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我的驕傲無可救藥
- 來源:藝術與設計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國際羊毛標志大獎,馬凱,設計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6-09-05 14:20
“我以前可作了,有一年每天都必須穿裙子,換著花樣的穿裙子,不穿裙子就不開心。”而眼前的馬凱留著干凈的寸頭,戴著圓圓的眼鏡以及全套的優(yōu)衣庫……全身上下沒有一點fashion的樣子,卻像個大學生,仿佛“時裝設計師”這個頭銜根本與他無關。而就在前不久,Woolmark PrizeAward(國際羊毛標志大獎)剛剛公布了2017年亞洲女裝入圍的名單,馬凱是這兩名幸運兒當中的一個。不僅如此,馬凱更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與山本耀司合作過的設計師,在馬凱做個人品牌的2年里,一路有張宇、洪晃、崔丹等各路大咖“保駕護航”……“說句不要臉的話就是這么多大咖喜歡我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我跟其他設計師有不一樣的美學體系。”馬凱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異常的認真和謙虛,但我卻想到了那首歌——《我的驕傲無可救藥》,或許,真正的驕傲便是像馬凱這樣,對自己事業(yè)的全情投入與尊重吧。
坐下來的時候很自然而然的聊到了馬凱的成長歷程。馬凱成長于一個單親家庭,“我媽媽結過三次婚離過三次婚,她是一個強大到自我的女人,特別敢于接受自己。我特別佩服我媽媽。”內(nèi)心強大的媽媽一直專注做自己的事業(yè),也為小小的馬凱長大后的工作埋下了種子。“我小時候?qū)Σ嫉奈兜?,尤其是對自坯布的味道有很深的記憶?rdquo;那時,媽媽做的是裁縫的工作,當同齡的小孩還在玩泥巴的時候,只有四、五歲的馬凱已經(jīng)在幫媽媽掛馬尾襯了。而且,因為那時爸爸對媽媽的家暴,讓小小的馬凱對布堆有一種天然的安全感,“每次我爸打我媽的時候,我就往布堆里躲,那些布雜亂的堆在那里,但是對我而言卻有無比的安全感,聞到布匹的味道會讓我安靜。”
幼年時家庭生活的動蕩并沒有給馬凱的學習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兒時對畫畫方面才能的顯現(xiàn),媽媽早早的就送馬凱去天津的一位著名畫家那里學畫畫,也給他打下了良好的美學基礎。但幼年時的生活也讓馬凱一直都很自閉,不喜歡跟人交流。“直到高二的時候有一個特別喜歡我的老師跟我長談了一次,于是我就變的開始跟別人交流起來,到大學的時候就完全放開了。”特殊的成長經(jīng)歷,讓馬凱對待美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后來我媽媽就去做服裝貿(mào)易了,她出品的裙子大多有很多釘珠……我小的時候畫旗袍畫的可好了,延伸到現(xiàn)在從小就對那些釘珠、訂制情懷情有獨鐘,我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現(xiàn)在的果都是以前種的因。”
學霸的職業(yè)設計師之路
馬凱畢業(yè)以后就進了女裝品牌“例外”工作。“那時在北服面試,一個階梯教室,就錄取了我一個人。”說這話的時候,馬凱的臉上出現(xiàn)了少有的驕傲表情。四年多下來,馬凱漸漸的做到了主設計師的位置,然而,馬凱卻沒有很多“功成名就”的優(yōu)越感,反而有一種緊迫感。所以馬凱辭職,準備出國讀書。問他是否后悔時,馬凱卻說“這個其實不算什么,在我大學畢業(yè)的時候還拿到了法國高級時裝工會全額獎學金呢,學費全免,還給生活費,但為了當時的感情就放棄了。”馬凱說的時候特別云淡風輕,仿佛這是一件跟自己無關的事情。“當時所有人都覺得我瘋了,都說談戀愛在法國也可以談啊,但是對我而言,當時的那段感情,如果我去了法國,肯定也就分了。”在所有人都覺得馬凱瘋了的時候,媽媽卻十分支持馬凱。“我媽對于物質(zhì)本身也不看重,在我小的時候,即使我媽口袋里面只有7塊錢了也沒有在物質(zhì)上面為難過我,所以我對金錢沒有任何概念。我媽傳達給我的意思就是人就是要快樂。”
說起在倫敦的生活,馬凱形容自己像是一塊海綿,“在倫敦的生活特別棒,不管是歌劇也好,現(xiàn)代舞也好,各種展覽也好,自己就像是一塊海綿那樣去吸收所有撲面而來的知識和新鮮感,即使是去地下演出的酒吧也會覺得這樣的生活是那么的鮮活和富有魅力。”
“在前幾年的時候,我特別想做一個職業(yè)設計師,就像Marc Jocbs之于LV那樣。每季都有一個命題作文,然后自己盡可能將這個命題作文給寫好。”而跟山本耀司的合作恰恰滿足了他的這一個愿望。2012年,“例外”的創(chuàng)始人毛繼鴻先生與香港藝術家又一山人創(chuàng)辦了YNOT,邀請了山本耀司來作為主設計師創(chuàng)作新一季的服裝,而與山本耀司合作的中國設計師的人選,就落在了馬凱身上。馬凱坦言一開始面對山本耀司的時候也是粉絲心態(tài),他覺得山本耀司很像法國人,山本先生非常能說并且可以把自己的觀點表達的很清楚,而讓馬凱受益匪淺的就是他對衣服的尊重。“日本的工作室都特別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記得他們都做的特別認真,哪怕只是一次排練,山本先生的團隊還是打好聚光燈,像正式走臺那樣去排練,甚至他自己本人修一件襯衣都要修三個小時。”所以在馬凱的工作室,員工們也不可以拿“差不多”這三個字來掩蓋錯誤。這是馬凱對自己作為一個職業(yè)設計師的一個基本的標準。
美,有關于女人
2014年的時候,馬凱回國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女裝品牌M essential-all about love,Messential旨在探尋當代東方美學與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矛盾及統(tǒng)一。M essential即為I am essential。猶如一種宣言和自我肯定,意在表達對時尚的態(tài)度——放下設計,回歸本源;關懷日常生活,不取悅,不刻意;在閱歷中尋求自信,倡導為自己穿衣。All about love則是希望表達出,正是愛讓這個世界重獲自由,鑒定內(nèi)心的柔軟,用愛與分享來感受萬物,推崇精致的生活與細膩的表達。
馬凱喜歡給女人做衣服。“我喜歡的是女性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以后,眼神中有很多淡定和從容,而這些在過往的閱歷中還能透露出自信的女性,肯定是女人。”
于是,在2015秋冬中,“睜眼遇到第一縷晨光;抿晨茶后沁出的微笑;松散著頭發(fā)整理雜物;從容推門而出;街道中穿行的身影;結伴的歡喜;種種情景下女性的一天……”變成了馬凱的靈感來源;在2016春夏系列中,他將韓國導演金基德作品《空房間》的最后字幕變成自己品牌春夏女性的最好詮釋:當下的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還在借助別人的眼睛尋找自我。壓力,污染,浮躁,我們幾近被現(xiàn)實的一切所吞斥;每每當你放空眼神穿越斑馬線,每每當你在深夜癱坐在沙發(fā)上,這樣的狀態(tài)像是記錄般的曖昧;另一個我們,正在悄無聲息的生長;我們,太多難分清哪個是夢境,哪個是今時。而在2016年秋冬中,M essential將烏戈爾語族游牧女性的獨立精神在衣服里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她們硬朗寂寥的外表下有著一種細膩的柔軟。不對外過多地汲取,而更多地向內(nèi)生長。將細膩的,對比的力量融入設計之中,詮釋出一個外表新古典,而內(nèi)在思想當代的女性形象。
“這個社會本身,男人就應該是男人,女人就應該是女人,對于女性來說,無論你多粗曠或者很胖,但是心都是少女的,依然會有柔軟的一塊,這種情懷是需要社會去關注的。像媽媽那樣的女性就是我欣賞的女性。我不喜歡女孩的設計,喜歡女人的設計。”“所以人活著要有幻想。生活有各個層面和各個維度,珍惜各個微妙的瞬間。”
在采訪的最后,他給我看手機里的郵件——他的設計被國際殿堂級的買手店Opening Ceremony買走。我想,這便是對他最好的肯定。
?。ň庉嫞壕旁拢?/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