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 來源:北大荒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語文,課堂,創(chuàng)新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10-06 15:13
格日毛
貴南縣城關寄宿制小學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氛圍越來越輕松,模式越來越創(chuàng)新。將體驗式教學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將體驗式教學模式和閱讀教學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更能開發(fā)學生的閱讀潛能,使學生建立閱讀學習的信心。將體驗式教學法的價值發(fā)揮到極致,還需要一線教育工作者全面鉆研教學內(nèi)容,關注學生的真實需求,用體驗式教學法推進小學語文課堂的更新。
關鍵詞:體驗;閱讀;語文;課堂;創(chuàng)新
前言:
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倡導將課堂還給學生,更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體驗式教學法,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肯定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主體地位。在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實踐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會越來越開放,對閱讀內(nèi)容有個性化的理解,且收獲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能夠早日成為閱讀學習的主人。
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加強思維發(fā)展
根據(jù)閱讀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對于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興趣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利用體驗式教學法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情境特性。這些情境,能夠促進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站在作者的角度,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從而實現(xiàn)語文閱讀內(nèi)容的內(nèi)化和情感力量的獲得。要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師要在課前分析閱讀內(nèi)容與小學生理解能力之間的契合之處。從小學生熟悉的內(nèi)容入手,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自愿地閱讀文章,獲得個性化的閱讀感受。在課文情景之下,學生有更大的空間進行自主思考,他們通過閱讀獲得情感頓悟,通過閱讀加強自身認知,不僅能夠提升語文學科能力,還能提升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發(fā)展思維能力。
像在講解《葡萄溝》這篇文章時,教師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分析,了解課文是圍繞“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這一主題進行描述的。文章通過描述葡萄成熟的景象與葡萄干的制作過程,表達著作者對這一地方的喜愛。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在課前,教師預設一張繪畫作業(yè),讓學生畫一畫他們最喜歡的葡萄和與葡萄相關的各類要素。在教學之時,教師引導學生們將自己的畫作張貼在教室的各個地方,共同創(chuàng)設葡萄溝類似的情景。在以葡萄為主題的情景下,教師可以與小學生討論葡萄的成長過程,葡萄的口味和外觀等。通過欣賞同學們的畫作,將教室想象成一個盛產(chǎn)葡萄的地方。于情境之下閱讀文章,能夠加強小學生與閱讀文章之間的聯(lián)系,更能使學生快速理解作者對葡萄溝的喜愛。
二、組織表演活動,優(yōu)化學習體驗
小學生正處于表演欲較強的成長階段,在利用體驗式教學法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M織一些課本劇表演活動,給小學生表演的機會和舞臺,促進小學生在課堂中彰顯個性。與傳統(tǒng)的閱讀講解方式相比,表演活動更能調(diào)動起小學生的積極性。在準備表演的過程中,他們不僅需要自主閱讀文章,與自己的表演團隊一起分析文章內(nèi)容,確定每一位人物的具體表現(xiàn)和臺詞。還需要反復熟悉閱讀文章,在練習表演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閱讀收獲。作為一線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興趣點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夠成為課堂的主人,具有課堂參與欲望和參與經(jīng)驗。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文閱讀學習體驗。在表演活動中,每一位小學生都是文章的理解者和個人想法的表達者。他們內(nèi)在的情感和外在的表演活動,都是其閱讀學習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集體性的表演活動,與傳統(tǒng)的自主閱讀和完成閱讀題目類型的學習方式相比,小學生還能發(fā)展自己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邏輯能力、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從而建立更強大的語文學習信心。
像在講解《賣木雕的少年》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此故事的理解,對故事中的人物進行性格分析。并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這一故事更多的可能性,引導學生續(xù)寫或改寫故事,也鼓勵學生按照故事原本的模樣進行課本劇的匯編。以閱讀學習為基礎,促進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課本劇中添加更多的個性化要素,有助于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將語文閱讀學習視為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在未來的閱讀過程中,積極主動的提出個人不同想法。
三、巧設閱讀問題,融入閱讀體驗
課堂問題,是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教學活動深入發(fā)展的重要資源,在任何課堂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體驗式教學法,教師要通過課堂問題的科學設置,促進學生主動思考,與文章融為一體,感受作者寫作的目的和心情。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可以體驗知識的獲取和應用過程,讓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快速提高,提升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像在學習《伯牙絕弦》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播放《高山流水》這首曲子,讓學生辨別這是什么樂曲。并針對樂曲的旋律和曲調(diào),感受樂曲所表達的含義和情緒,猜測故事的情感基調(diào),帶著對樂曲的感受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設置與內(nèi)容主題密切相關的問題和豐富的課外資料,促進學生閱讀體驗的豐富。像分享一些伯牙與子期相遇的課外資料,讓學生思考“伯牙心情如何?在接下來的對話中,伯牙會對子期說些什么?”,將問題融入到閱讀內(nèi)容中。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法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促進學生掌握從閱讀中提取知識點的方法,更能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和邏輯,推進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體驗式閱讀法,是利用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語文學科教育特點的全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學習與體驗,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深入?yún)⑴c閱讀學習活動,才能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申萬春. 基于體驗式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J]. 學周刊,2022, 21(21):115-117.
[2] 勞穎明. 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J]. 廣西教育(義務教育),2021(3):48-49.
[3] 劉麗. 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應用探究[J]. 讀與寫, 2021,18(23):55.
[4] 李木文. 基于”體驗式”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J].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12):96,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