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 來源:中國教育與教學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析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06-12 21:14
黃聯(lián)杰
?。ò偕刑飽|縣平馬鎮(zhèn)上法初級中學)
摘要:初中是學生品德建設的重要時期,而此時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階段,叛逆心理逐漸顯露,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教育領導者以及班級組織者的重任,對學生開展關鍵性德育教學,從學習、生活等多個方面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改變傳統(tǒng)教育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本文針對當前初中生的特點進行分析探,索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重點。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析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286-6288 (2024)04-032-01
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更注重理論式的說,往往老師按照教學標準進行思想內(nèi)容宣講即可,但這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前初中所接觸的事物更加多元化,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廣泛,而正處于豆蔻年華的學生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而一些不良思想很容易侵蝕學生,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教育負擔更加重要,也需要班主任深入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成長規(guī)律,不斷的創(chuàng)新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教育指導,并應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細節(jié),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學習環(huán)境。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ㄒ唬┑掠虒W流于表面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我國都采用應試教育形式,因此傳統(tǒng)教育理念對當代的教師也有一定影響,很多班主任認為學生教育最主要是看重教學成績,而忽略了思想道德品質(zhì),因此德育教學往往流于表面,教師只是抽出部分時間進行理論性的說教,沒有針對學生的思想動向以及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化、合理化的探究,缺乏科學教育對策,因此總體上“形勢大于實質(zhì)”、“內(nèi)容大于效果”。
?。ǘ┑掠虒W體系不夠完善
初中是學生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一環(huán),承接小學、鏈接高中,因此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我國的總體德育體系還不夠完備,德育工作的開展也較為零散,雖然德育教育也作為班級管理的組成部分,但是老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學生學習成績等方面,一般只會針對個別同學的出格行為進行批評教育以及指正,但是沒有形成完整的德育教育目標和德育教育框架,同時初中德育教學也缺乏完整性和合理性,沒有跟上時代發(fā)展步伐[1]。
?。ㄈ┑掠虒W模式比較單一
初中不同于小學,學校和老師有了一定的升學壓力,同時學生的成績也是教師的評價重點之一,因此很多老師沒有太多精力和時間針對德育進行深入研究,一般只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內(nèi)容較為單一、古板、機械化,也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甚至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也無法達到想要的德育教學效果。
二、初中生的德育教學特點
初中生的心智和行為都不夠成熟,他們喜歡探索世界、了解世界,但是處于信息化時代的初中生無法分辨各種信息的優(yōu)劣,需要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同時初中生也處于青春期階段,有的時候過于死板的教學方式,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因此班主任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并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讓初中生感覺自己被尊重、被理解,同時也愿意模仿或?qū)W習老師的言行,因此班主任需要為學生建立一個模范榜樣,讓學生正視自己的優(yōu)缺點,在循序漸進的教育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水準。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工作開展策略探析
(一)以學生為教育主體,強調(diào)“以人為本”理念
當前的教育模式更強調(diào)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老師不能沿用以前的教學方法,也要杜絕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并站在與學生同一水平線上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注重學生的意見與建議。班級更像是一個大家庭,班主任作為家長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有一定的管理感和參與感,并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賦予學生一定的主動權(quán)和決定權(quán)。例如,在班級干部選定過程中可以采用民主制,而不是老師親自指定,并設定一段時間的試用期,通過老師和學生的考察后進行投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后期的德育教學具有鋪墊性作用[2]。
(二)注重教育融合情感,提高德育教學的時效性
初中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獨立思想,因此老師不能對學生的想法進行過多干預,而是要注重自身的引導性,因此就要求老師對于學生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家庭情況以及興趣愛好等為學生建立相應的檔案資料,深入的了解可以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建立起橋梁,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也會更加順暢。這個階段的初中生去了一定自尊心,因此老師在言語和舉止間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面對學生犯錯等問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情感融入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從思想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此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實效性[3]。
(三)樹立集體意識,強調(diào)學生的團隊精神
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以及家庭背景,因此顯現(xiàn)出來的個性也千姿百態(tài),老師在德育教學方面不能將學生“一視同仁”,而是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同時也要強調(diào)學生的班集體意識,注重團隊配合。無論在學習或課外活動方面,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班級的課堂秩序不允許破壞,班級的集體活動需要全力以赴,這些都是集體榮譽感、集體意識的外在表現(xiàn),老師要在日常的德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滲透,讓大家意識到班級是一個整體,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以班級為重,以此不斷強化班級凝聚力,這樣也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教學的效率。
(四)重視思想滲透,為學生樹立自身的榜樣
初中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斷能力,因此采用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反感,老師要盡量擺脫理論式的說教形式,注重潛移默化的教學引導,并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以此提高學生的自身道德修養(yǎng)。初中生具有很強的性格可塑性及模仿性,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受到學生的關注,例如在校園中老師隨手撿起垃圾放在垃圾箱中,也可以對學生引起情感共鳴,這樣就可以為環(huán)保意識教學提供自身的榜樣力量。
結(jié)語: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前初中生教育要注重“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班主任不僅要針對學生的成績深入分析,同時也要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并秉承理解、尊重、信任的教育理念,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借助自身的榜樣,幫助呵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也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路徑,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鳳花. 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chuàng)建探析[J]. 考試周刊,2020(73):167-168.
[2] 周俐.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實施[J]. 讀與寫,2020,17(27):265-266.
[3] 付翠寧. 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探究[J]. 讀與寫,2020,17(27):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