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蛋吧,內耗君!
- 來源:客戶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客戶,客服,情緒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2-10-30 16:41
客服工作每天要面對不同類型的客戶,客戶的性格、訴求、態(tài)度等都具有不確定性,客戶的問題極有可能超出我們的處理范圍,客戶的情緒也可能突然不受控制,而話務代表在服務中仍要保持友好的態(tài)度與專業(yè)的素養(yǎng),所以壓力非常大。
長期處于壓力中,很常見的一個表現就是情緒內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喪”,表現的形式有腦海里不停出現負面想法,而且越想越難受。今天筆者會用心理學知識結合客服工作的特點,陪大家一起趕走“內耗君”!
一、了解“聚光燈效應”,活得更灑脫
聚光燈效應,又稱焦點效應,是1999年季洛維奇和薩維斯基提出心理學名詞。指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自己頭上有個聚光燈,一舉一動都像明星一樣被人關注著,尤其是出丑時,其實沒有人會像你那樣關注自己,就像吳某凡出事了或鄰居的假發(fā)被風吹掉了,這些事并沒有我們晚上吃什么重要。
小Z是一名新入職的客服代表,每天都處在擔心中,極度內耗,擔心自己不會聊天,跟同事相處不好;擔心總是問班長和師傅們業(yè)務,會引起大家反感;擔心接電話不熟練,被客戶笑話……這些擔心就像一盞聚光燈,照淡了小Z的睡眠和食欲,其實在跟同事的相處中,以誠相待,同事會感受到你的真誠;遇到不懂的業(yè)務虛心請教并做好筆記,班長和師傅們會發(fā)現你的改變;接續(xù)過程中告訴客戶自己是新人請求諒解并在業(yè)余時間多學習業(yè)務提升能力,把頭頂的聚光燈熄滅,自然會活得更加灑脫。
二、“未完成情結”,需要畫上句號
完形心理學有一個“未完成情結”的概念,指的是由于這些情感在知覺領域里并沒有被充分體驗,因此就在潛意識中徘徊,而在不知覺中被帶入現實生活里,從而妨礙了自己與他人間的有效接觸。
有一個心理學試驗:在地上鋪了一張白紙,在上面畫一段圓弧,經過白紙的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拿起筆補上線段,讓圓弧成為一個完整的圓。更令人驚奇的是:大猩猩也有這樣的癖好。人類天生就有將事情做完,讓需求得到滿足的傾向。而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時產生的未滿足的需求,便是我們每個人的“未完成事件”。需要強調的是,心理層面上的“未完成事件”是一種情結,非指日常生活中沒有完成的事情。
未完成的事,未告別的人,都像一段段圓弧一樣在我們的潛意識里,我們會期待將它補齊,如果無法補齊,便會成為內心的一種創(chuàng)傷,這些創(chuàng)傷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生活。電影《前任3》中男主角孟云與女主角林佳在戀愛中約定要一輩子在一起,如果分手孟云就像至尊寶一樣去最繁華的街道喊一百遍“林佳我愛你”,林佳就吃芒果過敏到死,后來感情淡了,兩人分開后都沒有辦法開始新的感情,直到孟云真的到最繁華的街道,戴上金箍哭喊“林佳我愛你”,而林佳也故意吃芒果過敏到差點死去,兩人用之前約定的方式進行了告別,之后才各自開展了新戀情。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有某段感情無疾而終但未告別,有某個特別想念的朋友沒有見,或者還欠某人一句道歉沒有說出口,甚至是某個難纏的客戶讓自己很受傷……但現在很難找到當事人再去完成告別或道歉,心理學上有一種療法叫“空椅子”,是當事人在自己面前擺一張椅子,想像對方坐在椅子上,把心里埋藏的話對空椅子說出來,畫完自己內心的“圓弧”,療愈“未完成情結”帶來的創(chuàng)傷。
三、認識不合理情緒,提升格局
合理情緒療法,是20世紀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國創(chuàng)立,他認為不合理信念的幾個特征是: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客服工作中常見的不合理情緒有“電話不應該這么難接”“我都這樣為客戶考慮了,他不應該為難我”“客戶沒一個好東西”“業(yè)績這么差,我真是個沒用的人”。
當我們出現不合理情緒時,需要意識到現實中凡事都有例外,對于“絕對化要求”,我們可以適度降低期望值,不過度要求,認可現實中出現的各種例外情況;而“過分概括化”,我們需要意識到在黑與白之間,仍然有很多可能性,了解事件出現的概率性;“糟糕至極”是出現一件不好的事情時便認為目前的狀況已經糟透了,其實凡事都有兩面性,多看積極的一面,事情往往會有轉機。
小E是一名值班長,因為部門分工調整,所在的班組被解散,當領導通知小E暫時無值班長工作讓其擔任時,小E的情緒崩潰了,他想到自己兢兢業(yè)業(yè)工作了四五年才當上值班長,在班長崗位上表現也很優(yōu)異,憑什么自己這么倒霉,果然職場都是黑暗的,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
此時小E的情緒中就有多種不合理情緒,比如“職場都是黑暗的”,便是“過分概括化”的不合理情緒,而“職業(yè)生涯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則是“糟糕至極”的不合理情緒,小E在多種不合理情緒的作用下陷入內耗而無法正常工作,于是請假休息了,當他正在傷感時突然接到電話,因為他一直表現優(yōu)秀且現在班組由于工作原因解散,因此任命他為代理主管,小E的壞情緒一掃面空,想到之前幾天自己的渾渾噩噩,小E覺得自己特別傻氣。
負面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之一,適度的負面情緒反而對我們有積極的作用,可以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就像卡倫霍妮在《我們內心的沖突》一書中說的:“因為憂慮、苦悶過,才倍感內心平靜的曼妙;因為猶豫、懶散過,才發(fā)現人生越自律越自由。所以說負面情緒是人生這場饕餮盛宴的佐料,不可多,但也不可無。”但如果負面情緒一直無法調節(jié),形成了內耗,則會對我們產生傷害,所以熄滅頭頂的“聚光燈”,勇敢做自己,解決“未完成”,愈合創(chuàng)傷,認識“不合理情緒”,讓“內耗君”消散于無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