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韓記憶——體驗韓國電動汽車出行
- 來源:新能源汽車報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英語,實習(xí),稅收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5-07-07 13:36
2014年夏季,我結(jié)束了30多天的英語編輯實習(xí)生活,獨自離開南京譯林出版社?;丶液?,父母給了我一個驚喜:獎勵我一次旅行。我之前有過一些隨團游的經(jīng)歷,也嘗試過一次“當(dāng)?shù)仄磮F式”的云南梅里雪山雨崩徒步之旅,知道了旅行除領(lǐng)略異域風(fēng)光外,更應(yīng)感知異域文化的重要。于是,我提出了自己的“過分”期望:韓國十天自由行。
那天從常德坐大巴到長沙機場,然后直飛韓國,一路無眠。凌晨三點,我孤身一人飛抵仁川,一下飛機,我先用機場WiFi報平安。換了一些韓幣后,好友居然發(fā)來一張照片,她說她貼著車玻璃照的,窗外一片漆黑。一小時后我與半年未見好友在機場執(zhí)手相看淚眼,隨后坐上了前往全州的汽車。在瞌睡蟲的打擾下,我還沒意識到我的觸韓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作為汽車生產(chǎn)大國,韓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發(fā)展寄予了較高的期望,我的觸韓之旅當(dāng)然離不開電動汽車體驗。
目前,韓國電動汽車推廣以公共領(lǐng)域為主,包括一系列技術(shù)研發(fā)、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稅收支援、制度完善等舉措。韓國政府目前正嘗試各種商業(yè)模式來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如長期租賃、汽車分享、觀光租賃車、業(yè)務(wù)用車等。目前韓國民眾對電動汽車的需求為可用于近距離的上下班和上下學(xué)。據(jù)介紹,參與試乘試駕活動的民眾中有81.2%的試乘者對電動汽車持肯定態(tài)度,這也為韓國大范圍普及電動汽車奠定了堅實的民眾基礎(chǔ)。
對于民族感極強的韓國人民,“沒有缺點”的韓國國產(chǎn)品牌產(chǎn)品是他們購物的首選。此外,進口汽車在韓國售價高昂,維修保養(yǎng)費用也非一般民眾能夠接受。因此,90%的韓國人都將韓國品牌汽車作為他們購車時的首選。我在韓國短短的10天,真切體驗了韓國人的這種“韓車情結(jié)”。
到韓國后的前兩天,好友先帶我到全州轉(zhuǎn)轉(zhuǎn),來到她就讀的全州大學(xué)和她租住的小屋。我們吃完烤肉去逛她的校園,韓國的大學(xué)校園環(huán)境跟國內(nèi)大學(xué)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一進門就聽到學(xué)生在彈唱,身邊圍了一圈年輕人,我和好友也駐足欣賞了一會兒,又在自助機上買了兩杯飲料,借著幽暗的月光欣賞校園美景。校園里幾乎沒有高樓,花花草草倒是種了不少。校園里有許多石凳,韓國人喜愛脫鞋盤坐,在朋友的慫恿下我也嘗試了一會兒,確實感到身心舒暢,如若不是蚊蟲來擾,我甚至想席地而睡了。
第二天,全州下起了綿綿細(xì)雨,我倆乘電動公交車去了民俗村。韓國的電動公交車小而舒適,每個座位旁都有下車的按鈴,十分方便。
正值暑假,民俗村有不少游客。我越來越覺得,韓國人不論男女都很會打扮,滿街的帥哥美女確實讓人賞心悅目。晚上來到朋友與別人合租的房子解決晚餐,在我印象里,稚氣未脫的好友仿佛成熟了不少,炒幾個菜看起來得心應(yīng)手。我之前就了解到朋友的旅游資金全來自她在面包作坊里打工掙來的錢,異國的這段經(jīng)歷使她更自立、更自信。
來韓國之前,我一直想體驗韓國的演唱會文化,朋友便托人買了SMTOWN門票。我們在首爾吃喝玩樂了兩天,和其他約好一起看演唱會的朋友們碰頭后,一起去某個韓國明星開的烤肉店吃飯。韓國的一些年輕人喜歡玩到很晚,凌晨2點了,路上的pub還熱鬧著。大半夜我們一行人還開著導(dǎo)航去蒸拿房過夜。
在我過半的韓國行程里,我對韓國人的印象一直很好。上街問路,人們都非常熱情而有禮貌,而我感觸最深的便是來到釜山之后的經(jīng)歷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有時會對之前自己的偏見感到羞愧。
我和好友乘長途汽車抵達(dá)釜山時,已是凌晨3點,由于到達(dá)時間太晚,地鐵早已停運。而之前我在首爾南山塔,很不幸地把iPod落在出租車上,一路心情很壞。我們在附近找了個飯館,花了3000韓元隨便點了一份湯飯,就這樣湊活到天亮。熱情的老板娘問起我丟失物件的詳情,由于我們對韓語方言不熟、她對中文和英語又不懂,準(zhǔn)確溝通有些困難,于是她二話不說開始打電話,電話那頭的姐姐用英語跟我交流,并承諾幫我報警。我起先以為姐姐是接線員,后來跟老板娘聊起,才得知那是她女兒。我們沒有韓國手機,就只好記下姐姐的電話,用公用電話與她保持聯(lián)系。事情至此,我已十分感激,并不抱有任何找回iPod的希望。
天亮之后,朋友帶我去釜山有名的寺廟拜佛,由于整晚沒睡,我們在寺廟里的小石凳上睡了幾個小時,便起身四處逛逛。其間,我們偶然遇到一位長期來寺廟當(dāng)志愿者的老爺爺,他聽到我們說中文,便特別熱心地帶我們參觀,還說起自己多年前去中國的經(jīng)歷,中文也能說上幾句。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多么奇妙,旅游能使素不相識的人有生活交集,并裝點各自的人生,讓人感恩命運。在釜山兩三天的經(jīng)歷讓我更加感受到釜山人民的助人為樂,在地鐵上、公交上打開地圖和朋友商量路線時,釜山人總是主動幫忙,對待外國人十分友好。
在啟程回首爾的那天,我收獲了一份意外驚喜。那位姐姐真的在首爾塔腳下的警察局給我找到了iPod。是出租車司機自覺上交的,還是乘出租車的客人自覺上交的,抑或是還用過交通廣播電臺尋找失物,我都不得而知。警察局在無法查到物件失主時還幫忙保管數(shù)天,不知那位姐姐又是如何從外地聯(lián)系到首爾南山塔警察局的……
肖子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