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旗:用科技守護萬家平安
- 來源:北京支部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科技,警察,平安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2-06-26 21:26
科技興警 崗位建功
“我們的工作就是用科技信息化手段與犯罪分子較量、與時間賽跑,在繁雜的信息中尋找破案線索。”“科技警察”張旗自豪地說。
每個男孩都有一個英雄夢。張旗少年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人民警察。2003年,他以優(yōu)秀的成績考上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計算機犯罪偵查專業(yè)。畢業(yè)后,張旗被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科技信息處,負責網絡基礎通信工作。
2014年,通州公安分局啟動社區(qū)警務工作站科技信息化建設工作。張旗帶領隊員每天驅車穿梭于大街小巷、村莊社區(qū),詳細了解社區(qū)警務站的日常工作,分門別類分析總結對科技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和經驗做法,與全體隊員齊心協(xié)力,將一代代公安民警用熱血和汗水總結的寶貴經驗轉化成一串串數字化成果,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圓滿完成了分局 152個社區(qū)警務站的科技信息化建設任務。
2015年,北京市公安局啟動城市副中心警務科技規(guī)劃工作。上級領導研究決定,由張旗牽頭開展此項工作,并成立了一支以他名字命名的“張旗科技創(chuàng)安青年突擊隊”。
為高質量完成任務,張旗吃住在單位,僅用3 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涵蓋規(guī)劃、建設、子系統(tǒng)管理等方面的規(guī)劃編制工作,為副中心30余項警務科技信息化項目順利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們相繼攻克了多個難題,獲得6項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就像是給民警偵查辦案配備了導航儀,警務科技和各種智能化手段精準指引民警偵破了一系列疑難積案。我們曾僅僅根據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就將在逃21年的犯罪嫌疑人抓獲。”張旗說。
2019年1月,通州區(qū)接連發(fā)生了數起電纜線被盜案件,由于案件復雜,轄區(qū)派出所向張旗團隊請求支援。“檢驗我們成果的時候到了!”張旗和戰(zhàn)友們興奮不已。此前,他和戰(zhàn)友通過綜合分析同類案件中應用性最強的技巧,提煉出了涵蓋42類實戰(zhàn)戰(zhàn)法的矩陣體系。“這就如同為民警在偵查過程中提供了一套解決疑難雜癥的破解公式。”張旗說。
犯罪嫌疑人凌晨作案并連夜進行銷贓,整個作案過程不超過5個小時,反偵查能力很強。三天三夜,張旗和戰(zhàn)友們緊盯電腦屏幕,運用矩陣體系快速分析嫌疑人作案動態(tài)。民警根據他們提供的線索,最終成功破案、抓獲犯罪嫌疑人。
近年來,張旗帶領團隊研發(fā)的警務科技成果服務城市管理16.4萬余次,協(xié)助抓獲犯罪嫌疑人 4600余人,破獲案件4500多起,服務群眾2800余次,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100余面,獲得中央政法委高度評價,形成了推廣全國的“通州經驗”,打造了城市副中心智慧警務樣板。
逆行而上 奮勇當先
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保持通信暢通,一旦有案件或緊急情況發(fā)生,立即趕赴現場,這是張旗工作的常態(tài)。從警近15年,張旗從未陪伴家人度過除夕。2020年春節(jié),他本想請假陪母親好好過個年,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張旗又把陪母親過除夕的請假條改成了請戰(zhàn)書,他帶領團隊,以《山海經》中“可以御疫”的青耕鳥為名,組建 “青耕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奮戰(zhàn)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半個月中,他們分秒必爭,開發(fā)完成了20余個防疫科技應用程序,用科技為群眾構筑起一道健康安全防線。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后,他又帶領突擊隊建立“警企復產聯查”機制,助力北京環(huán)球影城、城市綠心、廣渠路東延等城市副中心重點工程復工,有效服務城市副中心全面復產復工。張旗與突擊隊員們研發(fā)的多個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張旗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疫情之中,全國有多名公安戰(zhàn)友犧牲在了抗疫一線。他們當中,有的比我還年輕。”說到這里,張旗聲音哽咽了,“在我心里,永遠有一種澎湃不已的向上精神激勵著我。那些流血犧牲的戰(zhàn)友,他們用鮮血甚至用生命詮釋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金色盾牌熱血鑄就,這就是我心中的向上精神。”
踔厲奮發(fā) 以優(yōu)帶新
千年古都綻放“雙奧”風采,張旗也續(xù)寫著 “雙奧”故事。
2008年,剛剛從警一年的張旗被安排到“水立方”執(zhí)勤,負責比賽期間的場地安保工作,圓滿完成了任務。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張旗再次站到了安保一線。他帶領團隊創(chuàng)新構建全時空、全環(huán)節(jié)、全要素冬奧安保科技體系,大幅度提升了預警精準度和效能,全方位提升了冬奧城市通行效率,為火炬?zhèn)鬟f、冬奧會開幕等重大活動的安全有序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距離冬奧會開幕還有兩個月的時候,張旗突然接到擔任火炬手、國旗傳旗的光榮任務。2月2日上午,在冬奧會火炬?zhèn)鬟f始發(fā)站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張旗作為116號火炬手,手持“飛揚”火炬微笑奔跑,將它平穩(wěn)地交接給下一棒火炬手。2月4日晚,在冬奧會開幕式現場,他作為176名行業(yè)和先進模范代表中的一員,與56個民族的代表一起,用手托起巨幅國旗,緩緩地將國旗傳遞給護旗手。
“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護航冬奧,又代表全國公安民警亮相火炬?zhèn)鬟f儀式和冬奧會開幕式,向世界展現中國警察、首都警察、副中心警察的水平和風采,我感到特別自豪。”張旗如是說。
張旗是在智慧警務發(fā)展大潮中成長起來的。他也常常思考如何將手中業(yè)務的“火炬”傳承好,讓科技的火種照亮和守護更多的警務工作者。
為進一步培養(yǎng)壯大警務科技信息化工作的骨干力量,張旗提出了建立工作室培養(yǎng)機制的思路,讓隊員全面參與系統(tǒng)研發(fā)和實戰(zhàn)應用。他的徒弟中,有3人獲得了高級工程師專業(yè)技術職務,5人獲得三等功以上獎勵。“95后”徒弟魏建力今年剛剛獲得了“全國最美基層民警”的榮譽稱號,張旗是他的從警引路人。
“我?guī)煾挡粌H把自己積累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傾囊相授,對徒弟們管理嚴苛也是出了名的。”魏建力向記者介紹,自打拜師學習起,張旗就給魏建力定了一個“小目標”:一年內必須考取名牌大學研究生資格并獲得高級工程師專業(yè)技術職務。從每日檢查學習進度到每周檢查復習筆記再到考前“魔鬼月”,張旗對徒弟的監(jiān)督從未放松過,哪怕是他不在單位,電話、視頻抽查也從未斷過。魏建力心懷感恩地說:“4年來,師傅帶給我的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勇氣,更是守護公安理想信念的堅定決心。”
工作在科技崗位,難免被獵頭公司圍獵,有公司給魏建力開出了50萬元年薪。當他向師傅說起此事,才知道師傅張旗也曾多次拒絕過高薪工作。張旗對徒弟說:“我們創(chuàng)造的價值并不是金錢能衡量的。”師傅這句話,當時魏建力不是很理解,但是當他們師徒二人用科技手段在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把一名潛逃10年的逃犯抓獲時,魏建力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沉甸甸的分量。
張旗坦言:“作為師傅,我最想教給徒弟的不僅是工作技能和不斷學習的勁頭兒,更重要的是那顆為了首都公安事業(yè)不斷奮斗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