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常規(guī)的特納獎
- 來源:名匯FAMOUS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特納獎,Assemble,藝術家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5-12-30 17:46
12月7日, 英國最重要的藝術獎“特納獎”(Turner Prize)2015年度大獎如期揭幕。來自倫敦的建筑設計團體“組合”(Assemble)憑借其對利物浦Toxteth地區(qū)進行的再生改造而獲得了提名,最終摘得本年度“特納獎”。
舊城改造項目怎么能夠成為當代藝術?當特納獎最終公布了今年的獲獎結果時,難免又讓自己處于輿論漩渦。這也并不是特納獎第一次引發(fā)話題,作為英國重要的藝術獎項,特納獎一向以它的評獎而“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們致力于通過每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選出四個還未被市場與學術知曉的、50歲以下的視覺藝術家,然后早早對外公布,利用半年的時間讓世人與媒體發(fā)酵信息,最后公布終選贏家。該獎項由英國泰特美術館創(chuàng)辦,從2004年開始把獎金定在四萬英鎊(合人民幣40萬)。
今年的這個評選結果,是特納獎自1984年創(chuàng)辦以來,從最嚴格意義上來說,首次頒給非藝術家(小組)。今年的特納獎之所以更加讓人吃驚,反倒是因為其被頒給了完全不“先鋒”“前衛(wèi)”的、甚至連藝術都稱不上的建筑團隊組織。建筑師參與社區(qū)改建,很多人認為這分明就是社會問題的延伸,怎么能是當代藝術的范疇?不過,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也可以說意味著特納獎一貫的反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今年的獲獎者Assemble團體,成立于2010年,由18名30歲以下、來自建筑領域的從業(yè)者組成。近年來,他們讓一條被閑置的高速公路地下道變身成為了藝術場地;也曾將英國倫敦一個廢棄的加油站改造成了電影院。在英國格拉斯哥,他們利用泥巴、金屬垃圾等材質建造了一個冒險樂園,還把一個廢棄的維多利亞時期的澡堂改造成了金史密斯學院的畫廊。
獲獎者Assemble團體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家”。甚至連在得知被提名時Assemble團體也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在此之前他們根本沒有把自己視作“藝術家”?!暗降姿囆g究竟是什么其實并不重要,身份標簽在作品本身面前一文不值”,他們后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令其獲得這項藝術大獎的作品,是他們今年在英國利物浦的格蘭比(Granby)四街所做的社區(qū)和房屋改造計劃。這里的200多座房屋由于多年以來積攢下來的社會歷史問題,長期破敗不堪,它是一個曾爆發(fā)過警民沖突的片區(qū),也因這場沖突走向衰落:房屋破敗、垃圾遍地、居民搬走,留下一片荒涼和一個由不肯搬走的老居民們組成的C.L.T.機構—他們通過清洗街道、種植、彩繪來向政府表達不滿。本地居民在2001年時決定放棄對政府的期待,而聯(lián)手自己出資進行再造工程。
格蘭比四街的境況一直到 C.L.T.邀請Assemble參與改建,才有了新的生機?!八麄兛倳蟹浅C畹狞c子,也不會要求把所有舊房子修成一樣,而是一點一點把每個房子改得可以居住,各有特點”,C.L.T.這樣評價Assemble的工作。
Assemble的成員對這片區(qū)域的更新基于“可持續(xù)和增量的愿景,對當?shù)匾延械淖》?、公共空間進行翻修?!盇ssemble的具體工作從接到修繕、翻新到房屋的重建,甚至細致到重新制作安裝門把手、架設樓梯等。
他們用“藝術的方式”所進行的一項社區(qū)改造。擁有跨越藝術、建筑和設計的創(chuàng)作實踐,Assemble團隊與當?shù)鼐用窆餐瑸榉课萘可碇谱鞔善?、壁爐擋板、家具、紡織品、燈具等來充實舊屋,使之呈現(xiàn)出簡潔和干凈的整體審美風格。他們并不遵循大多數(shù)建筑師的潮流或某種公式,而是詮釋出藝術家和建筑師如何融入社區(qū)、如何在更廣闊的社會范圍內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截至得獎前,該團體已經與當?shù)鼐用窆餐亟?0所房屋。除此之外,新的街道規(guī)劃和工作坊、市集的活動設立也帶動了地區(qū)的活力,使居民重新掌控了自己的社區(qū)。
讓Assemble獲獎的原因還有一點,是他們不僅用設計給了格蘭比四街新的樣子,還重新賦予這個街區(qū)生機與活力:讓更多人參與到建筑改造工作里面,提供工作機會;開設 Workshop 給居民做手工培訓,讓他們擁有謀生技能,然后給做好的家居用品提供展覽、銷售機會。
除了內部改建,Assemble也給房屋進行新的涂刷,周邊種上植物,營造生機感。如果兩棟毗鄰的房子已經沒辦法再住人,Assemble就會把它們打通,然后做成可以種植物、蔬果的溫室?!爸匦录せ钫麄€街區(qū),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還會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嘗試和證明”,這是Assemble對整個格蘭比四街改造項目的構想。
有評論者指出,Assemble并不是在應對一場畫廊展會,他們的作品沒有局限于對藝術世界的關注,而是集實用性和啟發(fā)性于一身。這讓藝術變得更具個人化特色,標志著藝術創(chuàng)作從離開畫廊到走進大眾群體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特納獎評委會盛贊Assemble的做法“是城市再生、改造、發(fā)展得最接地氣的做法,以此抵抗企業(yè)化行為”。評委會還補充說:“Assemble組合借鑒了藝術、設計和建筑領域長久以來團隊合作的傳統(tǒng)。他們提供了社會如何運作的多選模式。Assemble和利物浦Toxteth地區(qū)當?shù)鼐用裰g的長期合作展示了藝術實踐的重要性,并能驅使形成重要社會議題?!?/p>
“特納獎”評委之一,米德爾斯堡現(xiàn)代藝術學院主任阿里斯戴爾·哈德遜(Alistair Hudson)認為,Assemble摘取特納獎桂冠并不令人意外,Assemble的作品未遵循陳舊的藝術創(chuàng)作模式,充滿了創(chuàng)意性和巧妙性,并有著實際的用途。贏得“特納獎”是認可Assemble作品的最好的證明,“這本就是一個什么都能成為藝術的時代,為什么不能是一幢房子?”
而像這樣的改造項目,對Assemble而言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最近Assemble的新項目就是要把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一個舊澡堂改建成畫廊。這個大部分成員都來自劍橋大學建筑設計專業(yè),卻都沒有成為英國注冊建筑師的團隊,天然帶著一種非主流的態(tài)度:他們沒興趣去修大廈豪宅(當然沒有注冊建筑師也沒法做這個),而是樂于展開各類獨立項目,用有趣而有用設計改變建筑、人、社會的關系。
如果能通過改造這個幾乎被政府和大眾遺忘的殘舊街區(qū),展示屬于建筑空間的重塑性、人情味,有什么不好呢?與Assemble相比,不作為也許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撰文_T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