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小婕子伦流澡到高潮视频,无码成人aaaaa毛片,性少妇japanesexxxx,山外人精品影院

周春芽:我關心災難之后人的去處

  • 來源:中國慈善家
  • 關鍵字:慈善,理解,啟發(fā)
  • 發(fā)布時間:2019-08-11 22:04

  

  通過做慈善,對人的理解更深刻

  《中國慈善家》:成立五彩基金時,您都想了些什么?

  周春芽: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們成立了五彩基金,幫助那些因地震致殘的孩子學畫畫。5.12頃刻之間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他們所受的心靈創(chuàng)傷大于肉體創(chuàng)傷。我們教他們學畫,就是希望他們首先在心靈上有所安慰。其實每個人身上都存在很多問題,肢體殘疾不是最可怕的,如果你有理想、有愿望、有想法,你的心靈就是強大而健全的,這是最重要的。

  我們還是比較幸運,生活在這個沒有戰(zhàn)爭,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年代。我們藝術家能有今天,其實是要感謝改革開放的。藝術家不要把個人的能力和財富看得太重,如果這個社會沒有給你發(fā)展的土壤,你再聰明、再有天賦也沒用。中國確實有很多問題,包括經濟高速發(fā)展以后給人們帶來的道德、精神上的一些困惑,以及貧富懸殊所導致的一些社會問題。但是我認為,所有的問題都在那里,我們要去解決它們而不是僅僅去埋怨,要看這個社會的發(fā)展總的是進步了還是落后了。在發(fā)展中,你意識到問題,就要解決它。而且藝術家要站在藝術的角度,去想怎樣幫助人們解決問題,至少得想辦法為人們的思考帶來一些觸動和啟發(fā)。

  《中國慈善家》:做公益給您帶來了哪些改變,尤其是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您的作品一直關注人性,那些經歷過生死的孩子,是否帶給您新的藝術思考?

  周春芽:經歷地震,幫助了這些小孩,可能更加覺得自然災害對人、對大自然都是個摧毀;但反過來,也會發(fā)現(xiàn)人性中溫暖的部分,人與人之間的這種相互幫助、相互依存的關系,這種感情可能會影響你的藝術理解。我不會直接在題材上有比如抗震救災這種表現(xiàn),但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做慈善,耽誤了我一部分畫畫的時間,但是并不耽誤我思考人生和藝術。通過做慈善,對人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更加細致。人生有很多苦難,防不勝防。災難恰巧發(fā)生在我的身邊,我對那些受災的人遭遇的痛苦感同身受,我對人性就此有了更豐富的了解。我花了一段時間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人生的另外一些東西——藝術就是這樣的,生與死、悲與歡是我們經歷的兩個極端,也是人性的兩個極端,只有經歷了這種極端之后,你或許才有權利說,“我可以為人性而表達”,也許這是做慈善所帶來的藝術靈感。

  《中國慈善家》:今年是五彩基金創(chuàng)立的第10年,10年應該算是一個階段了,關于它的未來,您有什么新目標嗎?

  周春芽:從五彩基金創(chuàng)立之初,我都是一直在控制規(guī)模的。我們不想做得太大。中國的人口基數非常大,兩千個、兩萬個殘疾兒童都可以找到?;I款這方面的力度我們可以再加大,但我希望能夠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真正保證它的質量,把事情做仔細,長久做下去。

  我們基金從老師授課到舉辦藝術展覽,再到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果,都是一個完整的系列。培養(yǎng)藝術能力這件事,急不得也快不得。因為殘障學生身體方面的特殊原因,老師們除了在教學點集中上課外,還會上門授課,不少地方都有老師要定向到一個村子教一個學生的情況。如果規(guī)模太大了,師資就是個大問題,可能100、1000個老師都不夠。目前我們只有藝術技能授課這一部分,其他像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另外的(機構)在做。曾經有人建議我辦一所殘疾人藝術大學,我馬上否決了,就是出于這種理性的考慮,我們的實力和精力都還達不到,不應該盲目求大。我做的這個部分只是小的部分,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影響帶動大家。

  籌款方面,我的觀點是夠用就可以了,不能把募捐作為一個目的。你可以發(fā)動100個藝術家,每人捐一幅畫,再發(fā)動100個收藏家來買。但突然一下子拿那么多錢,其實壓力是非常大的,是否能夠合理利用更是一個問題。這是很大的責任。而且我也不可能放棄我的藝術,用全部精力來做慈善。首先我得是一個好的藝術家,慈善力所能及地做,如果我能夠保持我在藝術上的影響力,也可以給慈善方面帶來好的影響。

  人性的美好,是慈善與藝術的共同歸宿

  《中國慈善家》:您被認為是對色彩運用得最好的當代藝術家,也有評論說“溫和與暴力”是您作品的特色。從藏族題材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肖像與人體作品,再到后來的“綠狗”“桃花”“豫園”系列,您認為自己作品中共同的精神線索是什么?

  周春芽:共同的精神線索,就是我所有的題材都跟我的生活經歷有關系。我不是個畫狗的藝術家,我畫“綠狗”是因為它是我自己養(yǎng)的,它和我的生活以及情感發(fā)生了聯(lián)系。至于為什么畫成綠色的,其實有一個精神的東西,是一種力量的象征,是在這只狗身上我想寄托的情感表達。“桃花系列”也一樣,也是跟我生活有關系的。我也不是個畫花的藝術家,為什么畫桃花,而不是被荷花所打動?其實“桃花”完全可以解讀為情欲的表達,就是我當時對生活的一個態(tài)度和理解。

  《中國慈善家》:相較于同時代的一些當代藝術家,您作品中直接表達社會批判和變遷的東西比較少,原因是什么?

  周春芽:我關心的是終極的東西。不是不關心社會的變動,但我覺得每個藝術家都有他獨特的責任,不可能每個藝術家都一樣,都一個類型。有些可能就直接用他的藝術語言,去批判社會的一些弊??;我可能關心的就是你批判完了以后,人應該怎么辦?人性中最珍貴的是什么?愛對人意味著什么?戰(zhàn)爭年代人都有愛情,這個是人的本性,對不對?我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我覺得包括做慈善也是如此。社會中苦難的東西,其實已經很多了,我希望我的藝術給大家?guī)硪恍┫M?,一些慰藉,讓大家忘掉一些痛苦。我常想,一個藝術家會有多大的作用?不可能像一個將軍一樣指揮千軍萬馬,能起到一些心靈撫慰的作用已經不錯了。與批判所對應的必然是重建。你要去批判一個東西的背后,就是要達到一個目的。我只想把目的提前表達出來,比如世外桃源,有這個東西在,必然能喚起反思。有美好幸福的參照在,我們?yōu)槭裁匆獞?zhàn)爭而不要和平?

  人們認為我是一個很懂得平衡的,很中庸的人,這也是表象。我怕把矛盾激化之后大家難受,我不希望別人難受也不希望自己難受,盡量做一些讓別人高興的事情。我的藝術就是希望大家忘記這些痛苦,所以我畫桃花,看到如此明艷的色彩,你心里很高興很舒服就忘記郁悶了。我希望大家不要戰(zhàn)爭,多去愛。比如說我現(xiàn)在關注災難、關注一些肢體殘缺的孩子,但我不會畫這些,我會畫沒有災難的風景,是災難以后我們向往的風景。

  我清楚地知道我內心是不溫和的,是一個很有原則和強烈意志傾向的人。我的工作室里有很多坦克模型,畫桃花的時候,刻意把坦克放在旁邊,暗示自己不要把桃花畫得太俗氣太柔了。我希望有一些尖銳、暴力的東西。我有意識地在性格中保留一些對抗性的東西,比如說拒絕流俗。這是必須的,作為藝術家一定要拒絕庸俗的東西。藝術家的天敵第一是不真誠、不真實,再就是庸俗。人的正常生活不是庸俗,人生病、吃飯,都不是庸俗的生活,而是平凡、真實的生活。庸俗是虛偽的社會里面,大家都說不想說的假話,做的事情不是自己想做的,這是一個很庸俗的事情。

  《中國慈善家》:大多藝術家都有鮮明的性格特點,有超越常人的優(yōu)點,也有鮮明的缺點。您自認有哪些缺點嗎?

  周春芽:藝術家要保持個性、獨立性,要保持內心自由的狀態(tài)、不受人約束的狀態(tài),所以就養(yǎng)成了獨特的,跟普通人不一樣的性格、思維和生活方式,這可能是藝術家的缺點。畢竟一個社會,沒有規(guī)范的約束是會亂套的。但如果一個藝術家考慮得非常多,考慮到協(xié)調,考慮到平衡,跟普通人一樣,他的藝術可能就喪失了特點,這是致命的。很多人說周春芽是一個好人,我說,我是一個犯了很多錯誤的人,不是一個完全的好人。

  你們千萬不要把我寫得太好,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都是會犯錯誤的,但這不妨礙一個人做慈善和做好事,我不可能是一個完美的人。

  《中國慈善家》:焦慮似乎是這個時代共同的病征,您是否也會焦慮?因為什么而焦慮?

  周春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焦慮,只是考慮事情的角度不同而已,就比如一些大的企業(yè)家、慈善家,可能不必再焦慮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事情,但會焦慮企業(yè)做大之后如何才能一直站住腳,焦慮自己背后幾萬個員工的生存,他們的焦慮其實是更大的。

  我也一樣,細小的層面,我的焦慮可能你也會有,生活的,感情的;大的層面,會焦慮年輕時的理想有沒有實現(xiàn),藝術該怎么發(fā)展下去,中國的藝術怎么在國際上真正有地位。

  前幾天一家德國的媒體采訪我,對方說:“我們西方現(xiàn)在對中國藝術家有誤會,好像我們的學術界都不認可中國的當代藝術。”我回答他:“不著急,就像我們了解你們西方,也是花了很多時間的,你們了解中國的藝術也要有耐心,我們現(xiàn)在正在做一些正常的文化交流,對不對?這就是進步。”這些都是當代藝術家需要直面的問題。所以在大的層面的藝術思考上,我有自己的焦慮,比如中國的藝術家對世界藝術要有什么貢獻?要做出什么努力?首先中國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且是按照國際標準去做。

  《中國慈善家》:您現(xiàn)在在當代藝術圈擁有這么高的地位,會不會也有所有人都在看著您的焦慮?所有人都在等待您的新作品,期待您有什么新突破,這會對您構成壓力嗎?

  周春芽:會,這種壓力更大。藝術的創(chuàng)新,藝術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你說的是對的,今年10月份,我將在中國最大的私人美術館“上海龍美術館”做一個展覽,這個展覽對我壓力特別大,因為我將近10年沒有在國內做個展了,突然做一個個展,大家肯定都在看著。但這個壓力其實也是動力,也是一個跟大家交流近期想法和創(chuàng)作的機會。是藝術家都有這種壓力,任何一個行業(yè)做到一定的成績,壓力都很大。

  對于展覽出來之后,觀眾的反應,評論家的反應,我是不擔心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不同風格,這與他自己的經歷有關系,有不同的觀點很正常。我是非常自信的一個人,不會受到太多的影響,如果不自信,就堅持不了自己的藝術追求,堅持不到今天。

  張霞

關注讀覽天下微信, 100萬篇深度好文, 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