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小婕子伦流澡到高潮视频,无码成人aaaaa毛片,性少妇japanesexxxx,山外人精品影院

顧瑛研究三題

  • 來源:中國書畫
  • 關(guān)鍵字:顧瑛,玉山雅集
  • 發(fā)布時間:2016-04-14 16:18

  編者按:文人雅集,是古代文化生態(tài)的亮麗風景。繼東晉“蘭亭雅集”和北宋“西園雅集”之后,矚眾目者當屬元代“玉山雅集”了,其規(guī)??芍^超今冠古。玉山雅集召集者顧瑛是一代奇人,既商且儒,于昆山筑“玉山草堂”,耗費大量資財收集古書名畫、鼎彝珍玩,群簇文人雅會,連續(xù)20余年不斷,計50余次雅集活動,前后140余位文人參加,詩人、學者、書畫家群賢畢至。對玉山雅集的認識,后人有不同解讀,但主持者顧瑛之作為,無不彰顯其不遺余力承繼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下層文人之古道熱腸。彼時政治背景,玉山雅集可謂漢族文人的心靈掩體和溫馨港灣。顧瑛而立時已成巨富,此后致力藝文,40歲后在玉山草堂園池、亭榭、館閣間日夜置酒,高朋滿座,詩書唱和,成為元末東南文化盛事。明初,隨著顧瑛謫居臨濠,抑郁而終,玉山雅集以及《玉山名勝集》《玉山名勝外集》《玉山倡和》《草堂雅集》《玉山璞稿》等詩文巨制終成為無法消退的歷史記憶。本期專題“顧瑛與玉山雅集”,將繼續(xù)深層解讀這一歷史高會,尤其顧瑛文武兼善,官場生態(tài)中亦輕駕熟路,尤其輕財好義,禮賢下士,堪稱古今富商榜樣。專題的5篇文章,頗值得玩味咀嚼。

  玉山草堂在昆山西郊、陽澄湖東岸,是昆山巨富顧瑛的私家園林。顧瑛(1310-1369),名阿瑛,又名德輝,字仲瑛,昆山人。顧氏為東吳大姓。顧瑛家世顯赫,才干過人,不但經(jīng)營田產(chǎn)、商業(yè),還從事海上貿(mào)易,與州、府、行省官員都有聯(lián)系。30歲時,顧瑛的興趣轉(zhuǎn)向文藝,“讀書積學,臨帖賦詩,堂序幾案列三代彝鼎、唐宋人書畫”〔1〕。40歲以后,他將田業(yè)交給子、婿打理,自己則在界溪舊宅之西,以玉山草堂為核心營建園林。其址在今江蘇昆山西郊傀儡湖邊,東望玉山,西鄰陽澄湖,南側(cè)是黃金水道婁江。

  從至正八年(1348)開始,擁有文人和富商雙重身份的顧瑛,把舉辦玉山雅集作為他后半生的事業(yè)。他以玉山草堂為中心加以擴建,到至正十年(1350)完工,形成釣月軒、讀書舍、湖光山色樓、書畫舫等三十多個景點。初名“小桃源”,落成后定名“玉山佳處”。庭館綿延數(shù)里,有山水亭臺之勝,有花草珍禽之奇,有書畫文玩之美,還有耳目聲色之娛。凡有文藝名家過往吳門,顧瑛都設(shè)法邀請他們到玉山草堂作客。

  玉山草堂擴建以后,規(guī)模很大,有亭館數(shù)十處,成為元代江南園林的典型之作。漫步園林,名家墨跡隨處可見?!懊刻幐饔写禾粚?,阿瑛手題也。記必名公,詩必才士,雖篆隸二三字亦必選當代名筆。”〔2〕玉山佳處各景點的楹聯(lián)都出自主人顧瑛之手,而匾額必出自當時名家,這從顧瑛輯《玉山名勝集》中記載也可得到驗證。如“玉山草堂”為虞集隸書,“芝云”、“小蓬萊”、“碧梧翠竹”、“君子亭”、“澹香亭”為趙孟頫篆書,“秋華”為鮮于樞書,“可詩齋”、“釣月”、“種玉”為杜本隸書,“拜石壇”、“寒翠所”為達兼善書,“玉山佳處”為馬九霄篆書,“讀書舍”、“浣花”為趙雍篆書,“湖光山色樓”為趙奕篆書,“書畫舫”為吳睿篆書。修建玉山佳處時趙孟頫已故,其墨跡或來自顧瑛的收藏,或來自朋友的支援〔3〕;其他名家墨跡都是專門為顧瑛題寫。其中書畫舫,是專用于書畫收藏、欣賞和創(chuàng)作的,“中無他長物,唯琴瑟筆硯,多者書與畫耳”〔4〕。

  至正八年(1348)至十二年(1352)是玉山雅集的高潮期,過往吳門的各地名流,經(jīng)常造訪玉山草堂。每次雅集的人數(shù)并不多,通常五六人至十幾人,但相當頻繁。明確有時間可考的雅集,至正八年有7次,九年有5次,十年有22次,十一年有12次。至正十二年,江南陷入戰(zhàn)亂,玉山雅集由盛轉(zhuǎn)衰,這年有7次?!?〕至正十四年(1354),顧瑛以布衣起,協(xié)助水軍副都萬戶董摶霄佐治軍務(wù),海運漕糧,他的經(jīng)世致用之才再次顯現(xiàn)出來。江浙行省要委任他為知州,顧瑛不愿受公務(wù)束縛,堅辭不受。至正十六年(1356),張士誠部下“兵入草堂”之后,顧瑛奉母到吳興商溪(今歸安縣雙林鎮(zhèn))大慈隱寺避難,母喪后重回玉山。幾年后顧瑛挈家避居嘉興合溪草堂,雅集也在時斷時續(xù)地進行。吳江的“水西清興”,杭州的“西湖梅約”,顧瑛都是其中主要人物,似乎也可看做玉山雅集的延續(xù)。

  在十幾年的時間里,玉山雅集的參與者將近400人,留下文學作品的有270余人〔6〕。著名者有文學家張雨、鄭元祐、楊維楨、郭翼、郯韶、袁華、張翥、陳基、袁凱等,畫家黃公望、王冕、倪瓚、張渥、王蒙等,曲家張可久、高明、顧堅等,還有蒙古、色目人如昂吉、聶鏞、薩都剌、泰不華、馬九霄、邾經(jīng)等。這些雅集賓客大多是文學家兼藝術(shù)家,使雅集成為綜合性的文學藝術(shù)活動。楊鐮先生根據(jù)顧瑛輯《玉山名勝集》《玉山名勝外集》《玉山倡和》《草堂雅集》,袁華輯《玉山紀游》以及顧瑛《玉山璞稿》等書統(tǒng)計,與玉山雅集有關(guān)的詩歌在5000首以上。元末文人每感嘆生命易逝,良辰不再,戰(zhàn)亂又給了特殊的生命體驗,遂希望借助詩文書畫來實現(xiàn)生命價值。顧瑛不遺余力地搜集玉山雅集詩文并刊印出版,不能不說有這樣的考慮。

  一、楊維楨與玉山雅集

  不可否認的是,玉山雅集的成功,一方面由于主人顧瑛的輕財好客,另一方面也由于楊維楨巨大的號召力。玉山雅集在至正八年(1348)頻繁舉行,并擴建玉山佳處,與楊維楨實有莫大的關(guān)系。

  楊維楨和顧瑛的結(jié)識過程,在《元詩選》收錄的倪瓚《因吳國良過玉山草堂輒賦長句奉寄》詩后,有一段小注:

  玉山主人欲延楊鐵厓于家塾,鐵厓報曰:必得當世清雅高潔之士如倪云林者,以一札至,即如約耳。玉山因托云林素相習者,操舟出,邀至玉山家。玉山已構(gòu)別業(yè),悉如蕭閑、清閟之制。云林驚喜,請見玉山。玉山告以鐵厓之意,欣然致書焉。自是三人相與結(jié)歡,往來無間。〔7〕

  這段文字繪聲繪色,然大有疑問。原因是:一、在倪瓚詩集(如清康熙城書室刊本《清閟閣集》卷六)中此詩并沒有注,不知注為何人何時所添;二、倪瓚是否去過玉山草堂尚無定論,至少在至正八年(1348)楊維楨參與玉山雅集時,倪不曾去過;三、楊維楨去玉山草堂之前,已經(jīng)認識顧瑛,不需要通過他人代為邀請。

  目前所知楊維楨與顧瑛最早的見面,在至正八年(1348)正月二十二日,楊維楨“偕昆山顧仲瑛、郯九成,大梁徐師顏燕于吳城路義道家”〔8〕。既說“偕昆山顧仲瑛”,應(yīng)當已經(jīng)認識并且相約同集。在這次筵席上,楊維楨即席賦詩,顧瑛同賦〔9〕。

  隨后,顧瑛邀楊維楨等同游虎丘,因雪未果。遂于二月十九日修書邀楊維楨赴昆山,楊維楨與郯韶次日乘舟抵達玉山草堂。登岸之后,主人先陪他們在庭園中游覽一番。楊維楨說:“其首納交于余也,筑亭曰某亭,以尊余之所學也;設(shè)榻為某榻,以殊余之所止也?!薄?0〕顧瑛用命名“鐵崖亭”、“鐵崖榻”的方式,來突出楊維楨的特殊身份,這讓楊維楨感動不已。到了吃飯時,顧瑛用奢華的酒宴再次凸顯對楊維楨的尊崇。“每食,主人必出佳醞,以芙蓉金盤令美妓捧勸。”〔11〕面對主人的盛情,楊維楨難掩激動。這些年來,他復(fù)職無果,經(jīng)濟困頓,何曾有過如此隆重的接待?這天參與雅集者還有姚文奐、李立、張渥、于立,以及顧瑛兒子元臣、元禮等人。顧瑛又召來美妓翡翠屏、天香秀、丁香秀、小瓊英四人侍酒并表演歌舞,為雅集助興。事后張渥作《玉山雅集圖》記其盛況。

  二月二十一日,顧瑛領(lǐng)楊維楨、姚文奐、張渥、郯韶、于立數(shù)人游昆山玉峰(又名馬鞍山),楊維楨寫下了著名詩句“大風吹落日,人立玉峰頭”〔12〕。到了二十五日前后,張雨、李孝光應(yīng)邀從平江來到玉山草堂,與楊維楨、顧瑛相聚。他們一同造訪了顧瑛在東倉(時昆山州治所在,今太倉市區(qū))的別業(yè),夜集呂誠家中來鶴亭,飲酒賦詩。三月初一,楊維楨回到玉山草堂,為張渥《桃源雅集圖》撰記。三月三日夜,楊維楨、楊宗道、陳貞宴集于書畫舫,侍姬素云行椰子酒,楊維楨吹鐵笛,主賓聯(lián)句為樂。

  早在四年之前,楊維楨曾經(jīng)為楊譓《昆山郡志》作序云:“吾聞昆山自縣升州,戶版與地利日增,租賦甲天下州郡縣。市賈之舶萃焉,海漕之艘出焉,庸田水道之利害在焉?!薄?3〕然直到這次,通過二十天的訪問,結(jié)交顧瑛、于立、呂誠、郭翼等人,游歷西郊的玉山草堂、舊治所在地馬鞍山、新治所在地東倉,楊維楨才真正了解昆山的經(jīng)濟、人文之昌盛。從此,楊維楨與昆山友人往來不斷,玉山雅集也在他帶動下興旺起來。

  這年六月,楊維楨又到了昆山,住了兩個月之久。六月四日,楊維楨與姚文奐、馬麐、陸仁、袁華諸人置酒婁東園。七日,在東倉題黃景云《林屋山先塋圖》。二十日,在東倉聽海閣與陸仁同觀鄧文原《臨急就章》。二十四日,與高智、于立、張師賢、袁華、陸仁宴集于顧瑛“浣花館”,主客聯(lián)句二十四韻,楊維楨序之。如此頻繁的雅集活動,楊維楨是其中當之無愧的核心。他的到來,把許多昆山文人集合在一起,共同探討文藝。此時顧瑛感到玉山草堂的接待能力有限,于是從七月開始擴建亭館,又疊山穿池,引入婁江之水,將這片園林稱為“小桃源”。楊維楨為之撰記多篇。

  至正九年(1349)三月,楊維楨前往松江璜溪書院授學,此后楊、顧二人見面的機會大大減少了,但二人的友誼和聯(lián)系一直保持終生。至正十年(1350)十二月一日,楊維楨自松江前往杭州任職,舟過昆山,與顧瑛、于立、曹新民相聚于玉山草堂,顧瑛《芝云堂分韻詩序》云“余與楊君鐵崖別兩年矣”。看來楊維楨在璜溪的這兩年未嘗造訪玉山草堂。楊維楨任官杭州時遺失了一支小鐵笛,顧瑛聽說此事,在吳門購玉簫贈之,楊維楨也有《湖上感事》四絕奉寄顧瑛。楊維楨于至正十九年(1359)冬自杭州移居松江以后,數(shù)次去昆山,但因顧瑛避居嘉興,二人難以見面,便以詩柬互寄。一次楊維楨乘舟經(jīng)過蘇州唯亭附近的沙湖,有《過沙湖書所見》詩寄顧瑛二子,云“故人相憶在婁上,坐對玉山懷草堂”〔14〕。楊維楨還在珠簾氏扇面上寫下一首思念顧瑛的詩:“五月江聲入閣寒,故人西望倚闌干。珠簾新卷西山雨,第一峰前獨自看?!薄?5〕顧瑛回昆山后,曾攜薛道士載酒訪楊維楨于松江草玄閣,流連數(shù)日。

  作為玉山雅集的核心人物之一,楊維楨對玉山雅集的貢獻主要有:

  一是他對玉山雅集的興盛具有關(guān)鍵作用。雖然在至正八年(1348)之前,玉山草堂已經(jīng)有過一些小型雅集,但不成氣候。至正八年(1348),楊維楨到來以后,他的文學聲望使得玉山雅集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楊維楨不但自己參與雅集,而且呼朋引友,請來郯韶、張雨、李孝光等人,壯大雅集聲威。由于賓客紛至沓來,導(dǎo)致顧瑛大興土木,擴建玉山草堂??梢哉f,玉山雅集能夠成為浙西地區(qū)著名的文人雅集,與楊維楨的巨大號召力密不可分。即便他后來缺席于雅集現(xiàn)場,也經(jīng)常以撰文、撰序、唱和的方式進行參與,并且與玉山雅集的大部分參與者保持著私人友誼。故楊維楨被推尊為玉山文人集團的精神領(lǐng)袖,確在情理之中。

  二是他對玉山雅集的詩風具有引導(dǎo)作用。玉山雅集在歷史上能夠有那么響的名氣,與大量的雅集詩歌不無關(guān)系。玉山雅集留下的約五千首詩歌,是元末詩壇的一個縮影,體現(xiàn)了元末詩歌“宗唐復(fù)古”的風氣。雅集時常以分韻賦詩作為娛樂,所選分韻詩句也以唐詩(尤其是杜甫詩句)居多。楊維楨高舉復(fù)古與抒情兩面旗幟,倡導(dǎo)古樂府詩創(chuàng)作。玉山雅集的參與者中,有相當部分是楊維楨的友人和學生,即鐵雅詩派成員。連顧瑛也被楊維楨明確列入鐵雅派名單,黃仁生先生則將顧瑛作為鐵雅派后期副將〔16〕。盡管顧瑛并未有意把玉山草堂作為鐵雅派的基地,而且他本人作詩也不都是古樂府詩或者奇詭爛熳的風格,但事實上玉山雅集對于鐵雅詩派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我們承認楊維楨對顧瑛詩風的影響,承認鐵雅詩派對于玉山雅集詩風的影響,就必須承認楊維楨是玉山雅集詩風的引領(lǐng)者。

  三是他為玉山雅集留下了大量文學和書法作品。楊維楨為玉山草堂撰寫了《小桃源記》《玉山佳處記》《書畫舫記》《碧梧翠竹堂記》《玉山草堂雅集序》等文章,盛贊顧瑛的人品和雅集的成功。如他在張渥《玉山雅集圖》后跋云:“夫主客交并、文酒宴賞代有之矣,而稱美于世者,僅山陰之蘭亭、洛陽之西園耳。金谷、龍山而次弗論也。然而蘭亭過于清,則隘,西園過于華,則靡。清而不隘也,華而不靡也,若今玉山之集者非歟?”〔17〕在這里,楊維楨將玉山雅集與歷史上的蘭亭雅集、西園雅集相提并論,并將“清而不隘、華而不靡”定義為玉山雅集的特色。另外,楊維楨在玉山草堂留下的書法作品也有很多,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為玉山草堂景點題寫匾額,如《玉山佳處記》云“余抵昆,仲瑛氏必居予佳之所,且求志榜屋顏”〔18〕,《小桃源記》云“仲瑛且出文木板,求余志榜屋顏”〔19〕,楊氏在虞集《步虛詞四章》后題云“仲瑛藏于玉山小樓,余遂扁之曰小蓬萊”〔20〕。第二類是大量的雅集詩文手稿。這些名家手稿被顧瑛分類裝裱保存,編成《玉山名勝集》。但可惜的是,這些墨跡在元末屢遭劫難,竟然無一傳世〔21〕。第三類是為顧瑛的書畫藏品如趙伯駒《內(nèi)人琴阮圖》、柯九思《竹圖》、盛懋《內(nèi)人吹笛圖》等題跋。其題唐人曹霸《赤馬圖》云:“可憐八駿今已化,一匹惟留赪血駒。斷縑流落桃源主,玉堂仙人題后楮。臨風展卷話開元,白發(fā)圉人愁欲語。桃源主人求我歌,我歌一月成蹉跎。草堂老人不可作,赪兮赪兮奈爾何?!薄?2〕

  二、顧瑛與倪瓚的關(guān)系

  顧瑛與倪瓚都是江南巨富,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也有許多共同的朋友,但他們的關(guān)系頗為微妙。二人有不少唱和之作,顧瑛輯《草堂雅集》《玉山名勝集》也收錄了倪瓚的詩作,但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二人互相造訪的明確記載。至正八年(1348)二月,顧瑛邀楊維楨、張雨、倪瓚等往玉山,楊維楨立刻就去了,張雨隔了幾天趕去,倪瓚未赴約。至正九年(1349),倪瓚有詩《至正九年八月十六日,計籌山呂尊師訪予蕭閑館,為言顧征君仲瑛玉山隱居之勝,輒想象賦長句以寄》,從詩題文字來看,他顯然還未去過玉山草堂。顧瑛輯《草堂雅集》卷九云:“倪瓚……與予有葭莩之親,累辱見招,規(guī)往而每不果?!薄?3〕顧瑛《游錫山紀行詩序》云:“至正辛卯(十一年)八月二十有四日,余避冗往游錫山謁倪徵君,時徵君留毗陵。”〔24〕看來兩人的時間總是湊不到一起,要么顧瑛沒空去云林草堂,要么是到了無錫但倪瓚不在家。

  倪瓚和顧瑛之間的唱和,多是通過第三人傳遞的。宜興墨工吳善(字國良)、道士呂敏(字志學)、岳榆(字季堅)就充當過這樣的角色。吳善〔25〕擅制桐花煙墨,亦擅吹簫,和張雨、倪瓚交好。至正十年(1350)十二月吳善造訪玉山草堂之前,請倪瓚修書作為中介,其動機可能是為了售墨。顧瑛熱情接待了吳善,留他住了幾天,賞雪聽琴,并作《清平樂》詞贈之。至正十四年(1354),倪瓚作《梧竹圖》并詩寄顧瑛,顧瑛詩云“何當相過一相見,帶取奚奴攜錦囊”〔26〕,“思之不見勞神交,月明耶耶梁溪潮”,仍然在發(fā)出邀請。而此時倪瓚已移居吳江汾湖之畔的陸莊,距昆山不過幾十里,不知為何二人相見如此之難。

  顧瑛與倪瓚的相識,不晚于至正八年(1348)。該年三月,顧瑛曾買舟邀楊維楨、倪瓚、張簡、瓊花等游虎丘。楊維楨記道:“予嘗于靈巖、虎阜間聞其(周琦)奇弄,令人飄飄然有伊洛間意。時坐客句曲張貞居、東海倪元鎮(zhèn)、昆山顧仲瑛、云丘張仲簡、吳興郯九成,咸名能詩者也?!薄?7〕這是一次欣賞玉笙演奏的聚會。

  至正十八年(1358)八月,顧瑛到吳江水西寺與謝節(jié)、釋自恢等人雅集(即“水西清興”),住在吳江法喜寺。客寓吳江的倪瓚來到法喜寺,與顧瑛見面,并為他畫《金粟道人小像》(又稱《顧玉山三教小像》)。經(jīng)歷了數(shù)年戰(zhàn)亂,倪瓚家園已毀,顧瑛的草堂也已衰敗,這兩位昔日的富豪,心態(tài)都已發(fā)生了變化。倪瓚在畫面左上角題了一段贊語:“謂其有意于榮進歟?詠歌彈琴,誦古人之書。謂其為闊略于世故歟?能擴先世之業(yè),昌大其門閭,逍遙戶庭,名聞京都。忽自逸于塵氛之外,架扁舟于五湖。性印朗月,身同太虛。非欲會玄覽于一致,而貫通于儒者耶?倪瓚造,戊戌八月法喜精舍北樓?!薄?8〕顧瑛自題云:“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若說向時豪俠興,五陵鞍馬洛陽街?!边@幅稀見的倪瓚人物畫作品,著錄于《清河書畫舫》卷十一,張丑云:“云林手寫《顧仲瑛小像》,白描,師李伯時,左方有云林題識,仲瑛亦自題其上。此幀向藏秀水項氏,今在錢牧齋家?!贝俗饕嘀浻凇渡汉骶W(wǎng)》卷三十四,汪砢玉云:“崇禎七年閏中秋新霽,閱玉山像,清腴微須,頂笠束玦,躡玄鳥,執(zhí)孔雀尾扇,坐云鶴褥,有書一冊在旁,白描如鐵線然。”周積寅編《中國歷代畫目大典(遼至元代卷)》稱此畫為日本小川廣己收藏,未知真?zhèn)?。有石刻在嘉定孔廟碑廊,畫面內(nèi)容與著錄相符,唯線條稍粗,乏白描風韻。

  倪瓚究竟是否去過玉山草堂呢?洪武六年(1373)八月十日倪瓚《題耕漁軒》詩稿(現(xiàn)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跋云:“仆來軒中,自七日至此凡四日矣。風雨乍晴,神情開朗,而又與耕云、耕漁笑言娛樂,如行玉山中,文采自足照映人也。”〔29〕玩其文意,倪瓚既然由耕漁軒雅集想起玉山雅集,“如行玉山中”,他應(yīng)當是造訪過玉山草堂的。

  倪瓚和顧瑛都是元末著名文人雅集的東道主,但二人的秉性有著很大的差異。比較而言,顧瑛的性格比較外向,喜歡結(jié)交三教九流,善于周旋社會事務(wù);而倪瓚的性格孤高,又有潔癖,清閟閣雅集既沒有聲色歌舞之娛,也沒有廣集賓朋的豪綽,只是在志趣相投的文友圈子里舉行??梢哉f,倪瓚經(jīng)營家業(yè)的才能、應(yīng)對官府的才能、組織雅集的才能都沒法和顧瑛相比,這也是清閟閣雅集的規(guī)模和影響力不及玉山雅集的首要原因。

  三、合溪別業(yè)在長興還是嘉興

  幾百年來,對于顧瑛在兵亂后曾經(jīng)隱居嘉興合溪別業(yè)這一說法,并無疑問。然谷春俠《顧瑛合溪別業(yè)考》及《玉山雅集研究》〔30〕中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合溪別業(yè)在長興而非嘉興,并得到一些人的附和。故有必要作一辨析。

  合溪別業(yè)在嘉興的明確記載見于殷奎為顧瑛所撰《墓志》:“適淮兵屯吳,聞君將用之,乃謝絕塵事,營別業(yè)于嘉興之合溪,漁釣五湖三泖間?!薄?1〕明人王鏊《姑蘇志》也說:“張士誠入?yún)?,欲強(顧瑛)以官,乃去隱于嘉興之合溪?!薄?2〕清人沈季友《槜李詩系》是嘉興歷代詩集,其中云“張士誠入?yún)?,遂遁跡隱嘉興之合溪,營別業(yè)居之”〔33〕,并收錄有顧瑛詩《玉山中亭館拆毀殆盡,僅留一草堂耳。今于嘉興合溪營一別業(yè),頗幽寂,因賦五言一首》。也就是說,不管是顧瑛本人還是其友人,也不管是蘇州人還是嘉興人,都承認顧瑛曾經(jīng)隱居嘉興合溪別業(yè)。

  谷春俠認為文獻流傳中會有傳抄的錯誤,也有被后人竄改的可能,故需要重新加以考察。這種態(tài)度是可取的,她的問題出在對文獻的解讀上面。谷春俠知道顧瑛至正十六年(1356)奉母避難于吳興商溪,也知道顧瑛曾經(jīng)在嘉興鴛鴦湖(南湖)一帶活動,留下許多詩作。但她卻說:“從‘秀州城外喜重來’、‘前年去家今復(fù)來’、‘愛汝重遷槜李來’之句可知顧瑛已兩次遷居于此。又《槜李詩系》卷五有顧瑛詩《次蒲庵長老三首》,其一云:‘鴛鴦湖上住三年,每憶僧中有皎然?!磥硭诩闻d南湖之畔確實斷續(xù)地留居了很久,以致后來人們把合溪別業(yè)和嘉興別業(yè)混在一起?!薄?4〕為什么她認定合溪別業(yè)和嘉興別業(yè)是兩件事呢?

  谷春俠文章中推斷合溪別業(yè)在長興的理由主要有三條。第一,她查找了《太湖備考》《三吳水考》《吳中水利全書》《水道提綱》等幾種史志,都記載說合溪即長興的箬溪,注入太湖,溪旁有合溪鎮(zhèn)。但這只能證明長興有合溪,不能證明全國其他地方?jīng)]有“合溪”。地名有大有小,有顯有隱,即便不見于史志,也未必就不曾存在過。第二,她舉出顧瑛《和顧敬沙湖雜詠廿首寄呈玉山》中“草堂新結(jié)在江鄉(xiāng),石作屏風竹作床。山隔具區(qū)當戶小,水通槜李到溪長”〔35〕一首,來證明顧瑛新居位于太湖岸邊的長興。確實,長興比嘉興更靠近太湖,可長興的水系都注入太湖,哪能通往東邊的嘉興城呢?“水通槜李”其實是反面證據(jù)。第三,她舉出顧瑛《和謝節(jié)有懷寄玉山》詩云:“家在白蘋洲,坐看江水流。如何索居者,歲莫集百憂?!薄?6〕因白蘋洲是湖州名勝,距長興較近,來證明顧瑛住在長興。這又是錯的。因為謝節(jié)的詩“搖艇入滄洲,寒沙帶淺流。寄言金粟老,酤酒慰離憂”寫的是顧瑛(滄洲即昆山東滄),那么顧瑛的“家在白蘋洲,坐看江水流”寫的就是謝節(jié)。謝節(jié)與顧瑛初會于至正十八年(1358)八月吳江法喜寺,這兩首唱和詩當作于該年秋冬之際,當時謝節(jié)任湖州太守〔37〕。

  靠上述理由來推翻前人記載,是做不到的。事實上,證明合溪草堂在嘉興的線索還有很多,例如谷春俠文章中引用過陸麒《和達奭曼新歲喜晴》詩句“看竹應(yīng)過鴛水上,著書多在合溪邊”。她沒有注意到,鴛水在嘉興,那么合溪也在嘉興無疑。

  顧瑛何時隱居嘉興?目前只知道是在玉山草堂大部分遭毀之后,具體時間尚不十分清楚。從顧瑛詩文中,可以看到至正二十年(1360)八月、九月顧瑛在昆山與友人分韻賦詩,二十三年(1363)三月十九日在金粟堂題詩于張觀《合溪別業(yè)圖》,二十三年(1363)冬至在玉山草堂題詩于趙元《合溪草堂圖》,二十四年(1364)七月十五日在市涇別業(yè)題詩于晁補之《竹卷》,二十五年(1365)七月廿一日在合溪別業(yè)書《巫峽云濤石屏志》,某年七月廿三日在嘉興作《口占二絕》云“三載移家在秀州”,詩跋云“仆蒙賢守憐流寓甚切,故三歸草堂”〔38〕。至正二十六(1366)年顧瑛57歲生日時,子元臣回鄉(xiāng)祝壽,則顧瑛已經(jīng)返鄉(xiāng)。由以上資料可以大致了解到,營建合溪草堂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三月之前,顧瑛返鄉(xiāng)時間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之前,他移居嘉興至少三年,也至少三次返回昆山[可能就是上面提到的至正二十三年(1363)三月、十二月及二十四年(1364)七月這三次]。

  著錄于《趙氏鐵網(wǎng)珊瑚》卷七、《式古堂書畫匯考》書卷二十二、《書畫萃苑》卷四的一部《竹林陳氏雜帖》,其中有顧瑛、楊維楨詩多首,和顧瑛隱居嘉興有關(guān)。這部雜帖包含元人詩文多種,依次為:1.朱志道《致竹林先生詩札》,至正二十二年(1362)立冬。2.鮑恂《奉和中秋玩月三首》,至正二十年(1360)八月二十日。3.顧瑛《次韻劉季章永安湖詩,上子剛判府》,某年六月十八日。4.楊維楨《和顧瑛永安湖詩》,未署年月。5.顧瑛《和復(fù)博文先生詩五首》,某年〔39〕正月十五日。6.楊維楨《元夕與婦飲,錄呈子剛節(jié)判》〔40〕,某年元夕。7.楊維楨《贈元璞詩,寄節(jié)判相公》,至正二十一年(1361)立秋。(另有馬庸、瞿智諸人詩題,不錄)

  其中顧瑛幾首詩,已經(jīng)被楊鐮先生編入《玉山璞稿》。但是《竹林陳氏雜帖》的意義,只有放在互相關(guān)聯(lián)的環(huán)境中,去研讀它的內(nèi)容,才能凸顯出來。這部雜帖中的元人詩文,并未嚴格按照時間先后排序。不過其中一些詩稿的內(nèi)容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如詩1、2是唱和關(guān)系,必在同年;詩3、7都提到元璞(良琦),他原是蘇州龍門寺住持,此時與顧瑛同寓嘉興合溪草堂;詩3、6、7都與“子剛節(jié)判”相關(guān),既然此人職務(wù)未變,則三件詩稿的時間應(yīng)當接近。

  由于詩7楊維楨《贈元璞詩,寄節(jié)判相公》至正二十一年(1361)立秋作于松江,詩序云“賴善卿到嘉禾,為作金粟道人詩使。瀕行,曰:金粟吟友為元璞尊者,胡為無詩”,故知此時釋良琦陪顧瑛一起住在嘉興。過去我們對顧瑛至正二十一年(1361)的行蹤毫無所知,這首詩透露了重要的信息,同時也把顧瑛移居嘉興的時間提早到至正二十一年立秋之前。由于顧瑛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或二十六年(1366)返回昆山居住,這樣,他就不是“三載移家在秀州”,而是至少五年!詩3、4、6的寫作時間應(yīng)當與7接近。楊維楨《元夕與婦飲》可能書于次年(1362)正月十五日。楚默先生推測此詩書于明洪武三年(1370)〔41〕,誤。

  合溪草堂的具體位置在哪呢?顧瑛《和復(fù)博文先生詩五首》之中《次韻觀帖之什》有一詩句:“水如燕尾出湖分,合入長溪直到門?!边@句話太重要了!就是說,有一道溪水匯入長溪,流經(jīng)顧瑛門前?!昂舷本谷徊皇堑孛?,而是指溪水匯合處!這可能是顧瑛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也是把后來的尋訪者引入歧途的原因吧。(配圖:趙元《合溪草堂圖》上海博物館藏并提供圖片)

  長溪在嘉興王江涇鎮(zhèn)北面十余里的南匯鎮(zhèn)。現(xiàn)在已經(jīng)找不到這條溪流,但還有長溪路、長溪橋。這個地址與晚清嘉興人唐佩金《聞川綴舊詩》所述完全吻合:“合溪別業(yè):在涇北七八里許。元顧仲瑛所筑?!薄?2〕顧瑛友人趙元畫過一幅《合溪草堂圖軸》,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是按照合溪草堂的實景來描繪的。草堂臨水而建,旁邊樹木幽深,前方水面空闊,水中有沙洲。顧瑛在畫上題詩云:“草堂卜筑合溪潯,竹樹蕭森十畝陰。地勢北來分野色,水聲南去是潮音……”說明草堂建在合溪深水處的岸邊(便于舟楫停靠),地勢北面高,水向南流。詩跋又云:“予愛合溪水多野闊,非舟楫不可到,實幽棲之地,故營別業(yè)以居焉。善長為作此圖,甚肖厥景,因題以識。”顧瑛選擇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隱居,實有躲避外人找尋的用意。

  注釋:

  〔1〕(元)鄭元祐《芝云堂記》,《鄭元祐集》,徐永明點校,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48頁。

  〔2〕(明)楊循吉《蘇談》“顧阿瑛豪侈”條,[明]曹溶輯《學海類編》114冊,清道光晁氏印本。

  〔3〕如澹香亭的匾額“澹香”二字,就是來自秦約的饋贈。中華書局本《玉山名勝集》卷下“澹香亭”載秦約致顧瑛信札云:“良貴來,聞欲得趙文敏所篆‘澹香’二字,區(qū)區(qū)得之外家久矣,但未有一亭一臺以稱斯顏,遂欣然歸之玉山,益以驗是物之有所遭也?!?/p>

  〔4〕(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卷十八《書畫舫記》,《全元文》41冊,第465頁。

  〔5〕參見曾瑩《文人雅集與詩歌風尚研究初探—從玉山雅集看元末詩風的衍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5-38頁。

  〔6〕谷春俠《玉山雅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8,第63頁。

  〔7〕(清)顧嗣立編《元詩選》初集卷五十八《清閟閣稿》,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元)楊維楨《鐵崖逸編注》卷七《瓊花珠月二名姬》序,清乾隆三十九年聯(lián)桂堂刻本。

  〔9〕《玉山遺什》卷上有顧瑛《即席贈瓊花、珠月二姬,與鐵崖同賦》,[元]顧瑛輯《玉山名勝集》,楊鐮、葉愛欣整理,中華書局2008版,第647頁。

  〔10〕(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卷七《玉山草堂雅集序》,《全元文》41冊,第245頁。

  〔11〕(明)王兆云《揮麈詩話》,王云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揮麈詩話及其他四種》,商務(wù)印書館1936年版,第32頁。

  〔12〕(元)楊維楨《馬鞍山詩》,[明]虞允文《昆山雜詠》卷二,明隆慶四年孟曾刻本。

  〔13〕(元)楊譓《昆山郡志》,清光緒二十八年東倉書庫本。

  〔14〕(元)楊維楨《鐵厓逸編注》卷七,《楊維楨詩集》,鄒志方點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38頁。

  〔15〕(元)楊維楨《懷玉山一首,書珠簾氏便面》,《楊維楨詩集》,鄒志方點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71頁。

  〔16〕黃仁生《楊維禎與元末明初文學思潮》,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296頁。

  〔17〕(元)楊維楨《雅集志》,[元]顧瑛輯《玉山名勝集》卷上“玉山佳處”,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46-47頁。

  〔18〕(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卷十八《玉山佳處記》,李修生主編《全元文》41冊,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464頁。

  〔19〕(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卷十八《小桃源記》,李修生主編《全元文》41冊,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462頁。

  〔20〕(元)顧瑛輯《玉山名勝集》卷上“小蓬萊”,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59頁。然《玉山名勝集》記載“小蓬萊”匾額為趙孟頫篆書,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一處館舍可能有幾人題匾。如浣花館,就有達兼善和趙雍兩人的題匾。

  〔21〕(元)顧瑛《玉山名勝集·補輯玉山草堂詩卷記》:“今年(至正十六年)春正月,兵入草堂,書畫為長物?!鳖欑队裆竭z什·寫道經(jīng)》:“予去年(至正十七年)春正寓吳江法喜寺,是月四日夜,玉山中芝云堂、讀書舍、可詩齋,有郁攸畢方之災(zāi),平日所藏書幾二萬卷皆為煨燼。”明洪武元年,顧瑛被發(fā)配臨濠,《式古堂書畫匯考》書卷十九顧瑛《登虎丘有感》詩云:“柳條折盡尚東風,杼軸人家戶戶空”,畢生收藏盡失。

  〔22〕(元)顧瑛輯《草堂雅集》,楊鐮、祁學明、張頤青整理,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17頁。

  〔23〕同上,第719頁。

  〔24〕(元)袁華輯《玉山紀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5〕吳善,字國良,原為姑蘇伶人,以吹簫游于貴卿士大夫之門,偶得造墨法,遂以之為業(yè)。居宜興。

  〔26〕(元)顧瑛《玉山璞稿》卷上,楊鐮整理,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2頁。

  〔27〕(元)楊維楨《周郎玉笙謠》詩序,《楊維楨詩集》,鄒志方點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頁。

  〔28〕(元)倪瓚《金粟道人小像》題跋,顧瑛輯《玉山名勝集》,楊鐮、葉愛欣整理,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654頁。

  〔29〕(明)張丑《清河書畫舫》卷十一,徐德明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60頁。

  〔30〕谷春俠《顧瑛合溪別業(yè)考》,《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第23-28頁。谷春俠《玉山雅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8,第30-37頁。

  〔31〕(元)殷奎《故武略將軍錢塘縣男顧府君墓志銘》,[元]顧瑛輯《玉山名勝集》,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654-656頁。

  〔32〕(明)王鏊《姑蘇志》卷五十四,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3〕(清)沈季友《槜李詩系》卷五,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槜李為嘉興古稱。

  〔34〕《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第27頁。

  〔35〕(元)顧瑛輯《玉山倡和》卷下,[元]顧瑛輯《玉山名勝集》,楊鐮、葉愛欣整理,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611頁。

  〔36〕(元)顧瑛輯《玉山倡和》卷上,[元]顧瑛輯《玉山名勝集》,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540-541頁。

  〔37〕謝節(jié),字從義,號雪坡,泰州人。張士誠部下,曾駐守湖州、嘉興,后任杭州路總管、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玉山遺什》卷下載至正十八年十月十六日釋自恢《水西清興》詩序云“予中秋前八日訪謝侯雪坡于吳江之松陵驛……今聞侯以湖州守守嘉禾”,知謝節(jié)于十月剛剛移守嘉興。[元]顧瑛輯《玉山名勝集》,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711頁。

  〔38〕均見于顧瑛《玉山璞稿》及所附“顧瑛詩文輯存”,中華書局2008年版。

  〔39〕詩有《次韻癸卯除夕》《次韻甲辰元日》者,則和詩當作于甲辰,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

  〔40〕該頁楊維楨詩帖,曾經(jīng)周湘云、王季遷收藏,2012年在北京寶瑞盈拍賣會上以3680萬元成交。

  〔41〕劉正成主編、楚默分卷主編《中國書法全集》46卷,榮寶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頁。

  〔42〕(清)唐佩金《聞川綴舊詩》卷一百八十六,清宣統(tǒng)三年鉛印本。

  顧工 責任編輯:歐陽逸川

關(guān)注讀覽天下微信, 100萬篇深度好文, 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