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機器視覺的無限可能
- 來源:智能制造縱橫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機器,視覺,探索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2-03-27 16:28
在北京交通大學家屬區(qū)一幢不起眼的小樓里,正孕育著連通現在與未來的創(chuàng)新科技。2016年,北京清影機器視覺技術有限公司就誕生在這里。
何謂機器視覺?在人們歡呼著奔向工業(yè)4.0的年代,大家對智能制造、機器視覺這類詞匯似乎已耳熟能詳。在智能制造過程中,人們利用計算機和攝像頭來模擬人的視覺功能,把客觀事物的圖像信息提取、處理并理解,最終用于實際檢測、測量和控制。我們看到了一些數字孿生、工業(yè)仿真、三維可視化、三維圖形數據可視化等高新技術為企業(yè)降本增效的例子,而這些,都離不開機器視覺這一技術。那么,這已經是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極限了嗎?或者說,在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創(chuàng)新技術在萌芽、在綻放?
以“實例”證明“實力”
大型鍛件加工制造是重大裝備制造的關鍵技術之一。鍛件尺寸數據、設備運行數據的高速采集是鍛造過程控制的關鍵。開展對大型紅熱鍛件尺寸測量的研究,對指導生產工藝、提升大型鍛件的材料利用率、解決我國大型鍛件制造精準度的瓶頸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對大型紅熱鍛件進行在線測量,一直是一個難題。很難想象員工在高溫這種惡劣環(huán)境下,手持大型機械量具去完成測量任務,不僅效率低,并且測量誤差大。
北京清影采用了遠距離非接觸式三維圖像自動測量技術,無需輔助光源,一舉解決了大型紅熱鍛件在線測量的難題。
北京清影機器視覺技術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總經理曹亮介紹說:“我們采用純光學平面四相機結構三維相機,結合紅外濾鏡,在獲得三維數據的同時,獲得表面紋理數據,根據鍛件不同溫度情況下圖像亮度的變化,自動調整曝光參數,使圖像在鍛造過程中,始終保持圖像清晰度,且根據曝光參數的變化,通過標定,獲得溫度參考值,并過像素上的亮度和顏色,形成偽彩溫度場的分布圖。”
之后,通過各類智能算法,自動完成鍛件輪廓的自動提取,自動完成各截圖輪廓高度尺寸的提取和顯示。最終的測量分辨率達到了:1mm;測量精度為:±5mm;測量溫度為:±50℃;測量速度為:1.5 s/幀。實現了動態(tài)尺寸測量、動態(tài)溫度測量、鍛件尺寸自動分析。
北京清影機器視覺的這一技術,解決了大型紅熱物體在線測量的難題,極大地提高了作業(yè)效率;節(jié)省人工、原材料、作業(yè)時間,并且可以成為制造業(yè)三維數字孿生的數據采集終端設備,助力實現鍛造過程的全自動化和智能化。
這一項目的成功應用,很快就吸引了各大型重工企業(yè)的關注,后續(xù)具體的落地項目也在持續(xù)推進中。
創(chuàng)新技術,源于與眾不同
在北京清影的辦公室里,曹亮向我們展示了清影獨有的“通用式三維即時成像技術”:一部排成矩陣式四個鏡頭的照相機+運算平臺,聯接一臺電腦,對著辦公室連續(xù)采集,屏幕上就出現了每秒五幀三維立體點云輪廓圖,即使拍攝范圍內有動態(tài)人物,也絲毫沒有影響。
現有的三維機器視覺系統,經常要受到場景、被視物體位置距離、光照條件、物體溫度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從而影響到成像效果,需要針對應用進行光源布置,編制復雜應用程序。曹亮認為,真正的機器視覺,其應用應該簡單、快速、方便,在任何場景下(everything)由非專業(yè)人員操作(everyone)對任何物體(everything),都可以實現滿意的機器視覺三維感知效果。此外,還應算法簡單,數據易用。
清影的平行光軸四相機矩陣結構,這一獨特的產品設計,靈感來自于人眼本身。曹亮說:“人眼能依靠雙目就獲得三維圖像,那么機器能否像人眼一樣所見即所得呢?雙眼可以解決垂直方向的對應關系,但水平方向并不能保證匹配關系?而四相機矩陣結構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這一發(fā)現,可以說是靈光一閃,也可以說是長期積累的水到渠成。
在曹亮帶領下,研發(fā)團隊終于將設想變?yōu)楝F實,一種區(qū)別于任何現有三維成像方法的“通用式三維即時成像技術”誕生了。它采用平行光軸四相機矩陣結構,以三維運算芯片為核心的通用式三維運算平臺,純光學被動式三維成像技術,開辟了機器視覺的嶄新賽道。
“當我們看世界時,人眼具有了三維、高速、高精度、被動式、嵌入式、低功耗,這六大特點,那么機器視覺也以此為目標。”在攻克了一個個研發(fā)難題之后,清影的機器視覺技術最終實現了:任意場景下?相對于機器學習需預設場景和被測物;算法通用?相對于二維機器視覺需個性化算法;被動式?激光雷達、TOF是主動式成像;實時快速?攝影測量需要事后處理;數據易用?相對于激光掃描、結構光三維需三維建模、運算復雜。
目前公司的專有技術,已獲得中國發(fā)明專利授權多項,以及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的發(fā)明專利授權。公司的技術不僅在行業(yè)內引發(fā)關注,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不久前,北京清影獲得了敏一智能制造基金的天使輪投資。
讓機器“認識”世界
工業(yè)4.0離不開智能制造,智能制造離不開機器視覺。三維機器視覺系統無疑能夠提高生產的靈活性和自動化程度。在一些不適于人工作業(yè)的危險工作環(huán)境或者人工視覺難以滿足要求的場合,機器視覺是替代人工視覺的絕佳選擇。同時,在大批量重復性工業(yè)生產過程中,用機器視覺檢測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產的效率和自動化程度。
僅僅如此嗎?曹亮認為,“通用式三維即時成像技術”作為一種具有高度通用性、靈活懷的視覺感知和技術,提供了一種全新用戶體驗,極大提升了工業(yè)領域人工智能的成長空間。
其應用于自動駕駛汽車,可作為主要視覺裝置部分替代景深相機和激光雷達;其與智能手機相結合,可以成為便攜式三維成像終端,供刑偵、建筑、機械等方面專業(yè)人士使用;其應用于軍事領域,可實現對復雜戰(zhàn)場環(huán)境的快速偵測和感知;其應用于AR、VR以及3D打印領域,可作為前端視覺成像設備;將其配置給各種類型的機器人作為視覺感知終端,能夠通過提供完整的視覺信息,從而極大地提升無人系統的智能化程度。
那么,清影的“通用式三維即時成像技術”對于工業(yè)4.0來說,意義又是什么呢?
“它可以實現產品和過程的三維數字化,通過完備的三維時空數據,讓機器更好的理解世界。”曹亮說,“我們所說的數字仿真,是將生產過程通過數字模擬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整個機器視覺技術,是將工藝、設備結合,形成數據閉環(huán),一方面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同時記錄生產過程,并且能夠通過數據再現生產過程,形成完整的數據檔案。”
充滿憧憬的廣闊未來
隨著智能制造的愈演愈烈,各行業(yè)領域對于機器視覺的需求也將迎來井噴式的發(fā)展。數據表明,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機器視覺發(fā)展最活躍的地區(qū)之一,預計到2026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300億元。其廣泛的應用范圍,有望創(chuàng)造出千億級的市場機遇。
隨著機器視覺行業(yè)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yè)正逐步發(fā)展成熟,北京清影也迎來了事業(yè)的上升階段,在談到公司的未來發(fā)展時,曹亮表示:“我們按照兩步走的戰(zhàn)略。一方面,我們正與幾家公司合作,盡快推出便攜式三維立體機器視覺設備?這將是一款標準化的設備,它方便易用、低成本、無需維護,應用范圍廣泛。另一方面,我們也積極地尋找與系統集成商的合作,將清影推向更廣闊的市場不能僅靠我們自身,我們愿與成熟的系統集成商、代理商、終端應用企業(yè)進行合作,開發(fā)機器視覺的深度應用。”
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終將從高端裝備制造行業(yè)走向一般工業(yè)領域;再從工業(yè)領域走向各行各業(yè)。我們期待北京清影的機器視覺技術不久的將來,在工業(yè)領域乃至各個行業(yè)遍地開花、綻放光彩!打造未來的無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