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幼兒教育方法探究
- 來源:比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專業(yè)素質,家庭理念,家園合作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08-18 12:04
劉洪燕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喬莊幼兒園)
【摘要】幼兒教育是人生受教育生涯的發(fā)端,幼兒時期接受何種教育對幼兒的成長發(fā)展有著極為關鍵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幼兒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基于問題探討了新時期幼兒教育的有效方法,希望有所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幼兒教育方法;專業(yè)素質;家庭理念;家園合作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3-7667(2021)04-007-01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幼兒教育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們人生的啟蒙教育。優(yōu)化幼兒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幼兒教育水平,促進幼兒身心發(fā)育和健康成長。但是就目前幼兒教育現狀來看,國內幼兒教育教學工作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影響了幼教工作的實效性。由此,本文基于當前幼教工作問題,探討了新時期幼兒教育的有效方法如下。
1.當前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
?。?)家庭教育理念方面
從現階段幼兒教育情況看,一部分家長存在對幼兒教育認識不足的問題,理念偏差較大,這對幼兒教育發(fā)展產生了直接影響。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推進,民眾逐漸開始關注并重視幼兒教育,但部分家長對幼兒期望過高,或者將其與知識文化學習相混淆,忽視幼兒興趣、個人品德以及意志力的關注和培養(yǎng)。同時,部分家長忽略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孩子的自我照顧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獨立性較弱。幼兒教育對于孩子的興趣、動手能力以及個人品德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視,文化知識教學則更為寬松。
?。?)幼兒師資水平不高
現階段國內絕大多數幼兒教師都來自幼兒師范學校,不少幼師文化知識基礎較差,缺乏系統(tǒng)化學習和培訓的機會,整體素質水平不高,難以從實質層面掌握新的教育理論。作為對教學技能和能力有特殊需求的工作崗位,幼師與其他教師相比有自身特殊之處,但現階段國內幼兒園大多走“國際化”路線,而幼兒教師對國際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僅停留于淺層次教學,難以觸及真正的教育內涵,這種忽視文化差異、盲目追逐潮流的現象,不利于幼教工作的開展。
(3)家園合作不夠深入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倡導已久的課題,雖然家園合作概念已經得到了各方的強調和落實,但就實踐情況來看,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依然出現不少合作問題,主要體現在家長和教師溝通不暢、交流不深入以及合作形式化等方面,這樣的家園合作對于幼兒成長并無深刻意義。
2.新時期幼兒教育的幾點方法
?。?)家長應轉變自身觀念
對于幼兒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意義深遠,幼兒家長應積極轉變自身觀念,重塑幼兒教育理念,充分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不能將幼兒教育單純局限于學習文化知識層面,而是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愛好興趣及動手能力,讓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實現健康發(fā)展。要著眼于開放式家庭教育視角,注重培養(yǎng)幼兒獨立能力,切忌過分溺愛孩子。同時,還應幫助孩子養(yǎng)成堅定的意志力及耐挫力。除此之外,家長應對情商、智商雙重發(fā)展的意義有充分認識,在現代社會里非智力因素對人成長發(fā)展的意義不容忽視,情商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對幼兒成長發(fā)展有著更為深刻的影響。所以家長應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養(yǎng)幼兒情感表達、溝通方式以及興趣愛好,讓幼兒性格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2)提高幼師專業(yè)素質
在幼兒成長發(fā)育過程中,幼兒教育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著積極意義,所以提高幼兒教育的實效性是當下幼兒教育工作者應關注的課題。幼兒教師首先應改革教育觀念,不斷更新理念,豐富個人知識儲備,提高專業(yè)素質與個人修養(yǎng),從整體上提高專業(yè)水平,才能真正推動幼兒教育健康發(fā)展。同時,幼兒園管理者可挑選熱愛幼教事業(yè)、有諸多特長的年輕教師人才,組織其參加幼教轉崗培訓,提高幼師團隊整體素質。組織開展教學技能比拼、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特色演講及優(yōu)秀課程評選等活動,讓幼兒教師在競爭和實踐中交流個人心得體會,提高教學技能水平。此外還可優(yōu)化幼兒園課程,結合幼兒實際情況和需求來設計、選擇課程。
?。?)深化家園互動
幼兒教育在新時期呈現出開放新特點,要想切實落實優(yōu)化幼兒教育的諸多策略,構建開放性平臺、深化家園互動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只有深化家園互動,才能達成一致、查漏補缺,共同引導、督促幼兒成長發(fā)展。首先應建立開放性的交流互動模式,優(yōu)化幼兒成長環(huán)境,才能切實提升幼兒園教學水平,從思想和行動層面對幼兒施加正向、積極的影響。開學初統(tǒng)一組織家長會,告知本學期教育目標、具體內容以及計劃選擇的活動形式,同時重視與家長溝通,雙方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幼兒。以培養(yǎng)自理能力為例,在學校教師指導孩子自己學會吃飯、喝水、穿衣等基本技能,同時也要和家長溝通,強調在家不要對孩子過于驕縱,讓孩子在家多練習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逐步提升其獨立自理能力。
幼兒是未來的希望,提高國民素質首先應著眼于幼兒教育。幼兒教師應積極提高個人專業(yè)素質和教學技能水平,推進幼兒素質教育,為幼兒成長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前提,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法奇.重新認識幼兒教育:一些基本問題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0(02):19-27
[2]鄭剛,馬樂.淺析陶行知鄉(xiāng)村幼兒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03):106-110+127
[3]程志龍.我國幼兒教育面臨的問題、成因和對策[J].學術界,2014(05):207-217
[4]程秀蘭,牟智佳.媒體技術在幼兒教育中應用的研究現狀與趨勢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3.34(10):4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