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電動化的BBA
- 來源:汽車導報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電動化,奔馳,車展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10-19 15:03
奔馳展館,人潮洶涌。
華南地區(qū)的車主對奔馳車有著不同尋常的執(zhí)念:在歷屆粵港澳大灣區(qū)車展中,無論何時,奔馳展館永遠是人流量最大的展館。
2021年被奔馳稱之為EQ之年。除已展示的純電動車EQC之外,EQA、EQB、EQS等產品也陸續(xù)亮相,其中最受人關注的,自然是奔馳旗下首款大型純電豪華轎車——EQS。
EQS是EVA純電動平臺下的首款車型,包含著奔馳對電動車市場的野心。從“S”便能看出,EQS相對應的是奔馳“S”級。奔馳在工程設計、內飾等諸多方面都下足功夫,以保持自身尊貴與奢華的定位,官方表示,該車瞄準的是青睞“S”級體驗的用戶。
外形方面,EQS采用溜背式造型設計,側面采用了“彎弓”式造型輪廓,整車的風阻系數(shù)僅為0.20 Cd,打破了現(xiàn)有量產車的風阻系數(shù)世界紀錄。采用智能數(shù)字大燈和無框車門,雙色車身設計,車身尺寸超5米。前臉采用全封閉式格柵,內部以奔馳家族式的“滿天星”作為裝飾元素。格柵內部也隱藏著眾多傳感器,例如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等。
EQS 在WLTP工況下續(xù)航里程可達770公里。官方表示,新車未來將實現(xiàn)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功能。
據(jù)奔馳發(fā)布的電動化藍圖,至2022年,奔馳將為其服務的所有細分市場提供純電車型;2025年起,所有新發(fā)布的車型架構將均為純電平臺,其每款車型都將向用戶提供純電版以供選擇。
目前,EVA平臺算是一個過渡性平臺。奔馳計劃于2025年發(fā)布 3個純電車型架構平臺,分別為MB.EA、AMG.EA以及VAN. EA,三種平臺分門別類打造不同純電動車型。MB.EA純電架構涵蓋所有中大型乘用車產品;AMG.EA純電架構平臺將成為性能電動車專屬平臺;VAN.EA純電架構平臺則是純電MPV及純電輕型商務車的專屬平臺。
我們可以看到,奔馳并未發(fā)布全新品牌,而是基于現(xiàn)款車型和細分市場提供電動車型,將傳統(tǒng)與電動化相結合。以2025年為節(jié)點,奔馳將正式推開純電動時代的大門。
豪華車市場電動車的聲量與產品有關,面對奔馳如此巨大的體量,轉型勢必也會受限于此。作為豪華車市場的領頭軍,奔馳的轉型策略或許可以為其他品牌提供借鑒。
寶馬的電動化之路
環(huán)顧寶馬展臺,應該沒有人不會被BMW iX所吸引。一是由于 BMW iX位于寶馬展館最重要的位置,二則在于BMW iX那不容忽視的前臉:挑戰(zhàn)人們審美的“雙腎”中網格柵。
該格柵潛藏了諸多設計:內部擁有輔助駕駛的部分硬件,例如攝像機、雷達與傳感器等;擁有自修復功能,能夠修復細小的劃痕。
外形之外,身型近似于X5的BMW iX擁有強悍的性能表現(xiàn), xDrive50版本前后雙電機最大功率可達523馬力,峰值扭矩 765N·m,百公里加速達到了4.6s。iX還搭載了寶馬最新的第五代eDrive電驅系統(tǒng)。
此外,定位于豪華中大型純電SUV的iX帶來了寶馬有史以來最簡約的內飾。傳統(tǒng)中控臺改為懸浮式中控臺,全液晶儀表與中控屏幕相連,組成了雙聯(lián)屏的設計。車內削減了50%的物理按鍵,體現(xiàn)了其簡潔的風格和“以駕駛者為中心”的設計主旨。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將BMW iX定義為代表寶馬新時代篇章的車型:作為寶馬未來5年計劃的開始,在iX車型上應用的 eDrive電力驅動系統(tǒng)技術、iDrive系統(tǒng)、外形與內飾的設計風格和理念,也將在i4、純電動7系、5系、X1等車型上不斷地復制。
寶馬既沒有開辟獨立電動品牌,也沒有開發(fā)純電平臺,而是基于現(xiàn)款產品,提供電動化車型以供消費者選擇。當然,寶馬也投入了大手筆:2025年的研發(fā)投資將達300億歐元。
董事長齊普策表示:“可持續(xù)出行解決方案必須贏得人們的青睞,而不是告訴他們該怎么做。因此,我們幾乎為每個產品系列提供至少一款電動化產品。消費者應該有選擇權,并且能在不做任何其他妥協(xié)的前提下選擇電動出行。寶馬集團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選擇不同驅動技術的自由——我們稱之為‘選擇的權力’。”
因此,從2020年開始,寶馬集團的同一款車型上將推出搭載不同驅動技術的產品——無論是傳統(tǒng)燃油發(fā)動機還是純電力驅動——都能應用在同一款車型上。這一階段,寶馬強調的是使產品可以在各種驅動系統(tǒng)間根據(jù)不同市場需求優(yōu)化組合靈活調換。這是寶馬電動化轉型的第二階段。
至2023年,寶馬計劃在全球提供約12款純電動車型,將包括純電動寶馬5系,寶馬X1和寶馬7系等,純電動車型將覆蓋幾乎目前寶馬品牌進入的每個細分市場。
寶馬轉型的第一階段是Project i的啟動,并打造出BMW i3和 BMW i8兩款車型,第二階段將實現(xiàn)產品在各種驅動系統(tǒng)間根據(jù)不同市場需求優(yōu)化組合靈活調換。從2025年開始,寶馬集團的轉型將進入第三階段,“新世代”車型系列開始登場。該車型系列將主要有三大特征:完全重新設計的IT和軟件架構、全新一代高性能電力驅動系統(tǒng)和電池以及貫穿整個車輛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續(xù)理念。
預計到2030年左右,純電動車型將至少占到寶馬集團總交付量的50%;未來十年左右,寶馬純電動車總銷量有望達到約1000 萬輛。到2030年代初,MINI全系車型都將實現(xiàn)純電動化。
此外,當我們討論電動化的時候,常常將自動駕駛、智能網聯(lián)與之聯(lián)系,而忽略了電動化最重要的核心:可持續(xù)發(fā)展。
寶馬并未忘記初心:原材料方面,iX和i4都采用了大面積的可再生材料,將環(huán)保與性能相結合。電池方面,陰極材料中原料鈷的比例已可降至10%以下,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工廠生產所需的電能,都來自周邊河流的的“水力發(fā)電”,盡量實現(xiàn) “零污染”。
目前,電動化已被車企視為實現(xiàn)彎道超車的重要工具,奧迪也是如此。BBA中稍有落后的奧迪將電動化作為重要突破口,并成為當下整個汽車產業(yè)新技術變革最為激進的品牌之一。
奧迪全面推動最新的S·T·E·P 2.0戰(zhàn)略,即S (System)、T (Technology)、E (Experience)、P (Product),體現(xiàn)為更完善的體系布局、更尖端的科技加成、更全面的用戶體驗、更多元化的產品矩陣,以體系化驅動電動化。
電動化領域的變革是一個復雜而系統(tǒng)性的課題, 奧迪的電動化戰(zhàn)略較為清晰,深耕MLB evo、MEB、PPE、J1四大平臺,在三電技術、駕控技術、互聯(lián)技術三大技術領域的基礎上,快速高效地擴充產品矩陣,進而實現(xiàn)從入門到豪華再到極致運動的產品全覆蓋。
此外,奧迪將以電氣化驅動智能化、以體系化驅動電動化、以電動化驅動智慧化,實現(xiàn)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戰(zhàn)略推進,實現(xiàn)真正的人車互通、智慧出行。
不過,平臺、戰(zhàn)略之外,核心技術才是車企成功的關鍵。奧迪之所以能夠在燃油車中名聲大噪,不是因為MLB平臺,而是得益于quattro這般硬核的四驅技術、RS系列車型這樣的性能擔當。在電動化時代,在傳統(tǒng)車企新生的背景下,我們依舊對奧迪存有這樣的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