單,總比咱們給人使絆子、穿小鞋、坑騙人家好得多吧?朋友們都說我像個快活的大蒼蠅,什么時候都樂呵呵的,那些陰影早甩腦后。我經(jīng)常逗得朋友、家人笑得躺在地上,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就連我們家小狗聽到我們說笑話,也跟著起哄、吠叫、打轉、恭喜發(fā)財,它雖然不知道我們說的什么笑話,但是它一定知道我們沒正經(jīng)呢,不然平時我把臉一板喝問:“誰又尿在屋里啦?”它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尿的,小眼一瞅我,溜溜鉆了床底。
其實,很簡單,這叫換個活法。
人來到這個世界只有一次,不會有第二次: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哪一樣也甩不掉,不找點提神的,不想點子自己哄自己,那活得不是太累了嗎?
人,沒法兒說,能上能下能苦能甜,做到這份兒上就夠了。
我為什么像個大孩子?我清楚,心態(tài)不老就永遠不老,不信世上有白頭,別老服輸。沒心沒肺能活百歲,問心無愧活得不累。不要有過夜愁、過夜氣,就沒有過夜的病。長命而不累,多么瀟灑,昨天已經(jīng)過去,再追悔也成歷史了,有這個精力就拿來“打問號”吧!多有意思。無止境的問號任你馳騁,你不成仙才怪呢!
一個藝術家腦袋里全是問號,就像科學家老給自己出難題一樣,有滋有味,永不滿足,事業(yè)上才不斷飛躍,即使單純的量變也能引起質的飛躍。下個世紀的科學家們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將從理性框架中介入感性框架、美學框架里來,對那些物理現(xiàn)象、化學元素、分子式、方程式,物理學家們倒不感興趣,他們深信美是探求理論物理學中重要結果的一個指導原則。
我想,科學上追求的是真,道德上追求的是善,藝術上追求的是美,但是現(xiàn)在變了,聽聽那些物理學家們的呼聲:“讓我們來關心美吧,其他(科學的定義、分子式、方程式)真用不著我們操心?!甭犃怂麄兊暮袈?,我都坐不住了!我認為藝術家和科學家的問號越多越有奔頭兒。牛頓就是從樹上掉下來一個蘋果才發(fā)現(xiàn)了劃時代的牛頓定律,這在世人看來是傻子或是小孩兒游戲。是啊,怎么沒有人研究天上掉餡兒餅呢?說不定他還是牛頓第二呢。
咱們古人有一句賭咒的話,說那些做不到的事是“除非燈頭朝下”,可現(xiàn)在的燈朝上的真的不多了。如今的科幻電影、小說、漫畫、兒童畫都會成為將來科學家絕對感興趣的物理大門里的客人?!缎乔虼髴?zhàn)》《007》《未來世界》《侏羅紀公園》,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會感謝它們,因為科學家會把它們變成現(xiàn)實。
人們曾經(jīng)根據(jù)引力效應預言宇宙存在著黑洞,那是十八世紀就提出來的,去年美國科學家證實了黑洞的存在。科學家多么偉大!
至于藝術上無窮計數(shù)的成就,是藝術家永遠也攀登不完的目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可以說前無古人,但絕不可以說后無來者。藝術各有特色,它沒有一百分。你可以放量去設想,一張紙就是一個大草原,你可以騎上你豐富想象的棗紅馬任意馳騁,馬蹄嗒嗒,那一足一印就是你那一筆一墨,你完全可以甩開膀子去涂寫你那些問號,你完全可以丟掉1+1=2的框框,那時你就是說1+1=一個胡蘿卜、一碗羊肉泡饃,也沒有人會說你是神經(jīng)病了。因為藝術可以不擇手段,它不僅指藝術形象,也包括藝術形式、藝術手段和藝術方法。藝術的目的在于把美給予人們,它使人們說不出、道不出、抓耳撓腮、捶胸頓足、靈魂失竅就夠了。
到了那個境界,人們也會講:“藝術家多么偉大呀!”
科學和藝術的發(fā)展使我們明白了一個人活著的真理:我們應該滿腦袋裝上問號,這樣,新的科學、藝術成就才能不斷出現(xiàn),一個沒有問號的人雖然不像個孩子,但是不要忘記——人這一生就怕畫上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