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自然美文:溫暖而遼闊的成長風景
- 來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成長,風景,溫暖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02-01 10:17
文 陳蓉
風景,可以是一幅泛黃的山水畫,隨著畫軸的展開,大江煙樹、無限風光徐徐映入你的眼簾;風景也可以是一首詩歌,律動的音樂與精妙的文字結合,編織出一道道詩意的風景線。對成長風景的追尋、欣賞是我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它們都印在你心靈的底片上。歲月將它們一一沖洗、放大,便呈現(xiàn)出美的色澤。
打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高洪波先生創(chuàng)作的自然美文《騰格里的呼喚》和《不回家的積木》,我們可以找到一片溫暖而遼闊的成長風景。
少年友情與童年風景
當我們追憶似水童年,瞬時浮現(xiàn)在腦海中、牢牢占據(jù)了思緒的那些人、事、物,說起來大多是平平無常甚至有點微不足道,但經(jīng)過歲月的沖洗、捶打,就如同上了一層又一層的色,歷久彌新,更是每每讓人思念起闊別的故鄉(xiāng)、天真爛漫的童年以及彌足珍貴的少年友情。
《冰糖葫蘆》寫北方冬日里最樸素、常見的小零食冰糖葫蘆,它老少咸宜,“孩子能吃出頑皮和天真;大人能吃出自己的豪放和爽快;遲暮的老年人,通過品嘗冰糖葫蘆,能證實自己老當益壯、童心未減”。除了好吃、解饞,冰糖葫蘆背后還有一段小小的故事,家境貧寒的“好朋友”為了幫補家計到街上賣冰糖葫蘆,作為玩伴的“我”從一開始覺得掃興、不解,到后來的愧怍并積極加入叫賣行列,最后收獲了朋友贈送的一根冰糖葫蘆作為對友誼的酬答。
《“彈弓”問題》寫乖孩子“我”跟隨父母南遷后與本地頑童“小福兒”不打不相識,并借著一把彈弓達成和解,成為了一對好朋友。高洪波先生似乎特別善于打撈記憶中與友誼和成長這一話題相關的點滴風景,他借冰糖葫蘆、彈弓歌頌了少年人真摯的友情,反映了作為內部的“我”與外部之間的一種互動關系;還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少年心理的層層變化,從內里來看,就是一個少年的成長記錄——他學會了理解、勇敢和坦然,從而向讀者傳達了樂觀、正向的精神價值導向。
軍旅生涯與邊陲風景
吃冰糖葫蘆、玩彈弓這樣的童年風景激起了不少人的共鳴,但高洪波先生并不滿足于此,他還展示了一種別樣的生活體驗,將他對云南、云南人的情感通過散文中所描繪的一處處風景、一件件趣事顯露出來。
《苦聰人》介紹世代居住在云南哀牢山上的苦聰人,但作者將更多筆墨落在講述當?shù)剀娒裣嗷ケ几啊⒑椭C相處的景象:在這哀牢山的制高點上,有各種各樣的奇異感受。夜幕低垂遠眺,只見遠山幾點星火,如低矮的星座,那是苗、瑤同胞的村寨。抬頭又見星光,細辨才知是邊防哨所的燈火。上上下下,星光交錯,宛如置身于銀河系中。無數(shù)來自全國各地的士兵駐扎在邊陲之地,他們和自愿到此地傳播知識的教師是苦聰人生活進步、煥發(fā)新機的有力保障。
《阿廬古洞》帶讀者紙上游歷了富有少數(shù)民族風情的阿廬古洞,結識了熱情好客的瀘西人;《大峽谷》和《泉》以進山墾殖的士兵為著眼點,記錄了在南盤江邊的小村莊居住、勞作的日常。這些散文無不洋溢著積極樂觀、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這種豪邁澎湃的情感表述更加打動我們的心靈。
行者之心與大千風景
行者無疆,作為旅人的高洪波先生時而與三五友人或文學同好們結伴同行,時而獨自一個人挎?zhèn)€行李包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或探訪名山大川,或重返舊地,信筆寫下的記游文章記敘有趣致不寡薄流水,抒情往往點到為止。
而旅行中接觸到的不同地方、不同風景、不同生態(tài)物貌也啟發(fā)了作者去思索人與自然的關系。
騰格里沙漠的呼喚讓一顆被都市生活的喧囂磨鈍了感覺的心靈又開始活潑潑地跳動起來,當他發(fā)出“對于天,何必一定要去戰(zhàn)勝它,和平共處豈不是更好”的感慨時,我們與作者一起經(jīng)歷了一次生命的飛躍。
萬物有靈,作者喜歡與草木蟲魚親切對視、交談。黃泛區(qū)憨厚的鴕鳥、嶗山秀氣多姿的蝶、矗立于一方的百年大榆樹,它們與人類親近并共享一片天地,對它們給人類帶來的歡樂與信任,作者也回以了珍惜和祝福。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但更多時候平淡的遇見也是一種難得的風景,正如作者所說,“偶然的風景,屬于一切關注它的人們,只要你善于并樂于去發(fā)現(xiàn)。愿你我常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