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股價何以持續(xù)陰跌?
- 來源:《第一財經》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騰訊,股價,市場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6-19 15:34
8月15日,騰訊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營收和利潤的增長皆不及市場預期。其中,在騰訊旗下業(yè)務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網絡游戲的表現最為乏力,期內錄得收入2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但環(huán)比下滑12.36%。在此影響下,騰訊股價于次日盤前下跌近5%。摩根士丹利同日發(fā)布公司研報,將騰訊的目標價由498元大幅下調至430元,但維持“增持”評級。
騰訊的2018年可謂是流年不利,自1月股價觸及每股475.72港元的歷史高點后便陰跌不斷,截至第二季度財報公布前,其股價已跌去29%,蒸發(fā)的市值約等于兩個百度??紤]到騰訊的市值在大半年中遭遇持續(xù)回調,加之二季報所觸發(fā)的股價跳水,市場的負面情緒究竟何時才能宣泄完畢?
宏觀背景 全球技術公司今年都在面臨增長的困境。美股中Facebook、Netflix等增長皆不及預期,Facebook更是在不久前創(chuàng)造了美股歷史最大單日跌幅。中概股里,京東、網易、微博等公司的表現也都不盡如人意。此外,騰訊上市的港股市場整體也在近幾個月受到國際資金流動、內地金融市場去杠桿等因素的拖累。
過去幾年間,拉動科技股上升的最大動力是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增長,而隨著全球主要市場移動用戶增長見頂,技術公司的競爭開始由增量轉向存量,這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以及更大的風險。不少投資機構開始重估科技股的估值倍數,騰訊目前在一級市場三四十倍的市盈率,也注定會面臨來自市場的壓力。
游戲受阻 長久以來,游戲都肩負著騰訊的盈利重任。然而爆款游戲的出現本就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當市場由端游轉向生命周期更短的手游時,這種不確定性的影響更強了,壓力迫使騰訊需要不斷尋找新的爆款游戲。去年11月騰訊先后拿下《絕地求生》的獨家國服代理以及與其官方合作的兩款正版手游,成為繼《王者榮耀》之后又一款現象級手游?;仡^看,能談下與《絕地求生》的合作算是騰訊反應及時,但是下一次呢?
很明顯,中國政府對游戲產業(yè)的監(jiān)管愈發(fā)嚴格。不久前登陸WeGame平臺的《怪物獵人:世界》就因“游戲內容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規(guī)要求”遭舉報下架。同樣的,《絕地求生》上線半年多卻因為無法獲得版號,導致騰訊不但無法從中獲利,反而要支付高昂的運營成本。
頭條侵蝕 盡管騰訊擁有社交網絡這一護城河, 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今年騰訊系產品的用戶使用時長較去年下降6%。這些時間基本都被今日頭條系產品奪走。無論是文字信息流(今日頭條),還是視頻信息流(抖音),頭條系產品都卡在了本該屬于騰訊的位置上,遏制了騰訊產品的增長。在文字內容方面,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變現依然小心翼翼,視頻內容方面,投入大量資源的微視依然遠遠落后于對手。騰訊面臨著空有巨大流量、但變現乏力的窘境。
戰(zhàn)略由抄襲復制向投資收購轉變。通過提供流量和資金,騰訊拉攏了京東、美團、滴滴等一大幫盟友。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騰訊不需要多線交戰(zhàn),只需要專注自己的“兩個半”,也就是“社交+內容+半個互聯網”領域。然而,當整個市場不景氣時,創(chuàng)業(yè)公司估值調低,上市公司股價下挫,投資回報自然萎縮。例如騰訊投資的閱文集團的股價短短兩個月下跌32%,勢必影響騰訊接下來的投資回報。
一直以來,在互聯網流量為王的邏輯下,坐擁QQ和微信兩座流量寶藏的騰訊,地位看起來牢不可破。然而當今日頭條和抖音兩大應用不斷在騰訊眼皮下攻城略地,連戰(zhàn)連捷,反之,騰訊試圖強推的微視卻依然難見起色,或許是時候反思騰訊護城河的深淺了。
在電商、游戲和廣告這3種,互聯網變現方式中,電商是通過投資來實現,騰訊自己做的是游戲和廣告。所以,當廣告被今日頭條搶先卡位,游戲的增長又不夠穩(wěn)定時,結果就是成本上漲,毛利率下降,導致騰訊的營收與盈利增速已經連續(xù)第三個季度下滑。商業(yè)就是這 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