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魅力
- 來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藝術(shù),開放,影片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0-09-26 19:26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jīng)說過:“藝術(sh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電影就像是一個濃縮的社會,任何人對著電影,就像是對著鏡子一樣,悲、歡、離、合,盡在其中。
國家電影總局下達通知,疫情處于低風(fēng)險的地區(qū),電影院可以逐步開放。對電影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個喜訊。人們又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影院里觀賞自己喜愛的各類影片了!
從1895年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第一次用自己發(fā)明的放映攝影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后,電影便正式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成為精神和娛樂享受的最佳選擇。
人們喜歡電影,白首黃童、男男女女,學(xué)識淵博、目不識丁,皆鐘情。電影在二百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打動和感染了數(shù)十億人的心,成為人們不可缺失的生活內(nèi)容之一。疫情的出現(xiàn),雖然只是短暫地阻礙了人們?nèi)ビ霸旱牡缆?,讓許多人感到沮喪、煩惱甚至痛心。因為電影太有魅力、太吸引人了。
就說本人吧,在我的文化娛樂生涯里,看電影絕對是重頭戲。
從孩提時代我就經(jīng)常光顧電影院。因為母親是老師的緣故,經(jīng)常跟著學(xué)校包場看電影,場場不落下。即便看過也照樣再看,有的片子甚至看過三四遍。
包場的電影大都是“老片”,這對一個“電影迷”來說,肯定不過癮。年齡稍大些的時候我便自己去看“新片”。
我把母親平時給的零花錢攢起來,經(jīng)常留意報紙中縫里的電影廣告,發(fā)現(xiàn)有新電影上映,就按奈不住激動,盤算著怎么能去一飽眼福。
新片沒有學(xué)生票,而且排片也先在市中心影院,然后再向周邊區(qū)域輻射。當(dāng)時青島中山路上的中國電影院、紅星電影院,只要有新片,必定先上映。但是價錢也貴,甲級票兩角五分,乙級票兩角。我住在臺東區(qū),來回乘車,最少需要一角錢。電影票加車費三角錢,當(dāng)時別說對一個孩子,就是對一個普通家庭的大人,也要掂量一番。
然而電影的誘惑力太大了。為了先睹為快,哪怕步行一個小時,也要先過足了癮??粗y幕上的鏡頭,欣賞著緊張又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什么累啊、痛(錢)啊,統(tǒng)統(tǒng)拋在了腦后。直到燈光亮起,電影結(jié)束人們紛紛離場時,這才意識到,還有一個小時的回程路途在等著自己呢,心里不免有些沮喪。盡管如此,還是很得意,因為在小伙伴面前可以盡情地炫耀。
上世紀(jì)文化娛樂生活貧乏,看電影成了許多人的樂趣和精神享受,電影院像是文藝的“天堂”。如果親友中有人在電影院工作,哪怕在里面清掃衛(wèi)生,也令人羨慕不已。印象很深的是當(dāng)年上映《列寧在1918》,一票難求。大哥同學(xué)的姐夫在勝利電影院,他把我們領(lǐng)進去,站在沒座位的“包廂”里,免費一連看了兩場?;貋碚f給鄰居聽,就像中了大獎一樣興奮。
那個年代新片很少,一年能有一兩部就不錯了。大量的是老片,拷貝都“花”了,但還是喜歡看。許多電影,都能背下來。不光是情節(jié),甚至是對話?!赌险鞅睉?zhàn)》、《地道戰(zhàn)》、《渡江偵察記》里敵我雙方的精彩臺詞,迄今許多人還記憶猶新,張口就來。
電影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還是很大的。《雷鋒》、《紅孩子》、《閃閃的紅星》,給孩子們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象。雷鋒、潘冬子、蘇寶,這些銀幕上的形象被融化在現(xiàn)實中,成為英勇頑強、愛憎分明、助人為樂的真實寫照,激勵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
改革開放后電影迎來了“百花盛開”,中外電影像潮水般撲面而來,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此時再進電影院,大都是有選擇性的了。不過,那種情結(jié),那種感受,還有那種喜愛,卻很難改變。這或許就是電影的魅力經(jīng)久不衰,或是疫情緩和人們可以重新走進影院而歡呼雀躍的原因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