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黃金熱
- 來源:海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法國,黃金,競爭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4-25 10:18
劉 璐
近年來,法國各地的黃金交易機構(gòu)遍地開花。僅三大頭部品牌——“戈多父子金店”“國家黃金商行”“黃金回收所”的分店數(shù)量總和就達300余家,行業(yè)競爭激烈。
戈多父子金店創(chuàng)立于1933年,總店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薇薇安路。店內(nèi)的木質(zhì)家具散發(fā)著濃厚的歷史氣息,前來買賣貴金屬的客戶絡(luò)繹不絕。“我們公司的交易量大,因此手續(xù)費低,大約為1.5%,在同行間極具競爭優(yōu)勢。他們的手續(xù)費一般在2.5%至3.5%。”戈多父子金店的運營負責人安托萬·塔希爾驕傲地說,“自2020年以來,黃金價格就像脫韁的野馬一般瘋狂上漲,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很多人會趁著金價上漲時出手黃金。這袋一公斤的金飾是我們在短短一個小時內(nèi)回收的。”戈多父子金店的合伙人阿諾·法爾說:“其實,我們賣出去的黃金比買回來的還多。1994年,每千克黃金的價格是8000歐元(約合人民幣6.1萬元),2024年10月中旬已經(jīng)漲到了7.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5.5萬元)。在不遠的將來,金價或?qū)⑼黄?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6萬元)大關(guān)!這30年來,我們的客戶靠投資黃金賺了不少錢。”
| 看得見、摸得著的黃金 |
法爾認為,在國際沖突不斷、全球經(jīng)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黃金的優(yōu)點十分突出。“相比于不好出手的房產(chǎn),黃金折現(xiàn)容易得多。而且,黃金看得見、摸得著,無需擔心像虛擬數(shù)字貨幣一樣被黑客盜幣。我們的客戶大多缺乏安全感,害怕通貨膨脹、銀行倒閉……而把金條握在手里的踏實感,是其他資產(chǎn)難以給予的。”如今的黃金產(chǎn)品規(guī)格多種多樣,包括5克、2.5克,乃至1克的金條,這使得預(yù)算有限的人群也能入手這種令人心安的理財產(chǎn)品。
“上個世紀80至90年代,股市如日中天。那時的人們普遍認為,投資黃金已經(jīng)過時了。”擁有85家分店的法國國家黃金商行行長勞倫·施瓦茨回憶道,“而近30年,黃金價格大幅上漲,年化收益率至少達到9%,表現(xiàn)甚至優(yōu)于股市。因此,即使沒有利息,這種貴金屬也成為了絕佳的投資品類。黃金投資者的普遍特征是:平均年齡47歲,持有房產(chǎn),不信任國際貨幣體系及金融體系,渴望完全掌控自己的資產(chǎn)。無論國際局勢如何動蕩,黃金總能讓這類投資者睡個安穩(wěn)覺。”
在國家黃金商行,價格為445歐元(約合人民幣3382元)的拿破侖20法郎金幣深受老年客戶青睞,他們普遍希望將這些金幣留傳給子孫后代。圖盧茲分店店長桑德拉·桑切斯補充道:“其實,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也喜歡這款產(chǎn)品。我有幾個20歲出頭的客戶,每個月都會來店里買黃金。除了投資虛擬貨幣,他們也喜歡買些金幣存在家里,時不時地摸一摸。”
圖盧茲分店的櫥窗里懸掛著一面大屏幕,顯示著黃金價格的實時走勢。2024年9月中旬的價格為每千克73417歐元(約合人民幣55.8萬元),至少是25年前的7倍。桑切斯說:“近幾年來,金價飛漲,媒體也推波助瀾。許多人翻出了家里的黃金首飾,想著來店里估個價。當發(fā)現(xiàn)價格竟比預(yù)想中高得多時,他們便會欣然出手。”桑切斯一周工作六天,中午也難得休息,客戶接踵而來。他們不僅帶來了首飾盒,也帶來了別樣的人生故事。
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客戶通常以“我不急需用錢”為開場白,而手頭較為拮據(jù)的客戶則會說“我沒帶什么特別貴重的東西來”。接著,他們會從手提包深處掏出一個裝在塑料袋里的小布袋,再從中拿出各式各樣的黃金首飾,攤在桑切斯面前。“無論是金項鏈、金手鐲、金戒指,還是一顆金牙,每一件首飾背后都埋藏著一段人生故事。”桑切斯說。面對娓娓而談的客戶,她總會耐心聽其講完。
桑切斯接過金飾,開始估價。她先為首飾稱重,再使用酸性試劑進行鑒定:是純金還是鍍金?含金量是多少?在這個過程中,客戶往往會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的故事。40多歲的伊莎貝爾打算賣掉兒時的手鐲與洗禮紀念金章。“我不信宗教,我媽媽現(xiàn)在也不信了,所以沒關(guān)系。”她微笑著說。當?shù)弥@些金飾能換回345歐元(約合人民幣2622元)時,她興奮地脫口而出:“這錢足夠給女兒買一張巴黎學生交通卡了!”伊莎貝爾是一名社會工作者,每月收入1400歐元(約合人民幣1.1萬元)。“雖然我們住在鄉(xiāng)下,但取暖費等日常開銷依舊是一大筆錢。我女兒在巴黎上學,每周打工16個小時。我不想她那么累。這些首飾也不值多少錢,但能幫她一點是一點吧。”
| 希望每天都能吃上飽飯 |
送走伊莎貝爾后,桑切斯隨即迎來了下一位客戶。這名60多歲的大爺草草地把車停在路邊,氣沖沖地闖進店內(nèi)咨詢稅費問題。“交易金額小于5000歐元(約合人民幣3.8萬元)是無需繳稅的。若超出這個金額,則稅費為交易金額的11.5%。”桑切斯解答道。“我還以為現(xiàn)在不需要繳稅了呢。我來賣黃金,就是為了每天都能吃上飽飯!”說著,大爺失望地離開了店鋪。桑切斯說:“許多客戶不來三四次是下不了決心出手的。他們會在家里為金飾稱重,再逐一拜訪附近的金店,反復(fù)比較回收價格。他們還會隨身攜帶小本子,記錄下相關(guān)信息和專業(yè)術(shù)語。經(jīng)過多番對比后,他們才會謹慎地售出自己的寶貝。”
施瓦茨坦言:“金價上漲加上社會購買力下降,我們公司2024年的黃金交易量較前一年上漲了80%,總收入超過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2億元)。”桑切斯說:“月底往往是大家最需要錢的時候。有幾個上了年紀的農(nóng)民是我們店里的老顧客,每個月都會來賣一些祖上留下的金幣,以換取治牙費用或是貼補經(jīng)濟困難的兒女。”
黃金還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將一個家庭的光明面與陰暗面都暴露無遺。58歲的讓–路易帶著90歲老母親的首飾找到桑切斯,用25克非足金首飾兌換了1050歐元(約合人民幣7980元)。“我父親去世后,我的兩個姐妹試圖把我母親送進養(yǎng)老院,還想賣掉家里的老房子。她們甚至請了律師來打官司。我現(xiàn)在自己一個人照顧媽媽,她肯定不希望這些首飾落入她倆手中。”這名退役軍人說。
與苦大仇深的讓–路易相比,桑切斯接待退休老人時的氛圍要輕松許多。他們在金價低迷時購入了手鐲、手鏈等金飾,如今售出的目的往往是資助孫輩。“我現(xiàn)在不戴首飾了,年輕人也不戴,不如賣了換錢。”“要是把這些金飾給了孫輩,他們估計也會賣掉。”“比起首飾,他們更想要一張出國旅游的機票。”爺爺奶奶都知道,如今的年輕人對家傳珠寶已不再有深厚感情。
| 藏在保溫箱里的珠寶 |
67歲的讓–呂克曾是一名乘務(wù)員。妻子去世后的第四個月,他賣掉了她留下的金飾,換回了697歐元(約合人民幣5300元)。“金條、首飾、拿破侖20法郎金幣,這些都是我妻子的。她來自蘭斯,那里的人將黃金視作傳家寶。每次看見這些金飾,我就會回憶起從前。太痛苦了。我不想再看到它們了。”讓–呂克揉著太陽穴說。他的手臂上曾有幾枚紀念愛情的文身,如今已被新的圖案遮蓋。“生命只有一次,我要享受生活!”他笑著說。
和讓–呂克一樣,許多客戶帶來的黃金首飾也承載著家族歷史,例如做過清潔工的祖母留下的金條,曾經(jīng)是泥瓦匠的叔祖父留下的金幣。42歲的奧利維爾走進桑切斯的店鋪,拿出了15枚拿破侖20法郎金幣和1塊金條。他回憶道:“這些金幣是我18歲的生日禮物,這塊金條是20歲的生日禮物。”看著奧利維爾手腕上的高級腕表,桑切斯對這番話一點也不吃驚。“我爺爺是垃圾桶制造大亨。他把黃金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想著我以后總有用上的時候。我看最近金價不錯……”桑切斯為15枚金幣開出了2.7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0. 5萬元)的回收價。“沒想到能賣出這么高的價格。”奧利維爾平淡地說,“我要給鄉(xiāng)下別墅的維修人員打個電話,讓他來修修空調(diào)。”不過,他最終還是把金條留下了。“只要生活還過得下去,我還是打算留著這塊金條。它尺寸不大,卻沉甸甸的,總能讓我想起我的爺爺。他為了和我奶奶結(jié)婚奮斗多年,后來還和奶奶一起去環(huán)游世界了。多么勵志??!”
對于部分客戶而言,黃金首飾是一種負擔。“如今世風日下,莫名其妙就會被人盯上。”“他們膽子大得很,光天化日在市中心都無所顧忌。”桑切斯經(jīng)常從客戶嘴里聽見這樣的話。因為擔心被暴徒劫掠,許多人到店時總是行色匆匆。有人還會事先致電詢問各種細節(jié)。“是的,我們店鋪所在的街道很熱鬧,門口就有攝像頭。店鋪櫥窗是不透明的。”桑切斯總是耐心地為他們一一解答。85歲的莫妮克說:“我現(xiàn)在只有在參加朋友聚會且不乘坐地鐵出行時,才會佩戴這塊金質(zhì)懷表。那還留著它做什么呢?”70歲的安妮–瑪麗和她74歲的丈夫丹尼爾從圣戈當驅(qū)車趕到圖盧茲,將黃金首飾換成了2000歐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的支票。“我早就不戴這些首飾了。”安妮–瑪麗說,“我年紀大了,戴著這么夸張耀眼的首飾走在街上,怪不自在的。而且,我擔心被入室搶劫,所以一直把它們裝在保溫箱里,藏在后院雜物房的角落。每次出遠門,我還得提醒孩子:‘要是我們出了什么事兒,別忘了保溫箱里還藏著寶貝呢!’真叫人頭疼!”
部分客戶因為在家里藏了太多黃金首飾,加上記憶力不好,惹出了不少麻煩。有人在打掃冰箱時,不慎扔掉了裝滿首飾的速凍餃子盒;有人將浴室垃圾桶用作“臨時保險箱”,卻忘了提醒保潔員無需傾倒這個垃圾桶;有人把金幣藏在襪子里,又把襪子塞進了不常穿的褲子里,卻不小心把褲子捐給了慈善機構(gòu)……
| 流竄作案的騙子 |
當看上去值得信賴的男士提出以高價回收那些你一直擔心會不翼而飛的黃金珠寶時,很少有人能抵擋這個誘惑。年過六旬的退休心理學家西爾維就差點上當了。她對桑切斯說:“我的鄰居被搶了。她當時沒在家。短短幾分鐘,家里就被洗劫一空。那些人動作很輕,沒有翻箱倒柜,只拿走了用探測器找出來的黃金。而且,這些首飾太重了,磕得我骨頭疼。這就是為什么我一直想把它們賣了。”鑒定完畢后,桑切斯開出了5000歐元(約合人民幣3.8萬元)的回收價,令西爾維震驚不已。她說:“沒想到能換這么多錢!我之前收到過一張回收黃金的小廣告,說是賣出30克以上黃金,就能免費獲得一部手機。我按照地址找了過去。他們在一家餐館里支了個攤子回收黃金。工作人員態(tài)度不錯,幫我鑒定了首飾,給出的回收價是1500歐元(約合人民幣1.1萬元)。我的理財顧問建議我再去別的地方詢價。我這次來圖盧茲,搭了鄰居的順風車,他是過來看病的。幸好我這么做了。想想那些沒能進城估價的人,就這么被騙了……”聽著西爾維的故事,就連見慣世面的桑切斯也感到后怕:“這些騙子在鄉(xiāng)村流竄作案。他們?yōu)?8開金報出的回收價格是每克12.5歐元(約合人民幣95元),而真實的市場價格是每克40至45歐元(約合人民幣304至342元)。騙子的報價甚至比9開金的市場價格還低。太無恥了!其實,這種騙術(shù)已經(jīng)出現(xiàn)十多年了,直到今天還有人上當受騙。他們憑借送手機、送禮品卡等活動欺騙了許多不了解行情的人。”
急劇上漲的金價助長了貪婪的欲望,而安妮–瑪麗和丹尼爾的故事卻充滿溫情。在桑切斯估價時,安妮–瑪麗指著一枚戒指說:“這是你送我的禮物,竟然是鍍金的!”丹尼爾調(diào)皮地說:“我知道你總有一天會發(fā)現(xiàn)的。”接著,他拿起一條18開金手鏈,得意洋洋地說:“我就說這個值錢,你看我當時沒騙你吧?”安妮–瑪麗回應(yīng)道:“那個時候黃金又不貴,我怎么會知道它現(xiàn)在的價值?”這一天,他們帶著空蕩蕩的保溫箱,有說有笑地走出了桑切斯的店鋪。
編輯:侯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