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
- 來源:比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高中生物,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07-27 20:18
王福清
?。ㄉ綎|省海陽市第一中學)
摘要:在高中德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對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生物學根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要保證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就必須對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使命進行全面的認識,并將其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有效地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支撐。文章論述了高中生物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并探討了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3- 7667 (2024)04-031-02
引言
新形勢下,高中生物學教師不僅要擔負起“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任,更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因此,在進行生物學教學時,老師要用學生喜歡的方法,將思想品德教育進行巧妙的滲透,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獲得更多的生物學知識,培養(yǎng)更多的品德,為他們將來做一個合格的國家的建設者奠定必要的職業(yè)基礎和道德素質。
1.高中生物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1.1.提升高高中生的道德素養(yǎng)
提高高中生的品德素質,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在紛繁復雜的網上信息中,保持頭腦的清醒和理性,作出正確的決策,實現更長期的發(fā)展;它可以提高學生的抗壓力水平,讓他們能夠正確地應對高考帶來的壓力,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時間,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辯證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2.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改革
將道德教育的有關內容有效地融入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能夠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能更好地適應新課程的要求。老師們要在具體的教學中,將生物學教育與德育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且在實際的操作中得到有效地實施,從而讓學生們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推動高中生物學教學的改革發(fā)展與有效地創(chuàng)新。
2.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
2.1.強化言傳身教,引導學生提升道德素質
在高中生物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想達到更好的滲透效果,就必須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要保證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自己的示范作用下,有相應的學習榜樣來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
教師要具有崇高的個性與吸引力,要有寬廣的心胸與廣博的知識,使學生對老師產生敬畏之心,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地跟在老師身后,積極地學習,這對學生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老師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以幫助學生們克服各種不良情緒或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解開心中的疙瘩,獲得更好的發(fā)展,促使他們養(yǎng)成更好的思想品德,這才能真正體現出高中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滲透效應。
2.2.定期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
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將生物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使他們能夠將生物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的生活觀;也可以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為他們形成吃苦耐勞,積極進取的優(yōu)良素質,提供必要的支撐和幫助。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高中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況,給學生們安排一些實際的練習,讓他們在實際操作高中會更多的生物學知識,從而獲取更多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例如,生物老師可以定期組織同學們進行種植和養(yǎng)殖,讓他們去周圍的野生植物園和學校周圍,開展相關的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例如,將學生帶到室外,對某一種植物的生長狀況進行調查,并將研究過程做好記錄,并在課上與同學們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要在烈日下走到植物生長的地方,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的照顧,導致植物受到傷害等等。為了更好地完成老師的教學任務,學生們需要主動地找到有效的提高方法。主要針對造成植株傷害,為使植株健康生長,同學們需對該植株的一切資料進行研究,以便對該植株進行最適當的照顧??粗@株植物慢慢地從最初的傷痕中恢復過來,煥發(fā)出勃勃生機,一種強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對他們的人生觀也有很大的幫助。
2.3.切實滲透科學精神,強化科學引領作用
高中生物教師在滲透德育的時候,要有效地滲透袁隆平的科學精神。教師自身要抓住高中生物教學的天然優(yōu)勢,將生物學自身的科學性表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科學精神的指導。比如,在教授雜交水稻等課程的時候,要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跡結合起來,讓學生們能夠全面地認識到袁隆平的科學精神,讓他們能夠深刻地理解雜交水稻中所蘊含的生物學理論內涵和技術要點,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袁隆平院士所取得的這一殊榮所蘊含的偉大意義和精神。
2.4.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
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為了全面滲透德育,有效地強化愛國主義精神的滲透與融合,這是必須的。高中生是祖國的明天,也是我們的期望,所以要保證高中生具有愛國意識和愛國主義,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出合格的接班人。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老師們要將我們偉大的生物科學研究成果以及有關的東西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開闊他們的眼界,讓他們更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我們的研究進展,也讓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充滿了自豪感和自豪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要將道德教育的有關內容有效地融入實際工作中,讓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地進行互動,能夠對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科學精神和探究精神,加深生命認識和意志素質,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姚靜靜.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J]. 試題與研究,2023,(25):13-15.
[2]宋科.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名師在線,2022,(05):4-6.
[3] 唐曉斌. 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探索[J]. 成才之路,2020,(06):22-23.
[4] 于明海. 高中生物教學德育滲透問題的實施策略[J]. 高考,2020,(03):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