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良好語文朗讀習慣的有效培養(yǎng)研究
- 來源:比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朗讀習慣,小學語文,培養(yǎng)研究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10-06 15:57
吳慧娟
?。ㄈA容縣馬鞍山實驗學校)
【摘要】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最為直接的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學習語文課程中最為關鍵的。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有助于學生思維邏輯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在朗讀過程中感受字里行間的節(jié)奏和情感。良好的習慣都是從小培養(yǎng)的,語文朗讀習慣也是如此,所以需要老師對小學生的朗讀習慣給予正確的引導,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是新課標語文教學中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朗讀習慣;小學語文;培養(yǎng)研究;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3-7667(2022)6-003-01
朗讀的表面含義是把文章用清晰響亮的聲音念出來,但是對于語文教學來講,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感能讓學生理解感悟語言文字能力,朗讀就是培養(yǎng)語感最直接的方式,讓學生們清晰響亮有感情的將文章讀出來,并真正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調理解文章的內涵,感受語言文字所帶來的美感,才是達到了語文朗讀教學真的的目的。
一、在語文學習中朗讀的重要性
朗讀是打開語文學習的一扇窗,是把握教材內容的一種學習方式。對于一篇文章的學習,只有通過反復的朗讀才能真正領悟到文章的含義,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通過朗讀能夠積累詞匯、熟練句型,能培養(yǎng)正確、清晰、流暢的說話習慣,有助于提成學生的習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朗讀能喚醒人體視覺、聽覺等器官的活動,有助于提升大腦的記憶力,通過不同聲調的變換,將語言文字牢記在大腦中,起到聯(lián)想和感知的作用。朗讀是小學語文學習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一般的學校都會安排學生在早自習期間安排晨讀,一方面喚醒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們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習慣。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也會帶領學生們朗讀,形式多樣,讓學生們增加對語言文化知識的積累,感受文字的魅力,對于理解文章有著積極的作用。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方式,是學習語文課程的基本功,特別是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會讓學生受益匪淺,振奮學習的激情,對生活充滿自信,為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朗讀時間不夠充分,目的性不明確
目前校園中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就是學生讀書時間相對較少,一節(jié)語文課大約40分鐘,老師讓學生們朗讀的時間也僅僅只有三五分鐘,對于語言文字能力掌握較差的同學,可能連一篇文章都讀不完,有的同學存在僥幸心理,根本沒有用心去讀,雖然聲音響亮,但是聽起來像“念經”一樣,教師沒有正確的引導,從而使朗讀事倍功半,沒有達到語文教學中朗讀的目的。
(二)教師缺乏對教學評價的重視
有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認為考試也不考朗讀,對于讓學生們朗讀,也沒有使用較好的評價語言,使學生對朗讀的興趣越來越淡。學生朗讀完文章,老師也沒有做出相應的評價,在朗讀過程中也沒有相應的指導,班級里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朗讀習慣,從而使學生朗讀的積極逐漸下滑。
?。ㄈW生朗讀的面窄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不管是預習的朗讀還是講析的朗讀,往往都會叫一些學習好的學生去讀,其他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在規(guī)規(guī)矩矩的聽,得不到朗讀鍛煉的機會,對于全面提高學生朗讀的能力沒有得到幫助,也不利于實現(xiàn)語文的教學目標。
三、對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語文朗讀習慣的研究策略
?。ㄒ唬┍WC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
教師可以根據年級等級、每節(jié)課所學的文章內容狀況來安排學生的朗讀時間,像低年級的學生或者文章內容相對較長、不容易理解的,可以把朗讀的時間適當?shù)难娱L一些,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讀完整篇文章,并使用普通話、口齒清晰、聲音洪亮、感情運用恰當。在學生剛剛學習朗讀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帶著學生一起朗讀,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和情感,切記不可讓學生不帶任何情感,匆匆潦草的將文章讀完。在每次學習完朗讀之后,老師應該留幾分鐘評價的時間,讓學生意識到在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何去改正,正確的朗讀文章,領略文章的內涵,讓朗讀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起到一定的作用,提升學生們的語文應用能力。
?。ǘ┱莆涨‘?shù)脑u價時期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進行語文朗讀的學習過程,可能會受性格等因素的影響不敢去讀或者敢于去讀但是讀的方法不正確,所以老師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對學生給予適當?shù)脑u價和指導??梢酝ㄟ^學生自我評價,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對于朗讀過程中進步較快的學生,老師應該適當?shù)恼嬖u價,多多鼓勵學生,真正出現(xiàn)朗讀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應該在課后選擇恰當?shù)臅r間給與指導,不可以直接在課上持否定的態(tài)度,避免學生對學習語文朗讀失去積極性。選擇合適的時間對學生做出正面的指引,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ㄈ┩卣剐W語文朗讀學習的訓練面
小學是培養(yǎng)語文朗讀能力最為關鍵的階段,可能因為年齡小,學生們一時間不能堅持下來,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想辦法讓全班的同學對朗讀都有積極性,全班同學都有機會去朗讀。傳統(tǒng)單調的朗讀方式或讓學生對文字失去興趣,讀時間久了口干舌燥,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的內容,為學生設置不同的朗讀意境,或播放相應的背景音樂,或設置相應的表演情境等。例如:在學校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文《日月潭》的時候,可以先讓同學們多朗讀幾遍,帶領學生們熟悉一下文章內容的大體內容,然后可以設置旅游的場景,問有沒有喜歡旅游的?或者喜歡當導游的?讓同學們當個小導游,帶領其他同學領略《日月潭》的風景?;钴S了課堂的氛圍,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同時提升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結束語:
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多多練習、多多朗讀、敢于朗讀。小學的語文課文相對簡單,正是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最為關鍵的時期。教育新課程的改革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更新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感,對于今后的語文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永剛. 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J]. 新課程研究,2021(02):125-126.
[2]孫永濤,吳清麗. 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研究[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10):60.
[3]仝金鐘. 語文教學中朗讀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 成才之路,2015(31):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