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藝術,像一個普通上班族那樣
- 來源:《第一財經》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藝術,上班族,關注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6-19 17:43
張心一最近在北京舉行的“Interesting” 展覽中有一個作品,叫《干杯》,它成了展覽期間關注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干杯》源于網絡上曾經流傳的一個“為友誼干杯”的中老年表情包。張心一第一次看見原表情包時有些觸動,這張照片已經有些年份,照片中人物舉起酒杯時神情真摯,但被做成表情包后卻變成了網絡文化的消費品。“二三十年前,人們對于情感的表達是很有儀式感的,但它被放到現(xiàn)在,就變成了一個非常調侃,非常敷衍,可以隨意被消費的東西。”于是她在這個表情包的基礎上再創(chuàng)作,加以平面化和符號化,以一種認真的形式重新呈現(xiàn)。
這是張心一在創(chuàng)作時追求的風格:強調藝術家的內核是表達自我,但同時也希望自己的藝術作品可以擁抱時代的變化。
張心一是山東人,從小喜歡畫畫,盡管她反復說自己天分不算太高,但幾處細節(jié)可以看出她的不同。學畫人物時,別人都是從頭部開始,她卻喜歡從腳開始。除此之外,她從小就很喜歡看廣告、雜志,讀藝術家的專訪,還會和老師交流自己看完美術雜志的感受,可以說,對藝術的理解,張心一從很小就開始建立。
因為覺得藝術創(chuàng)作的道路頗為艱難,張心一最初只是想要把它當成一個愛好,于是在高考時,她沒有報考中央美術學院,而是選擇了中央戲劇學院的舞臺布景專業(yè)。這不是一個熱鬧的專業(yè),她也因此有了更多自由發(fā)揮的機會和空間,回想大學4年的生活,張心一形容自己就像海綿一樣,盡情地吸收信息和知 識。
內心對于藝術表達的渴望并沒有讓張心一偏離太久。畢業(yè)后她在廣告公司做過一段時間的美術指導,雖然得心應手,但她覺得未來并沒有太多的驚喜,“我內心想做藝術,想表達自己。”工作幾年后,張心一決定遵從內心,“如果不做改變,我可能會后悔,做了改變,就算成不了藝術家也沒關系,起碼年輕的時候我為自己的夢想拼搏過一次。”
辭職考研,張心一最終還是進了中央美術學院,但藝術探索的道路并沒有她想象的這么順暢。原本以為跨入藝術行業(yè)就可以隨心所欲,但這種想法在傳統(tǒng)的評判標準里顯得太天真。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打磨自己的過程,而藝術專業(yè)尤其考驗藝術家的決心和耐心, “經常覺得很累很難,而且藝術的回報很低,這個行業(yè)的人幾乎都是靠著熱情在堅持,這對于年輕藝術家來說是挺難的,要每一步都踩在點上。”張心一不是沒有受過打擊,但她總能堅持下來,除了家人的支持,她不愿讓人失望的性格也讓她遇強則強。這種自我糾結和打磨的狀態(tài),直到她的碩士畢業(yè)論文在學校拿了獎才算告一段落,她覺得自己這才算是在學術上被承認了。
她的畢業(yè)作品是把美術史里的經典作品轉化成icon,在一次展覽時她對媒體解釋創(chuàng)作思路時說,“古典時期,icon代表圣像畫,是一種有偶像崇拜和宗教因素的繪畫,在宗教傳播中,這種圣像畫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F(xiàn)在icon是計算機圖像的一種格式,這種像素畫的小圖像,很容易在網絡中傳播。從最早的體制性的東西,到現(xiàn)在一種具有引導性、教化性的含義,都包含在icon這個點里。”后來這個作品被朋友的公眾號發(fā)布,甚至有藝術酒店來找她合作。
這個系列的作品正反映了張心一從報考中央美術學院至今堅持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將藝術與當下的話語表達結合。日常生活中,她會熟練運用表情包,自己的微信頭像也是表情符號,還會通過看綜藝節(jié)目、社交網絡中的詞語來觀察當下的流行文化和語言表達方式。這也是為什么,當她讀到著名版畫家、藝術家徐冰的一次采訪內容后選擇報考了徐冰的博士研究生。“我覺得徐冰老師很厲害,不只是藝術成就,而且是他的普世價值。當時在某雜志的一個采訪里,他說很多藝術家都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是自娛自樂,其實一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家比一個藝術家更了解這個世界。”張心一說, “這個時代,當代藝術的邊界已經被打破了,沒有什么就一定是藝術。”
從碩士開始,她先后創(chuàng)作了《山海經》 emoji、扁平大師系列,從2015年開始,在北京的今日美術館、香港Art Central、韓國釜山藝術博覽會等地區(qū)和活動上展覽過作品。對她來說,辦個人展覽也是把自己推向與大眾交流、并觀察自己的過程。
張心一形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就像普通的上班族那樣。讀博士可以讓她更專注于創(chuàng)作,每天有固定的“工作時間”,自己的生活并不會因為藝術家的身份而刻意與周圍保持距離。她就像這個時代里最普通的年輕人一樣,熱愛旅行、美食,有時候會在創(chuàng)作時否定自己,但她仍然希望繼續(xù)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傳達自己的價值觀:擁抱時代,認清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