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站在蛋這一邊
- 來源:讀天下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父親,靈魂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5-04-28 08:10
我寫小說時一直記在心里的東西,我從未鄭重其事到把它寫在紙上,貼到墻上;而寧愿,把它刻在我內(nèi)心的墻上,它大約如此:
“在一堵堅硬的高墻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間,我會永遠站在蛋這一邊?!?/p>
對,不管墻有多么正確,蛋有多么錯,我都會站在蛋這一邊。如果有一個小說家,不管出于何種理由,所寫的作品站在墻那邊,那么這樣的作品會有什么價值呢?
這個隱喻的涵義是什么?轟炸機、坦克、火箭和白磷炮彈是那堅硬的高墻。蛋是那些被碾碎、被燒焦、被射殺的手無寸鐵的平民。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一個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無法取代的靈魂,被包裹在一個脆弱的殼里。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面對著一堵堅硬的高墻。這堵墻有個名字:它叫體制。體制應(yīng)該保護我們,但有時,它不再受任何人所控,然后它開始殺害我們,或者令我們殺害他人——無情地,高效地,系統(tǒng)地。
我寫小說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使個人靈魂的尊嚴顯現(xiàn),并用光芒照耀它。故事的用意是敲響警鐘,使一道光線對準體制,以防止它使我們的靈魂陷于它的網(wǎng)絡(luò)而貶低靈魂。
我的父親去年去世,享年九十。他是位退休教師,兼佛教僧人。讀研究院時,他應(yīng)征入伍,被派去中國打仗。我是戰(zhàn)后出生的孩子,經(jīng)??匆娝咳赵绮颓?,在家里的佛壇前長時間虔誠地祈禱。有一次,我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告訴我他是在為那些在戰(zhàn)爭中死去的人們祈禱。
他說,他為所有死去的人祈禱,無論敵友。我凝視著他跪在祭壇前的背影,似乎感到死亡的陰影籠罩著他。
我的父親死了,他帶走了他的記憶,我永遠不可能了解的記憶。但潛藏在他周圍的死亡氣息卻留在了我自身的記憶里。這是少數(shù)幾樣我從他那兒繼承下來的東西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之一。
我只希望傳達一件事。我們都是人類,都是超越國籍、種族、宗教的個體,都是脆弱的蛋,面對著一堵叫作“體制”的堅硬的墻。顯然,我們沒有獲勝的希望。這堵墻太高,太強——也太冷。假如我們有任何贏的希望,那一定來自我們對于自身及他人靈魂絕對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信任,來自于我們靈魂聚集一處獲得的溫暖。
文 【日】村上春樹
