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院校經濟學基礎教學的幾點思考
- 來源:北大荒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思考,教學,效果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04-21 15:16
檀雅麗
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摘要:經濟學基礎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在高職文科專業(yè)的培養(yǎng)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考慮到高職院校實際學情,本文一線教學實際出發(fā),探討了經濟學基礎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包括:立足學情,有效教學;有重有輕,效果提升和提升教師本領,做到高屋建瓴,希望能為經濟學基礎教學提供一些意見參考。
關鍵詞:經濟學基礎;思考;教學;效果
分類號:F0-4;G711
教育部有關文件對高職教育定性為: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yè)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yǎng)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經過多年的經濟學基礎教學實踐,我們將教學中的一些思考,整理如下,希望能對其他高職教師教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立足學情,有效教學
?。ㄒ唬└呗殞W生學情分析
1. 總體上學習行為規(guī)范:多數高職學生在學習行為方面表現(xiàn)良好,例如不逃課、不抄襲作業(yè)、上課專注等。根據“學習通”中我們院系2023 級大數據與會計專業(yè)的經濟學基礎課程簽到情況,該專業(yè)的經濟學基礎課程設置在每年春節(jié)后第二個學期,所以截止目前上課次數為3 次,總體簽到率非常保持在94% 以上,個別班級達到100%。盡管簽到率還不錯,但同時也存在積極主動性不足的問題,部分同學上課前匆匆趕往教室的過程中,連教材、筆都沒有帶,課下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較低,推薦的圖書能夠完成閱讀的十分有限。
2. 學生之間學習投入的差異性較大: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不同層次、性別、狀況的學生在學習投入方面也存在顯著差異。例如,高中統(tǒng)招學生的總體學習投入水平普遍高于中職對口招生學生,女生的學習投入水平通常高于男生,部分留守兒童成長起來的學生學習投入明顯低于家長照護比較多的學生。學習投入的差異性,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學生的個人背景、學習動機、教育環(huán)境、教學方法等,不能簡單歸類,不簡單給學生貼標簽。
?。ǘ┙處熜枰龅接行Ы虒W
1. 提升教學理念: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一定的學科知識,同時也是教育學生做一名優(yōu)秀的社會公民。言傳身教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我們想要學生稱為什么樣的人,首先自己必須是什么樣的人。嚴謹、勤奮、正直、守信是我能夠給學生樹立和踐行的教學理念,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希望在其學習生活中,始終做一名優(yōu)秀的公民。
2. 轉變教學方法:教材中的知識是一定的,教學方法是不一定的。經濟學基礎具有非常專業(yè)性的內容,講授法是必不可少的,講清楚基本的概念、理論、和模型,才能讓學生對課程有準確的理解。同時要結合時代的發(fā)展,運用多媒體技術,結合線上線下內容,開展案例討論、答疑解惑、分組討論等方式,加深學生對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能夠將書本中的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3. 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因素是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教師需要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個人知識儲備,并具備反思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教師要秉持自己有一桶水,才能教一碗水的意識,積極在專業(yè)方面提升自己,學習中級、高級經濟學知識,提升自身的站位,才能更好的教授學生。
二、有重有輕,效果提升
1. 重心在于基本理論框架:市面上經濟學基礎教材較多,我們當前使用的為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家規(guī)劃教材,幾乎涵蓋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所有基礎知識。但是我們在教學中,側重于介紹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論框架,如供求理論、成本與收益分析、市場理論、市場失靈、國民收入核算、宏觀政策等。之所以這樣的原因是,經濟學基礎在多數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屬于職業(yè)技能基礎課程,設置的課時十分有限,例如我們院系市場營銷專業(yè)設置的經濟學基礎課時為45 課時、電子商務設置的教學課時為30 課時、大數據與會計專業(yè)設置的稍微多一些,為54 課時,考慮到國家假期等問題,實際上的教學課時可能比設置的還要少一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有輕重之分,否則全面開花,效果并不突出。
2. 重視經濟學的應用性: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教學中我們需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加深學員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均衡價格的應用中,我們會結合食品安全事件探討價格的變化情況;在成本收益分析階段,會結合一些上市公司的財報來分析成本情況;在市場失靈分析中,會結合網絡詐騙現(xiàn)象來解釋信息不對稱情況;在國民收入核算中,會結合我國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某一年國民收入核算表格來具體分析……,總之,在經濟學基礎的課程中,我們一定要重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加速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3. 提升綜合技能培養(yǎng):經濟學基礎中,有大量的圖表和一定的計算要求,考慮到高職學生的實際能力,我們會教授初級的EXCEL 運用能力,以及教授學生一定的網絡信息搜索技能,為其后續(xù)的課程學習提供幫助。同時,隨著大數據的迅捷發(fā)展,一定的數據處理能力也是學生必不可少的要求,積極推薦他們學習一定的統(tǒng)計知識和統(tǒng)計軟件技能,對其后續(xù)的工作會產生助推作用。通過課堂辯論、專題討論和小作業(yè)寫作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識別和評估論據的有效性,提升其邏輯思辨能力。
三、提升教師本領,做到高屋建瓴
1. 提升專業(yè)能力,加強知識進修
近年來,經濟學發(fā)展迅速,如行為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新結構經濟學等均有長足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關注和學習經濟學專業(yè)最新的學科動態(tài),用更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準。其次,要積極參加國家級或者省級等專業(yè)培訓,與國內其他院校的專家學者溝通交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術和教授技能,最后,有條件的院校和教師可以走出國門,學習國外同行的一些優(yōu)秀做法,全面提升個人的專業(yè)性能力。
2. 積極參加掛職鍛煉,提升雙師能力
職業(yè)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這就要求教師不能要具備專業(yè)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因此,鼓勵條件合適的教師,積極參加每年的掛職鍛煉實踐,走出校門,走進企業(yè),感受真實的經濟運作,將自己的所學知識和所教知識在企業(yè)實際運作和市場實際交易中,感知其生命力,從而能在自己的教學中,更加靈活有效的,將知識和現(xiàn)實結合起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善于總結,及時反思
通過積極申報和課程相關的教學研究項目,可以推動教師嘗試新的教育理念和技術,促進教育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可以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有助于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為實施個性化教學提供依據,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有助于驗證教育理論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總之,教學是一項教師和學生的雙向奔赴,應該依據學生的特點、課程內容、教學資源和教師的個人風格,通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相信會給學生呈現(xiàn)不一樣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未來成長帶來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順才,楊曼琳.BOPPPS+PAD 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改革中的應用——以“經濟學基礎”課程為例[J]. 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3,42(08):91-94.
[2] 邊藝,蘇小芳. 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的高職經濟學基礎教學[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3,(23):145-148.
[3] 張磊,趙玉琳. 對經濟學性質不同觀點的借鑒與思考[J]. 經濟縱橫,2022,(07):27-32.
[4] 辛怡,董琪,劉一鳴等. 基于OBE 理念的經濟學課程群混合式教學探索[J]. 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24,(01):51-55.
作者簡介:檀雅麗(1982—— ),女,副教授,教授課程:經濟學基礎
基金項目:2023 年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校級質量工程——《經濟學基礎》精品課程項目,項目編號:2023JPKC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