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到的北京
- 來源:作文通訊初中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北京,美好,胡同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6-13 17:29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九年級 孫嘉寧
指導教師 梁端修
我行走在富麗堂皇的天壇公園中,駐足在莊嚴肅穆的北大紅樓前,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胡同里。摸著那一磚一瓦,我仿佛撫摸著北京這本大書的書脊,讀到北京的無限美好。
走進天壇公園,只見金黃的琉璃瓦頂在藍天的映襯下,平添了幾分莊嚴。外墻上綠色的琉璃勾勒出祥云和飛龍的紋樣,昭示著其皇家公園的地位。正殿的牌匾上寫著“祈年殿”三個金字。身旁的導游介紹道:
“這就是祈年殿,是明清時期皇帝祭天的地方。他們在這里祈求風調雨順、百姓和樂。你看,這里的臺階共九級,象征九五至尊。”我讀到的北京,是威嚴高貴的皇都,那綠瓦紅墻,講述著北京燦爛輝煌的歷史。
立在北大紅樓前仰望,那紅色的屋頂、紅色的墻身,一如鮮紅的赤子之心,在歲月中閃耀著光芒。復古的建筑風格,與革命時期的北大藏書樓相似。革命家李大釗先生曾任北大圖書館主任,在這座紅樓里傳播革命思想。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堅守黨的秘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文學家魯迅先生曾任北大教授,他彷徨過,卻選擇在黑暗中吶喊,傳播新思想……紅樓見證了太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讀到的北京,是堅貞頑強的,哪怕身處黑暗,也從未屈服,頑強地同一切反動勢力作斗爭,無數(shù)國人用鮮血鑄成這座古城。
夏日清晨,信步在某條不知名的胡同,窄窄的過道,兩側是灰色的磚瓦。“吃了嗎您哪?”人未到,聲先到。轉過拐角,迎面看見一位大爺,穿著二股筋背心、大褲衩子,手里提個鳥籠,優(yōu)哉游哉地哼著小曲兒。大爺見著老友,一步一搖地來到樹下,坐穩(wěn)馬扎。兩人寒暄著:“身體好著嗎您哪?”“托您的福,身體倍兒棒。”親切的話語透著質樸與從容,令人舒心。有的屋頂已經飄起裊裊的炊煙,母親在叫孩子起床,老奶奶在院里澆著花,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安閑的幸福。在這窄窄的胡同間,蒸騰著北京的煙火氣。我讀到的北京,是洋溢著熱情與活力的。
北京從歷史走到現(xiàn)代。它曾目睹過萬臣的朝拜,也曾經受腥風血雨的洗禮,同時更孕育出活力與朝氣。我愛這樣獨特的北京,我愛我讀到的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