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小學體育課后服務質量提升策略研究
- 來源:中國教師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小學體育,課后服務,提升策略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1-12 11:45
謝全洪
重慶市涪陵城區(qū)第三小學校 408000
【摘 要】隨著“雙減”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教育工作者們所面臨的工作任務有了全新的變化,“減負增效”的“雙減”改革成為諸多教育服務環(huán)節(jié)共同的主題。在“雙減”背景下,體育項目將成為課后服務的重要板塊。體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如果體質健康、身體素質強,養(yǎng)成了良好的鍛煉習慣,建立某方面的體育項目興趣、愛好,也為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和一生的健康奠定堅實基礎。為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很多學校都較為重視利用課后服務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和發(fā)展體育興趣愛好的機會。課后延時服務是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補充和鞏固的重要教育工作模塊,應該呈現(xiàn)出更為顯著的綜合教育發(fā)展效能。基于這一認識,筆者將從小學體育的課程角度出發(fā),結合個人工作經(jīng)驗和有關研究成果,圍繞“‘雙減’政策下小學課后體育服務優(yōu)化路徑研究”一題撰寫本文,針對這一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性建議,以資諸位業(yè)界同仁參閱、分析。
【關鍵詞】“雙減”;小學體育;課后服務;提升策略
體育是小學課程體系當中最能體現(xiàn)素質教育內(nèi)涵的窗口課程之一,同時“課后延時服務”也在“雙減”改革的促動下體現(xiàn)出更高的關注和優(yōu)化“熱度”,因此“怎樣才能為廣大小學生提供更有質量的課后體育服務”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全體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妥善作答的一道關鍵“考題”。與真正的體育“正課”有所不同的是,課后體育服務應當以對學生的綜合體育素養(yǎng)以及體育興趣進行培養(yǎng)、發(fā)展為主要目標,并在這個基礎上彰顯更為顯著的激趣性和能動性,這樣才可以保證其獨特教育功能的發(fā)揮。為了切實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小學體育教師就務必要圍繞“分層理念”、“激趣設計”以及“生本發(fā)展”等主題來具體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
一、在小學課后體育服務當中踐行分層策略
“雙減”背景下課后服務中體育項目的開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師資力量不足、課程資源不豐富、體育項目形式比較單一、體育時空的布局不合理等。根據(jù)具體情況解決具體問題,“因材施教”一直都是我國教育工作者一以貫之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是取得理想教育引導成效的關鍵所在。任何一個中小學生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成長環(huán)境的不同都必然會在多個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這些差異很難通過人為方式而完全消除?;谝陨线@一客觀認識,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每個學生的體育情況做好調(diào)查工作,根據(jù)學生們的個體情況來完成對課后體育服務的“量體裁衣”式設計,并要切實做到以下兩點:首先,要體現(xiàn)“檔位匹配”,保證體育服務項目的內(nèi)容在執(zhí)行難度方面與目標學生的綜合體質、體育參與能力處于同一水平線,但也應包含一些挑戰(zhàn)性的成分,讓學生們得以在獲得充分鍛煉的前提下又避免感到過度疲憊;其次,要體現(xiàn)“揚長補短”,既要結合不同學生的體育劣勢來開展靶向強化,也要根據(jù)他們的體育特長或愛好來布置一些迎合性、拔高性任務等。當然,這項工作的開展也要保持動態(tài)調(diào)整的狀態(tài),要及時根據(jù)學生相應情況的變化而做出有機調(diào)整,這樣才可以保持工作的續(xù)航效力。
例如,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在耐力方面有著優(yōu)勢但是不具備很好的力量爆發(fā)條件,那么體育教師不妨在體育服務中有意識地組織他們參與一些短程跑方面的競速比賽,還可以在這期間安排諸如俯臥撐、高抬腿等肌肉力量強化的訓練項目;另外一些學生的短板可能集中在肢體柔韌性方面,那么教師便可成立相應的活動小組乃至體育社團,并選擇韻律操、體育舞蹈或者簡化的瑜伽操等作為活動主題等。借助于這一方面的方法,小學生們所得到的體育服務將會體現(xiàn)出更高的精度,也更容易喚醒自己參與和自覺發(fā)展體育課后活動的熱情、靈感、潛能,從而為后續(xù)以及其他方面相關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在小學課后體育服務當中踐行激趣策略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的事情才可以真正激發(fā)起學生們參與其中的熱情——這也是當前“雙減”改革所要達成的理想目標之一。幾乎所有的小學生都有著對游戲與生俱來的喜愛,這是根據(jù)兒童生理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所決定,他們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不僅會感到樂此不疲,同時也能夠自覺地激活、釋放自己心中的靈感和身體上的潛能。出于對這一事實的認識和尊重,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在開展課后體育延時服務的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對一些基本的體育活動做趣味化的改造,讓這些項目能夠更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從而為學生的自覺性、能動性、自主性的體現(xiàn)打造良好的條件。當然必須要注意到的是,在開展相應的工作時,小學體育教師要妥善地把握其中的“度”,不要完全追求這些運動的娛樂化、游戲化,否則反而會導致體育引導工作核心效力的弱化,從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例如,有些教師可能會選擇中長跑作為課后體育服務的主要項目,而“長跑”很容易讓很多學生感到疲憊且“乏味”,因此難以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為了有效緩解這些運動給學生們帶來的“不適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參與諸如“8”字跑、倒行跑、變速跑以及建立在這些項目基礎上的競速游戲等活動,同時在活動中引入相應的獎懲機制,還可以在學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計一些簡單的障礙賽跑等。依托于這一系列的策略,小學生們對于體育以及體育課后延時服務的認識將發(fā)生質的改變,以更為自覺、自主的姿態(tài)投入其中,以此來配合教師完成更為豐富的體育發(fā)展任務。
三、在小學課后體育服務當中踐行生本策略
教育本身就是一項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由于主體數(shù)量和發(fā)展?jié)撃艿挠绊?,學生無疑需要在這種合作中占據(jù)“甲方”的位置,然而這一點卻長期為很多教育工作者所忽略。從本質上來說,課后體育服務是一項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主體能動地位和作用的教育活動;是開展的一項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服務性活動,其目的是:堅持健康第一、提升學生體質;堅持課內(nèi)延生、豐富服務內(nèi)容;培養(yǎng)體育興趣、創(chuàng)造鍛煉條件;多方以體育人、培養(yǎng)體育精神。所以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務必要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拋開傳統(tǒng)的“師本位”思想,不要對學生的體育活動給予過多的干預,充分體現(xiàn)出對學生自主性和能動性的調(diào)動、利用與尊重。基于這一科學認識,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在課后體育服務的設計、開展過程中有意識地預留出充分的“自由時間”來讓學生們做自由支配,允許、鼓勵、協(xié)助他們挑選那些為自己所感興趣的項目去開展自主鍛煉,同時還可引入類似于“社團小組”的合作模式來進一步強化這種自主鍛煉的效能,通過這個方法去體現(xiàn)出課后體育服務工作的生本發(fā)展性作用。需要格外強調(diào)的是,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也不要轉化得過于突然,要學會逐漸“放手”,從而追求更理想的轉型效果。
比如,教師可以先利用課后體育服務時間組織學生們開展一場對標于“正課”教學主題的體育比賽,而后鼓勵學生們根據(jù)自己在比賽中的具體表現(xiàn)來做自行強化鍛煉,并鼓勵他們根據(jù)不同的標準來結組開展這一活動;還可以借助于比賽的主題運動來介紹給學生幾種與之類似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嘗試,并主動上交相應的活動參與影像資料等。如此一來,學生們的個性化體育發(fā)展?jié)撃芫蜁贿M一步開發(fā)、利用,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雙減”帶給自己的輕質化改變,還能在客觀上減輕教師相應的工作負擔,可謂是“一舉三得”。
結束語:
教育是一項宏觀的事業(yè),課堂只是開展教育活動的陣地之一,學生們需要在更為多元、廣闊的平臺上接受更有質量的教育服務,這樣才可以實現(xiàn)其全方位的成長。廣大小學體育教師要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對標于“雙減”改革的核心內(nèi)涵和主要訴求,積極重視、完善課后體育延時服務的設計、執(zhí)行工作,圍繞多元主題制定體系性的方案,重點結合“分層理念”、“激趣設計”以及“生本發(fā)展”等角度去展開科學的工作思考和改良,幫助學生從核心層面出發(fā)體會、認識到體育活動的價值和樂趣,同時鼓勵他們依托于個性化的資源條件來掌握更多參與體育運動的方法、技能,并要在這個基礎上培養(yǎng)起學生們自覺開展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熱情,以此來實現(xiàn)“雙減”改革和基礎體育教育優(yōu)化的順利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張強峰, 雷雨星, 郭汝, 等. 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后服務的實施困境與突破路徑[J]. 體育學刊,2022,29(3):113-118.
[2] 朱宏雷. " 雙減”背景下小學體育課后服務的挑戰(zhàn)與推進[J]. 體育畫報,2023(9):202-205.
[3] 丁炯. 探析雙減視域下小學體育課后服務實施困境及有效應對[J]. 體育畫報,2022(17):167-168,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