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泰山
- 來源:時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泰山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7-03-02 14:16
登山是人生的一大樂趣,是一種征服感的傾訴,也是一種山文化的追求。山有不同,登山的意境趣味自然不同。登珠穆朗瑪峰是要征服,征服世界頂峰,證明自己雄心大志不泯的勇士。登黃山游覽山云川霧之中,飄飄然似欲登仙,是放浪身心的仙客。登華山則是險峻陡峭一條路,知絕處逢生的境界,是知險而上的俠客。游普陀山是尋仙拜佛,得一方凈土,遁入另一番世界,是虔誠香客。
十月初,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再次登臨泰山。重登泰山的初衷是為了個心愿,在我的心目中山東省有兩個國寶,一是人中泰山孔子,一是山中之山泰山。讀孔子知天下,登泰山望天下。我第一次登泰山已是二十多年前了。當(dāng)時我在經(jīng)濟日報社游泳隊參加全國新聞界游泳比賽,獲得團體第三名,獎勵我們登泰山。至今坐玉皇頂上裹著棉被眼巴巴守望了一夜,終于看到噴薄日出的壯觀情景還在眼前。我們一行記者從北京乘高鐵不過四五個小時就到了泰山腳下的泰安。泰安市是一座干凈整潔的小城,傍晚時分燈火初上,街兩邊布滿了特色小店,漫步游逛,很是愜意,不亞于江南小鎮(zhèn)。在這里小憩一夜,第二天清晨,我們驅(qū)車來到泰山腳下。
泰山名氣大,為五岳之首。泰山儒、道、佛并存,有寺廟、宮、觀等建筑群29處,古遺址128處;從孔子、司馬遷、杜甫、李白到現(xiàn)代,泰山一直是歷代皇帝和文人墨客頂禮膜拜的勝地。最有名的是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民間有許多與泰山有關(guān)的成語、掌故比如:稱岳父為泰山,因德高望眾被稱為泰斗等。毛主席曾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比喻。泰山更多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高峰。
登泰山之前,首先要拜岱廟。岱廟是歷代帝王封禪泰山的起點,因此顯得神秘。岱廟創(chuàng)于秦、漢,徑2000多年的反復(fù)修建,占地9.6萬平方米。成為泰山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廟以泰山稱“岱宗”而得名,主祀泰山神,號稱“東岳神府”。岱廟與北京的故宮,曲阜的大成殿,承德避暑山莊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古建筑群”。故宮顯示了皇帝的至高權(quán)威、曲阜孔廟顯示了思想的至高境界,岱廟則顯示了泰山通天的至高地位。游覽岱廟看不懂與其他古建筑群的區(qū)別,更多是敬畏之心。
如今泰山腳下進行了很大的改造修繕,首先要經(jīng)過十幾個巨大的雕刻著游龍的漢白玉石柱,猶如進入天門,給旅游者一個震撼。沿山路拾階而上,道路兩側(cè)排滿了大大小小的專賣當(dāng)?shù)芈糜萎a(chǎn)品的店鋪,熙熙攘攘,目不暇接,煞是熱鬧。走了一段蜿蜒平緩的山路,就開始進入十八盤。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余級,為泰山的主要標(biāo)志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云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從下面向上放眼望去,石頭臺階,一階接著一階,層層疊疊,直連天際云海。爬十八盤最比腳力腿力,我平日雖有鍛煉的習(xí)慣,遇到十八盤也不得不服軟,爬百十個臺階就要坐下來歇歇腳,不一會兒已是汗流浹背,喘成一團了。不少人在山下就買了登山棍,一路拄著走。我們這一哨人馬沒有一個人買,就是來征服十八盤的。我背著相機,一面爬,一面張望拍攝,記錄攀登途中上下前后的瞬間美景。終于我們來到南天門,由下仰視,南天門猶如天上宮闕,是登泰山頂?shù)拈T戶,再回首向下望去,十八盤的臺階上影影綽綽晃動著五顏六色的人影,又是一番征服者們的壯觀畫面。此時,微風(fēng)徐來,汗氣頓消,享受到爬山的那種莫名的愉悅與快感。登泰山就象是一層層一階階的卸掉滿身的負擔(dān),精神的,物質(zhì)的,還有汗水。南天門位于泰山十八盤的盡頭,海拔1460米,古稱“天門關(guān)”。它建在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1264年元朝中統(tǒng)五年由布山道士張志純創(chuàng)建。南天門為閣樓式建筑,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門洞,條石壘砌,券石起拱,頂鋪條石。拱形門洞上鑲石匾額“南天門”貼金。兩側(cè)鑲石刻對聯(lián):“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門上石匾額“摩空閣”,紅墻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白地貼金紅墻襯托,與黃琉璃瓦頂相輝映,更顯巍峨壯觀。明清多次重修,建國后又翻修兩次,現(xiàn)在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風(fēng)格。
做記者常常善于聯(lián)想,坐在南天門的石階上,忽然記起改革開放初,當(dāng)年胡耀邦總書記在登泰山后,曾經(jīng)形象的把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比作攀登泰山十八盤。講過一段有名的話:“我們還要走一段相當(dāng)?shù)钠D難的路程。好比登泰山,已經(jīng)到了‘中天門’,前面還有一段要費很大氣力的路‘十八盤’。要爬過這一段路,才能到達‘南天門’。毫無疑問,在偉大征途上,我們一定能夠征服‘十八盤’,登上‘南天門’,到達‘玉皇頂’,然后再向新的高峰前進。”胡耀邦總書記將登泰山的精神賦予新的政治含義。
出了南天門就來到山頂一大片開闊的游覽地,就像玉皇大帝用刀斧將半個山頂攔腰削去,這里稱為岱頂,也叫天街。從山下坐纜車的游客也落腳在天街。站在天街頓覺日近云低,左右浮云,極目遠望,中原江河盡收眼底,這大概就是杜甫所言:“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地方。天街處處是特色店鋪,也有旅館,很是熱鬧。往前行就是著名的大觀峰,大觀峰削崖為碑布滿了歷代題勒,最著名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登泰山時親手撰書御制的《紀(jì)泰山銘》,所以也稱“唐摩崖”。摩崖高13米,寬近6米,全文1000字,書體為唐隸,史書載“舊填金泥,元時錯落。”刻石年久,貼金剝蝕。1982年山東省政府又撥??钯N金,每當(dāng)風(fēng)和日麗時,貼金大字在陽光下閃光,蔚為壯觀。這里是泰山石刻最為集中的地方,布滿了歷代題刻摩崖石刻,是泰山文化和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穿過唐摩崖,拾階而上,不一會兒來到泰山的最高處玉皇頂。玉皇頂為泰山絕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玉皇頂是泰山主峰之巔,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東西配殿等,殿內(nèi)祀玉皇大帝銅像。東亭可望“旭日東升”,西亭可觀“黃河金帶”。殿前有“極頂石”,標(biāo)志著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臺”碑刻,這里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shè)壇祭天之處?,F(xiàn)在,許多年輕人在這里燃一炷香,更多是求得內(nèi)心的平靜與生活的平安。
人們常常把泰山稱為五岳之首,有崖刻為證。在玉皇頂?shù)木坝^巨石上刻著“五岳獨尊”四個大字,系清朝光緒年間由泰安府王室子孫愛新覺羅玉構(gòu)題書的,歷經(jīng)百年滄桑的“五岳獨尊”的泰山名傳天下。
山有五岳獨尊,人生一路處處有高峰,不斷追求自己的至尊罷。
文、攝影/仲建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