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yè)對接謀共贏 挖掘兩岸文化交流線下深度
- 來源:財富經濟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產業(yè),文化交流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5-07-07 13:33
中華工藝獎報名活動揭幕
兩岸文化產業(yè)的對接是市場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全國各地的各類商業(yè)化文化博覽上,總少不了兩岸文化交流的元素。作為對臺的最前沿,在廈門舉辦海峽兩岸文博會更是兩岸文化產業(yè)對接的第一平臺。近年來,主辦方不斷推出新的方式來促進產業(yè)的對接,中華工藝精品獎就是其中之一。
5月26日,第三屆中華工藝精品獎征集活動在廈門拉開序幕。
《財富經濟》雜志社應邀采訪了本次揭幕活動,并分別邀請到臺灣藝術之家協會理事長陳啟村、海峽兩岸文博會總策展人石振弘,向本刊介紹關于獎項的一些具體情況。
1.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并重,區(qū)別其它獎項
中華工藝精品獎創(chuàng)立之初,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臺灣工藝之家協會就在臺灣舉辦了一個籌備會?;I備會上大家對評獎的標準有一個討論。大陸這邊認為材質、技藝、傳承等元素應該作為主要評分標準,而臺灣則認為創(chuàng)意、設計等元素更為重要,因為臺灣的原材料沒有那么多。
石振弘介紹說,籌備會開完的結論就是,雙方做了一個平衡、調和,最后雙方關注的評判重點中各占評分的一半。創(chuàng)意和設計的這部分分數在大陸看來算是提高了,傳承、藝術、技術這塊的分數對臺灣則算是提高了。對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同等關注,使得這個獎項有別于現有的其它獎項。
2.兩岸共辦,公正權威性獲肯定
中華工藝精品獎創(chuàng)立之初就將公正性放在首要位置,陳啟村介紹說,這個獎的評定非常嚴格、嚴謹,只有這樣,獎項才有說服力,才能得到外界的肯定。如今,這個獎項在臺灣很受好評,對它的公正度都非常認可。
獎項的具體評選由兩岸專家共同進行,整個過程采用全封閉式,外人無法進行干涉,廈門市公證處也會派兩個人做公證。石振弘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兩岸的專家各有各的活動圈子,就算你賄賂了一方的全部評委,你也很難賄賂另一方的評委,因此,獎項的公正性是無可置疑的。
目前,中華藝術精品獎作為兩岸在這一領域的唯一獎項,其權威性已獲得廣泛認可。該獎項等同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獲得該獎項的藝術家在評國大師、省大師時都可以進行加分,且加分分數和后者一樣。
3.政府大力支持
中華藝術精品獎的設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石振弘表示,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促進了這個獎的影響力和公正性?,F在包括福建省和廈門市政府對這個獎都非常關心,每年在進行網上評審的時候,福建省文化廳領導都會關注。
評獎過后政府和主辦單位也進行了大量追蹤。石振宏介紹了一個細節(jié),廈門市副市長和文博會的領導去了臺灣之后都拜訪了獲獎的大師,雙方在交流中進一步加深了解。
4.臺灣方面高度關注重視
陳啟村介紹說,參與中華藝術精品獎的臺灣企業(yè)和個人越來越多,2014年在臺灣就有200件左右的作品準備參評。面對參與者的熱情,臺灣工藝之家協會在臺灣進行了非常嚴格、嚴謹的初審工作,最后只剩70件左右的作品來到大陸參與評審。2014年,臺灣的得獎率也相對較高,臺灣工藝家對這個獎的熟知度也越來越高。
對于中華工藝獎這個獎項,臺灣的工藝家們也非常珍視。后期的追蹤顯示,獲獎者通常都會把這個獎放在自己企業(yè)或工作室最重要、最顯眼的位置。
5.不玩虛的,注重后續(xù)交流
中華工藝精品獎并非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后面的兩岸交流,相互了解傳統(tǒng)工業(yè)、傳統(tǒng)工藝的狀況。主辦方更期待由此帶來兩岸工藝產業(yè)項目的對接、落地,用石振弘的話說就是,“我們不做那種很空的東西”。
石振弘舉了一個實在的例子,以前大陸和臺灣有自己的藝術文化系統(tǒng),主辦單位的臺灣工藝之家協會以前在大陸的知名度不高,但通過中華工藝精品獎,臺灣工藝之家協會獲得了大量訂單。
今年的中華工藝精品獎還有一個變化,所有獲獎大陸作品都會到臺北新落成的當代工藝館進行一個展覽。這就能帶來一些商機和對接,以前都是臺灣企業(yè)到大陸參展得比較多,現在大陸也會走到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