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狂歡時刻
- 來源:《第一財經(jīng)》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性價比,股票,頻率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6-18 19:17
有什么好票推薦?這是最近被問到頻率很高的問題。每當股票市場半死不活地軟在那里,普通投資者手上又有幾個閑錢時,大家就會這么問。
我說,買那些高性價比的股票吧。
比如說?
那些市盈率只有5倍到6倍的。比如那些商業(yè)銀行。做好持有個3年到4年的準備。
哦。
可惜專欄里不能貼微信聊天的截屏,諸如此類的對話起碼有六七條。而且,伴隨最后一個“哦”還都發(fā)送了一個表示無可奈何的表情。
投資者更喜歡購買那些正在上漲的股票,總喜歡順應所謂的“趨勢”。其實尋找這種趨勢很簡單,大概就是那些最近兩個星期在持續(xù)上漲的股票。而性價比很高的股票正好不是趨勢向上的股票,也可以說正因為不是趨勢向上,所以性價比才高。
上一次高性價比的股票大量出現(xiàn)是在2013年,整個市場的趨勢糟透了。那時貴州茅臺的價格只有 100元稍多一點,而很多質地優(yōu)良的商業(yè)銀行的市盈率只有5到6倍。當然,諸如此類的情況還有很多,有一些公共事業(yè)類公司的股息率稅前達到7%,鋼鐵公司的價格只是凈資產(chǎn)價格的40%。
巴菲特把這種情況叫作狂歡時刻。這種情況就像一個被嚴格管制很久的人一下進入了一個歡樂“爬梯”,舉辦“爬梯”的大廳里到處是美女、威士忌以及美食,而要獲得這些,只要買一張價格極低的門票就可以了。這種比喻有性別歧視之嫌但真的很形象。很多人把2017年稱作價值投資者的春天,但我覺得2013年才真的是。
現(xiàn)在市場又在某種程度上呈現(xiàn)出2013年的情況,那些商業(yè)銀行的市盈率又回到6倍左右。這是個什么概念?大概就是你買了一個投資品,它的收益率大概能達到15%至18%,而且很可能這種收益率在以后的年份還會上漲。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商業(yè)銀行的資產(chǎn)質量自2017年以來又呈現(xiàn)變好的狀態(tài)。在眾多數(shù)據(jù)中,特別引人矚目的是,壞賬率正在下降。
從2013年到現(xiàn)在,即使市場對這些便宜的公司的偏見一直沒有消除,在估值幾乎沒什么變化的情況下,如果投資者當時購買了這些股票,那么到現(xiàn)在,算上分紅再投資,也基本可以達到100%以上的收益率。這正是我們所期盼的,那些高性價比公司的內生增長很好,投資收益率并不像那些“成長類” 股票那么依賴于市場估值。這些公司的價格之所以便宜,似乎是由于市場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擔心,可以說,這種擔心正是投資者的朋友。
這種狂歡時刻在中國內地市場并不罕見,基本上平均5到6年就要出現(xiàn)一次。相對于更有效的成熟市場,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賺錢機會反而更多。
最后,附送兩條建議給投資者。第一是最近看到新聞,有曾經(jīng)的財經(jīng)節(jié)目發(fā)言人被認為操縱市場而被罰沒了一個多億。天?。∷?,我專欄的內容只作為投資者的參考,并不具有對任何交易行為的勸誘。不過在真實的市場上,尋找并且能長期持有高性價比股票的投資者占的比例非常小。他們絕大多數(shù)喜歡買到交易后第二天就漲停的股票,然后就賣出。即使歷史經(jīng)驗一再重復證明,這么做的收益率要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他們還是堅持這樣。如果你給他的預期是要等上3年才能看到好結果,那簡直是當頭一棒。不過,由于買入競爭者稀少,另一些投資者才有可能以比較便宜的價格獲得更多的籌碼。從這點上看,宣揚價值投資帶有反智特色,這么做實際上是傷害了自身利益。
第二是一個小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人把股票簡稱為 “票”,他對投資交易的態(tài)度似乎總是偏輕率。你聽他們的投資見解時要具有更強的甄別能力。當然這是個統(tǒng)計規(guī)律,不具有邏輯規(guī)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