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 來源:比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方法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09-15 11:09
董志靜
(簡陽市實驗中學)
【摘要】新課標強調,在學科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廣大教師只有落實有效性教學的基本要求,才能將各個學科的教育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需要。而具體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必須要對初中語文教學體系進行全面優(yōu)化與調整,這樣才能貫徹落實新課改的基本宗旨。基于此,本文主要從落實教學主體要求、創(chuàng)新多元化教學模式、增加實踐教學比重這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旨在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提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3-7667(2022)4-008-01
引言:
不論哪個階段的語文教學,都在教育教學體系當中占據著基礎性地位,對于廣大語文教師來說,只有落實有效性教學的基本要求,才能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基礎優(yōu)勢,從而為其他學科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立足于有效性教學的基本要求,從初中語文教學體系入手,針對教學環(huán)境、課堂角色、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等進行優(yōu)化調整,確保實際教學情況滿足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從而獲得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科學方法。
1.改善教學環(huán)境,轉變課堂角色
眾所周知,教育教學活動主要包括三大要素,即環(huán)境、教師和學生,教學活動是否有效,與上述三大要素息息相關。在以往的初中語文課堂當中,普遍都是教師占主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嚴重弱化,這不僅違背了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還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要想促進語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提升,語文教師首先就要從教學環(huán)境和課堂角色入手,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也要轉變師生的課堂角色[1]。一方面,語文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空間,促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落實教學主體要求。以《皇帝的新裝》為例,在實際教學中,為了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參加角色扮演活動,教師可以扮演皇帝,讓學生扮演大臣,然后通過角色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這樣不僅有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對促進師生地位的轉變是極為有利的。
2.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完善教學功能
要想落實有效性教學的基本要求,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必不可少。從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來看,單一的教學方法根本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不僅限制了教學空間,而且還弱化了語文教學的教育功能。鑒于此,語文教師必須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引入多元化教學模式,爭取在完成知識傳授任務的同時,也能強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從而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2]。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濟南的冬天,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微視頻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讓學生在生動的教學資源當中感受濟南冬天的美好,從而深化學生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再比如,在教學《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主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闡明自己的觀點,并在意見交換過程中發(fā)散思維,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而且還能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這對增強思維訓練的整體效果是十分有利的。
3.開展實踐活動,聯(lián)系實際生活
實際上,初中語文教學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語文教學是否有效也取決于學生能否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換言之,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廣大教師必須要加強語文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也要拓展學生的實踐空間,這樣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多解決問題的實踐機會,進一步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3]。因此,廣大語文教師有必要對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結構進行優(yōu)化調整,不斷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并將實踐活動引入實際生活當中,這樣才能促進語文教學實效性的顯著提升。比如,在教學完《大自然的語言》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科學調研活動,讓學生深入大自然當中,總結一些實用性的自然規(guī)律,并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而強化學生的生活技能。通過這種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而且還能強化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最終為落實有效性教學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結語
綜上所述,有效性教學是新課改對廣大教育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對于廣大教育者來說,只有滿足上述要求,才能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要想滿足上述要求,就必須要從語文教學體系入手,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優(yōu)化調整,不斷完善語文教學結構和教學功能,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滿足有效性教學的基本要求,進一步實現(xiàn)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崔博亮.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0).
[2]韓峰.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8(04).
[3]應玉鳳.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