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式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 來源:比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項目式學習,高中語文,教學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07-27 20:19
姜淑波
?。ㄉ綎|省海陽市第一中學)
摘要: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項目式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被廣泛地應用于高中語文,中學語文老師也要順應這一潮流,把它更好地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去,真正地提升教育質量。項目式學習提倡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在項目的支持下,使學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使他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高中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3- 7667 (2024)04-035-01
引言
項目式學習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旨在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它以具體的、可操作的“項目”為基礎,激發(fā)學生對已有的體驗進行獨立的、有計劃的、有計劃的探究式學習。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聯想、實踐、個性、責任感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1.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原則
1.1.過程導向
長期以來,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都有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項目式學習是一種注重活動的教學方式,它強調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大膽地去做,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吸收,改變自己的認識,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課程設計中,我們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多地關注于教學的過程。
1.2.合作互助
項目教學法相對于傳統的語言教學,具有較強的自主能力,可以讓學生自己去了解“項目”,并且能夠獨立地完成任務。但是,由于“項目”的工作量很大,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水平,建立任務群,然后按照各自的專長,將任務進行分割,讓小組成員進行協作,共同進行活動,因而,協作與互助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即在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2.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項目式學習的應用
2.1.采用多種策略,助力項目進程
第一,在課堂教學前,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境,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并使其產生持續(xù)的學習動機。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要從學生的生活和認識狀況出發(fā),創(chuàng)設的情景要讓學生感到真實可靠。此外,老師還要根據項目主題和項目目標,設計出一個讓學生們感興趣和有討論價值的框架問題,框架問題是貫穿在項目式學習中的,所以,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從淺到深,層層遞進,確保問題的開放性。第二,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綜合的學習資源;為此,教師應結合課題內容,選擇和組織各類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任務。
2.2.制定項目目標明確努力方向
在實踐中,要讓項目式學習真正地發(fā)揮出它的功能,首先要在對項目進行充分的分析之后,才能準確地確定項目目標,并合理地安排任務。一是要把課題的目標定為中等難度。課程目標的設定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適當地設定難度。二是要把工程的目的搞得很清楚。由于課程目標的模糊性,不能有效地掌握教學過程,也不能有效地實施“項目”學習。三是要實現“專題學習”的目的,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個性與發(fā)展狀況,來實現“專題”學習的目的。
在制訂課題目標之前,要從宏觀上對教學過程進行整體規(guī)劃,確保教學目標合理,從而促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一是要對教學過程和內容有清晰的認識,對課程的進程有清晰的把握;二是要對教學手段進行適當的選用。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校基礎設施情況,選用適當的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課題”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它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而要提倡學生從課堂中走出來,走向社會,從實踐中獲取知識。所以,對教師來說,場地的選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三是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并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工。
2.3.精選項目主題,提高學習效果
選題很重要。它應該根據學生的學情來選擇,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按照課題的指導,循序漸進地理解和運用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素質。在語文教學中,項目主題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指向“立德樹人”的目標,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認識自己,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個人素養(yǎng),加強語文教學和學生發(fā)展的聯系。與此同時,老師要指導學生學習運用多媒體,就拿作文教學來說,老師要指導學生根據寫作題目,及時從網絡上獲取相關的時事熱點和學習資源,使學生的思維不局限于課本,而是以教材為基礎,在更廣闊的信息視野中思考寫作內容,深化寫作內涵。
2.4.優(yōu)化評價方式,客觀衡量學生
在項目式學習模式中,教師應拋棄傳統的教學評估方法,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教師的評價要客觀,要全面,不能只是傳統的考試,而要有激勵性和導向性,才能使教學評價的功能發(fā)揮得更好。首先,在評價主體上,我們不能只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而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體現出來,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相結合,從多個角度,使學生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其次,在評價方法上,應采取多種形式,如匯報、討論、學習日志等。從評價標準上看,教學評價應從以結果為導向,實現由結果評價向過程評價轉變。重視設計、實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視,它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輔相成,顯示出獨特的價值。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學生在學習本課程的過程中,不僅要獲取知識,而且要提高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綜合素質,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項目式學習,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有效地促進學習過程。
參考文獻:
[1]叢文諾,鄭春鳳.項目式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漢字文化,2023,(S1):192-193.
[2] 沈俊高. 探析項目式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 作文,2023,(Z4):85-86.
[3]古再努·麥麥提.項目式學習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新讀寫,2022,(13):61-63.
[4]王斌彥.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語文課程項目式學習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1,(19):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