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小婕子伦流澡到高潮视频,无码成人aaaaa毛片,性少妇japanesexxxx,山外人精品影院

那些被發(fā)明的傳統

  • 來源:商周刊
  • 關鍵字:蘇格蘭,唐裝,旗袍
  • 發(fā)布時間:2015-09-09 12:31

  旅行中有一句話叫“入鄉(xiāng)隨俗”,說的是旅行者要尊重當地人的風俗和傳統。但如果我們有心的話,會發(fā)現其實很多所謂的“傳統”,并沒有那么古老,更非源遠流長,而是在近代由于種種目的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有學者將這種現象生動地形容為“傳統的發(fā)明”。

  到一個地方旅行,有些人刻意不去博物館,而是去吃當地小吃、穿當地服裝、參加當地人的聚會,追求他們眼中最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匚堵眯袝r,這些曾經深入當地生活的旅行者似乎很有談資。仿佛越是深入,才越接近文化的本質。但恰恰相反,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觸到的,都是被“發(fā)明”出來的傳統。于是你越是深入,誤解反而越深。

  許多偽造的傳統,有經驗的旅行者都能一眼看穿。比如古跡門口散落的小攤位上,大都會兜售工藝粗糙的佛像、首飾、服裝以及其他民俗產品;再比如在古村落的小溪邊,時常有當地人獻出的民俗舞蹈或是說唱藝術表演。這些所謂的民俗民風,最多不過是一種符號化的旅游產品罷了。而那些虛假的傳統,則隱蔽得更深,更不容易被覺察。甚至有時候,這些“被發(fā)明的傳統”在當地已經深入人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蘇格蘭的短裙。去蘇格蘭旅行的人往往被獨特的呢格百褶短裙所吸引,然而這種被視為蘇格蘭民族象征的服飾,卻和蘇格蘭民族的傳統毫不相干,而是一個英格蘭商人為了更好地管理蘇格蘭工人發(fā)明出來的。工業(yè)革命后,英格蘭人在蘇格蘭建立了工廠。對于那些伐木工或者看管熔爐的工人來說,傳統的蘇格蘭束腰披風變得很不實用。于是,一個聰明的商人羅林森簡化了束腰披風,將裙子與披風分離,再在裙子上打褶,這樣,輕便又便宜的短裙不久就在蘇格蘭百姓中間風靡起來。1745年,蘇格蘭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反對英格蘭人的暴動,反抗被鎮(zhèn)壓后,許多蘇格蘭的文化也連帶被禁止了,其中就包括發(fā)明出來才不過20年的短裙。

  越是被禁止的東西就越有生命力。在當時蘇格蘭的上層社會中,貴族們身著被禁止的短裙,竟然也成了一種時尚。這種時尚在禁令撤銷后則迅速被廣大中產階級所青睞。而與此同時,當年身著短裙工作的普通百姓,則早已穿上并習慣了更為便捷的緊身褲……如此看來,短裙這個被蘇格蘭人奉為民族傳統的服飾,不僅沒那么古老,甚至根本不是蘇格蘭的創(chuàng)造。

  中國人向海外宣傳自己的古老傳統時,民族服裝也是重要的一項。從最初的旗袍到流行的唐裝,再到最近剛剛興起的漢服,似乎五千年中華文明真的在這袍袖間舞動了出來。誠然,優(yōu)雅的旗袍、色彩明快的唐裝和風韻十足的漢服,都穿出了中國的偉大文明。但稍有了解的人也會明白,很多所謂的中華服飾其實也都是今人再造出來的。我們不應苛求所謂的原汁原味,任何文化的發(fā)展與變化都不會停滯。但比起蘇格蘭短裙,至少我們還能驕傲地說,唐裝是中國人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給我們發(fā)明出來的。

  其實,追尋那些被誤解的“傳統”倒是能成為旅行中有趣的調節(jié)劑。比如,哈佛大學校園里有一尊哈佛銅像。銅像基座上刻的字是“約翰·哈佛,創(chuàng)立者,1638”,但這句話里沒有一個是正確的信息。哈佛大學奠基是在1636年,而不是1638年;哈佛本人并非學校的創(chuàng)立者,而是主要捐贈者;銅像雕的也不是真的約翰·哈佛。但這絲毫沒有妨礙,甚至還增加了該銅像的吸引力。

  人在旅途中,躲開那些太過放肆的偽劣工藝品,時常用敏銳的目光搜尋被發(fā)明出來的傳統和風俗,也是一種很好的旅行享受。

  文/燕海鳴

關注讀覽天下微信, 100萬篇深度好文, 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